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通鑒精讀:張騫出使西域大獲成功,無賴之徒卻借機大發其財

張騫是漢朝時傑出的外交家, 被譽為“東方的哥倫布”、“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 有力的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意義重大。

鑒於張騫做出的巨大貢獻, 漢武帝將其冊封為博望侯, 各種賞賜不斷。 然而, 張騫的成功也刺激了一些無賴之徒, 還從中悟出了一條發財之道。

這些無賴之徒大多出身貧寒家庭, 身無長物, 又好逸惡勞。 他們紛紛向漢武帝上書, 極言外國各種奇異之事和出使帶來的好處。

漢武帝尋思, 一般人不願意從事這種苦差事, 何不讓他們試一試呢?他不再吝惜手中的符節, 將那些無賴之徒全都封為漢朝使者。

既然是朝廷的使者, 漢武帝自然要給他們分配各種物資和特產作為禮品。 到了西域之後, 那些無賴之徒根本沒有盡到外交的責任, 而是私自將禮品出售獲取財富。

漢武帝知道後, 往往採取重罰的手段, 但並不撤回他們的符節,

而是讓他們戴罪立功。 這些人本就是無賴, 既然還讓我出使, 那自然是變本加厲的謀取私利。

為了獲取漢武帝的信任, 這些無賴之徒一個比一個能吹, 而且越能吹越能得到重用。 結果造成這樣一種局面, 最會吹牛的授予正使, 其次是副使, 無賴、混混、浪子紛紛加入其中。

剛開始時, 西域各國對這些使者還比較禮貌, 後來發現使者越來越多, 而且各自的說辭都不盡相同。 漸漸的, 他們就不搭理這些使者了。

沒了西域各國的支持, 那些無賴之徒在西域就沒那麼好混了, 到最後竟然發生了內訌, 互相之間爭鬥不已, 在國際上鬧出了許多笑話。

看到漢使這副德行, 西域各國哭笑不得, 樓蘭、車師等國以及匈奴人還出兵襲擊他們。 所謂的漢使就開始向漢武帝訴苦, 還謊稱西域各國力量薄弱, 易於攻擊。

漢武帝信以為真, 派出公孫賀和趙破奴各自率領15000人出擊西域, 以消除匈奴人對漢使的威脅。 看到漢軍, 那些漢使立馬來了精神, 看, 大漢保護我們來了。

然而, 兩路漢軍沒有遇到一個匈奴人, 西域各國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只好無功而返。 在這件事裡, 漢武帝被那些無賴狠狠耍了一回, 當了一回結結實實的冤大頭。

其實, 這種事兒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少見, 當一個人獲得成功後, 總有一些投機取巧之輩東施效顰, 甚至是借機大發其財,

結果好事變成了好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