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這些“以船為家”的人

圖:張先軍

文:愚伯的自留地

在我們老家, 常年生活在船上的那個群體, 我稱做他們為“跑船的”。 在我先前的印象裡, 以為跑船者, 大多是躲避計劃生育的人, 記得堂叔說,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 在一艘船上, 有七個孩子, 當時都穿的七零八落的, 人家都叫他“破老王”。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由於緊靠著複新河, 在豐縣老家的鄉村, 養船者還是不乏其人。 談起“玩船”這兩個字眼, 總是讓人心有餘悸。 我高中畢業那年的冬季, 跟著大堂叔的船跑了一趟湖裡。 原以為水上的生活充滿著很多的詩意和浪漫, 未曾想, 在我幫忙用竹篙撐著水底的泥汙, 讓船緩緩靠向岸邊時, 搞的滿袖筒裡都是水, 那種冰冷和狼狽, 讓我至今難忘。 養船, 原來竟然如此不易。 後來, 堂叔終於忍無可忍, 最終賣船, 選擇了放棄。

在複新河, 船兒換了一代又一代, 從木船到水泥船, 再到鐵殼船, 歲月更迭中, 輾轉了數十年的時間。 在鄉村的日子, 我們在河邊放羊時, 常常看到船上的孩子在船舷上, 只有奔跑, 感覺是險象環生。 很多孩童在飄泊的船上長大, 清潔而淳樸的河水養育了他們, 他們, 是父母的孩子, 也是複新河的孩子。

鐵船駛過, 激起的巨大水花, 讓人產生無盡的聯想。 像一艘鐵殼船, 至少投入要五六十萬元, 縱然如此辛苦, 但每年的收入, 大多數維持在10萬元上下。

他們, 不論晝夜, 往往返返, 他們, 是最早看到日出的人。

經常在河面上跑船的人, 抬頭不見頭見, 時間久了, 大家都已經彼此相熟。

船隻停靠在岸邊後, 他們會上岸買些必要的補給。

行駛中的船。

在河面上,它們看上去很小,但實際上,他們長度有四十多米,寬度有近七米。

剛開始上船的人,會有些暈眩,長年累月在船上行走,如履平地。

端著碗喝糊塗,這樣風涼的很快。

難得有這樣的相聚,難得有這樣的紀念。

他們實際上也是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家,在過閘的時候,停船相遇。

勤勞的大嫂,稍有空閒,就及時清掃船舷上的灰塵。

如今的船上,也配有廚房,各種廚具,一應俱全。

在不遠的前方,那裡隱約有一塊看板,不知道是否為一家餐館。

晴朗的日子,哪怕再單調的職業,也會披上浪漫的面紗。

右前方,是一隻浩浩蕩蕩前行的”駁船拖隊“。十幾條駁船掛在一起,被一條火輪牽引著,突突向前行駛。

複新河截至閘。不跑穿的人,也許永遠都不會留意這些字樣。

在狹窄的水面,也會象地上的車子那樣擁堵。

有些排在前面的船,等著在吊機處卸貨。

由於船位較高,每次經過一些較低的橋樑時,需要往船艙裡抽水,使船位下沉。

這,應該也是一種不在計算之內的花費。

每次打水,需要大概半個多小時的時間。估計有200多噸。

這是專門做這行生意的小船。

這種景象,也許很多人一生都沒有看到過。

這樣打水每次有二三十元的收入,對老家的人而言,已經不錯了。

你是否知道,這樣的鐵船,至少有五米的高度。

吊機集中的地方,一片忙碌。

橋和船的距離,有時僅僅幾十釐米。

被碰撞過的橋樑。

學會在河面上駕駛,要懂得如何使用方向盤,尤其是有風的時候。否則,很容易造成沉船等水上事故。

為了防止颳風、下雨和污染,每次運送都要蓋上雨布。

你看那條鐵船,水面都已經漫過船舷……

船隻過閘中……

運煤船。

湖裡等著裝貨的船隻。這時,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喝酒打牌,打發寂寥的時光。

以船為家的鄉人,不再被捆綁在分得的幾畝土地上,他們中有的人置大船,搞運輸,率先成了村裡的“萬元戶”,後來經營得好的那些人又將水泥船換成了更大噸位的鐵殼船。在那些特別講究的船上,寬敞的房艙裡同樣有空調、彩電,與我兒時所見的那種小木船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在每條船上,都必須有分類存放的垃圾桶。

船上長大的孩子……

船上的生活是單調的,在等閘開放的時候,才有機會一起喝茶聊天,才有機會走下鐵船,到岸上看看“外面的世界”。

“有難同當”,長期跑船的人家,大家彼此都非常友善,因為,長在水上“行走”,誰也難保不遇到難處。譬如擱淺;譬如大風下錨的時候,譬如夜間行船……跑船很難,但由於適應了這樣的生活和不敢直面的就業壓力,即便傷痕累累,也很少有人轉行!

在河面上,它們看上去很小,但實際上,他們長度有四十多米,寬度有近七米。

剛開始上船的人,會有些暈眩,長年累月在船上行走,如履平地。

端著碗喝糊塗,這樣風涼的很快。

難得有這樣的相聚,難得有這樣的紀念。

他們實際上也是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家,在過閘的時候,停船相遇。

勤勞的大嫂,稍有空閒,就及時清掃船舷上的灰塵。

如今的船上,也配有廚房,各種廚具,一應俱全。

在不遠的前方,那裡隱約有一塊看板,不知道是否為一家餐館。

晴朗的日子,哪怕再單調的職業,也會披上浪漫的面紗。

右前方,是一隻浩浩蕩蕩前行的”駁船拖隊“。十幾條駁船掛在一起,被一條火輪牽引著,突突向前行駛。

複新河截至閘。不跑穿的人,也許永遠都不會留意這些字樣。

在狹窄的水面,也會象地上的車子那樣擁堵。

有些排在前面的船,等著在吊機處卸貨。

由於船位較高,每次經過一些較低的橋樑時,需要往船艙裡抽水,使船位下沉。

這,應該也是一種不在計算之內的花費。

每次打水,需要大概半個多小時的時間。估計有200多噸。

這是專門做這行生意的小船。

這種景象,也許很多人一生都沒有看到過。

這樣打水每次有二三十元的收入,對老家的人而言,已經不錯了。

你是否知道,這樣的鐵船,至少有五米的高度。

吊機集中的地方,一片忙碌。

橋和船的距離,有時僅僅幾十釐米。

被碰撞過的橋樑。

學會在河面上駕駛,要懂得如何使用方向盤,尤其是有風的時候。否則,很容易造成沉船等水上事故。

為了防止颳風、下雨和污染,每次運送都要蓋上雨布。

你看那條鐵船,水面都已經漫過船舷……

船隻過閘中……

運煤船。

湖裡等著裝貨的船隻。這時,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喝酒打牌,打發寂寥的時光。

以船為家的鄉人,不再被捆綁在分得的幾畝土地上,他們中有的人置大船,搞運輸,率先成了村裡的“萬元戶”,後來經營得好的那些人又將水泥船換成了更大噸位的鐵殼船。在那些特別講究的船上,寬敞的房艙裡同樣有空調、彩電,與我兒時所見的那種小木船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在每條船上,都必須有分類存放的垃圾桶。

船上長大的孩子……

船上的生活是單調的,在等閘開放的時候,才有機會一起喝茶聊天,才有機會走下鐵船,到岸上看看“外面的世界”。

“有難同當”,長期跑船的人家,大家彼此都非常友善,因為,長在水上“行走”,誰也難保不遇到難處。譬如擱淺;譬如大風下錨的時候,譬如夜間行船……跑船很難,但由於適應了這樣的生活和不敢直面的就業壓力,即便傷痕累累,也很少有人轉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