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醫不自治」後悔莫及的肝硬化

最近, 北京某知名醫院藥劑科主任、我多年好友閆主任“突然”罹患肝硬化的消息讓大家震驚不已, 她一向以積極健康的形象示人, 怎麼就突然肝硬化了呢?她也是醫務人員, 按說應當有更好的保健意識啊!

直到有一天, 她來找我看病, 一番細談後, 才瞭解到, 原來是“諱疾忌醫”讓她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價!

日常生活中諱疾忌醫的患者其實並不少, 其主要原因, 一是因為比如身份地位不想為外人所知, 一是因為怕看病, 擔心檢查結果。 於是病情一拖再拖, 終於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閆主任“諱疾忌醫”就屬於前一種原因。

她是藥劑學術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 曾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不少頗有影響力的論文, 經常受邀參加各種全國性學術會議並講課, 也在學習班進行專業培訓, 而且也常被政府相關部門邀請去對自己相關專業的政策提建議, 屬於在北京發展得非常成功的外地人。

工作上風生水起, 生活中也是美滿幸福。 閆主任的女兒聰明漂亮、懂事上進, 四年前考取了北京一所重點院校, 現在又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本校研究生。 丈夫是個老北京, 自己經營一家企業多年, 事業有成。 這樣的一家人是讓人無比羡慕的。

但閆主任卻有塊心病, 她感染了乙肝病毒。 作為一名在全國性論壇和行業內知名的專家, 她希望自己一直保持健康向上、得體知性的形象。 而且, 醫院有很多她的同行, 也有一些老同學、老朋友, 她擔心檢查時被人碰上, 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病情。 另外, 她害怕, 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一切圓滿, 如果真的檢查出不好的結果怎麼辦?自己的事業正是如火如荼之時,

多年的辛勤努力奮鬥才得來現在的成就, 萬一檢查出問題, 自己的一切不是都毀了嗎?就這樣, 她反復進行思想鬥爭, 耽擱著不去醫院, 一拖就是好幾年。

可是怕什麼來什麼, 今年她已經 47 歲了, 明年就是本命年了。 近期她感覺有一些乏力、食欲不振等, 為了不拖到“不順”的本命年, 於是決定去醫院檢查。 然而, 疾病不會分辨“本命年”, “肝功、乙肝五項、HBVDNA 檢測, AFP、肝臟超聲……”一系列檢查下來, 當面對“肝硬化”的這一診斷的一瞬間, 她簡直崩潰了, 內心充滿了絕望和悲傷!丈夫和女兒不停地安慰她, 也無法讓她平復心緒。 由於深知肝硬化意味著什麼, 一直以來的“諱疾忌醫”讓她追悔莫及!

那麼, 像閆主任這樣的悲劇是否有辦法避免呢?

很多人都熟知“扁鵲見蔡桓公”這一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故事。 名醫扁鵲曾有傳世之言曰:“疾在腠理, 燙熨之所及也;在肌膚, 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 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 司命之所屬, 無奈何也。 ”

意思就是說:當病在皮膚紋理間的時候, 也就是剛剛生病的時候, 熱敷就能治好;病在發展, 到了在肌膚裡的時候, 針灸治療也可以治好;當病到了腸胃裡的時候, 喝下火劑湯也能治療;但是當病到了骨髓即病入膏肓時, 那是掌管生死神所掌管的, 藥石無用了。

這段流傳兩千多年的故事, 很明確地跟我們講了一個道理, 生病必須及時就醫治療。 慢乙肝也是這樣, 若能做到早期診斷、正規治療、及時隨訪, 完全有可能避免“慢乙肝-肝硬化-肝癌”這一“乙肝三部曲”。

原來,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可分為慢性乙肝攜帶、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HBV 相關性肝癌等幾個階段。 由於肝病多表現隱匿, 等出現明顯身體不適時才去就診, 部分患者已經發展成了肝硬化, 甚至到了肝癌晚期, 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早期診治, 正確處理好慢性乙肝攜帶、慢性乙型肝炎這兩個階段, 對於防止發展為肝硬化、肝癌, 則顯得尤其重要。

若患者沒有什麼不適, HBV DNA 低於檢測下限, 一年內來醫院就診隨訪至少三次以上, 每次至少間隔三個月。 若 ALT 和 AST均在正常範圍, 肝組織學檢查無病變或病變輕微, 則患者為慢性乙肝攜帶, 患者一般預後良好, 得肝硬化和肝癌的幾率極低, 故暫時不需抗病毒治療, 每半年門診隨訪即可, 並行乙肝五項、HBVDNA 定量、肝功、AFP 等檢查,以及 B 超、肝彈性測定等檢查,一旦發現病情變化則應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若患者存在肝區不適、隱隱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減退,感到噁心、厭油等症狀,化驗 HBV DNA 陽性,ALT 持續或反復異常,或肝組織學檢查有肝炎病變,診斷則為慢性乙型肝炎,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等。目前,大量的臨床實踐已證實,積極的抗病毒治療能通過最大限度地抑制 HBV 複製,減輕肝細胞炎性壞死及肝纖維化,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癌及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品質和延長生存時間。也就是說,恰當的抗病毒治療可以阻斷或大大減少慢乙肝向肝硬化、肝癌發展!

作為醫務工作者,儘管閆主任對上述知識比一般群眾要明白得多,然而,由於礙於各種因素,加上她“諱疾忌醫”,最終將病情拖延到這個地步。她來找我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其實我早該知道這個結果,真希望自己能配製出一丸‘後悔藥’吃下去。”後悔莫及的表情令人深思!

幸運的是,閆主任儘管已經是肝硬化了,她還只是肝硬化代償期,也就是早期肝硬化,還沒有出現腹水、消化道出血等晚期肝硬化表現。在我的診治和勸說下,她已經能正確面對疾病,進行抗病毒治療,目前其 HBVDNA 已經檢測不到,肝功能完全正常!閆主任也再次活躍在自己鍾愛的藥學學術領域!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最應該關注的就是自己的身體,發現不適及時就醫是基本常識。“身體是一切的基礎”,健康的身體才是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的源泉。尤其是肝病,早期發現治療,大部分是可以得到有效的醫治或者緩解的,從而穩定病情,不至於發展到最惡劣的情況。閆主任的遭遇令人同情,但也給予我們很多警示,世上沒有“後悔藥”,諱疾忌醫要不得!

本文摘自段鐘平教授編著的《一個肝病醫生的手記》,“肝膽相照”平臺獲得授權轉載。更多肝膽資訊,免費諮詢醫生,請關注“肝膽相照公益行動”微信公眾號或下載“肝膽相照”患者端。

每半年門診隨訪即可, 並行乙肝五項、HBVDNA 定量、肝功、AFP 等檢查,以及 B 超、肝彈性測定等檢查,一旦發現病情變化則應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若患者存在肝區不適、隱隱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減退,感到噁心、厭油等症狀,化驗 HBV DNA 陽性,ALT 持續或反復異常,或肝組織學檢查有肝炎病變,診斷則為慢性乙型肝炎,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等。目前,大量的臨床實踐已證實,積極的抗病毒治療能通過最大限度地抑制 HBV 複製,減輕肝細胞炎性壞死及肝纖維化,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癌及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品質和延長生存時間。也就是說,恰當的抗病毒治療可以阻斷或大大減少慢乙肝向肝硬化、肝癌發展!

作為醫務工作者,儘管閆主任對上述知識比一般群眾要明白得多,然而,由於礙於各種因素,加上她“諱疾忌醫”,最終將病情拖延到這個地步。她來找我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其實我早該知道這個結果,真希望自己能配製出一丸‘後悔藥’吃下去。”後悔莫及的表情令人深思!

幸運的是,閆主任儘管已經是肝硬化了,她還只是肝硬化代償期,也就是早期肝硬化,還沒有出現腹水、消化道出血等晚期肝硬化表現。在我的診治和勸說下,她已經能正確面對疾病,進行抗病毒治療,目前其 HBVDNA 已經檢測不到,肝功能完全正常!閆主任也再次活躍在自己鍾愛的藥學學術領域!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最應該關注的就是自己的身體,發現不適及時就醫是基本常識。“身體是一切的基礎”,健康的身體才是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的源泉。尤其是肝病,早期發現治療,大部分是可以得到有效的醫治或者緩解的,從而穩定病情,不至於發展到最惡劣的情況。閆主任的遭遇令人同情,但也給予我們很多警示,世上沒有“後悔藥”,諱疾忌醫要不得!

本文摘自段鐘平教授編著的《一個肝病醫生的手記》,“肝膽相照”平臺獲得授權轉載。更多肝膽資訊,免費諮詢醫生,請關注“肝膽相照公益行動”微信公眾號或下載“肝膽相照”患者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