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帝為岳飛平反,準備北伐,太上皇震怒:你等我死了再說吧!

1162年, 也即南宋紹興三十二年的夏天, 當了36年皇帝的宋高宗趙構, 以“倦勤”為由, 將皇位禪讓給自己的養子趙昚, 是為宋孝宗。 趙構從此當上了太上皇, 貌似萬事不管, 一邊歇息去了。

要追索趙構此次禪位之迷, 必須探究一下他自從當上皇帝以來的路線, 以及禪位時的國內外形勢。 趙構於1127年五月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 此後數年被金軍追殺, 東躲西藏, 一直處於逃亡之中。 在逃亡期間, 屢屢向金人求饒, 最後以犧牲嶽飛等主戰名將, 以及輸銀送幣、屈膝稱臣為高昂代價, 於1142年與金人簽訂了“紹興和議”, 暫定行在於杭州, 才驚魂甫定, 總算喘過一口氣來。

隨後, 趙構任用秦檜為獨相, 以向金求和為基本對外政策, 一直壓制和打擊主戰人士, 對內鉗制言論, 對外軟弱無能, 在廣大士大夫中口碑極差。 而他的投降理由, 一直都是說宋人沒有能力與金軍對抗, 強不能為而為之,

則無異於亡國, 為保存國家, 只得忍辱負重。 在這一理由下, 趙構的乞和政策是一貫的, 持久的, 而且暫時也能封住一部分朝臣和民眾的嘴巴的。

但是, 1161年, 金主完顏亮單邊撕毀盟約, 率60萬大軍南侵後, 卻在南宋將士們的奮力抵抗下被打敗,

尤其是虞允文在採石磯組織的抗金戰鬥, 在長江沿線打得金兵大敗虧輸, 獲得了採石大捷的巨大勝利, 同時金國又發生內亂, 完顏亮為部下所殺, 南侵以失敗告終。

通過這次勝利, 趙構或許意識到了自己的路線的錯誤。 當然, 他絕對不會公開承認。 但對路線的懷疑和對趙構的議論還是不少的。 所以。 趙構在自責中將帝位禪讓, 消除因此帶來的不利影響, 也不是沒有可能。 至少, 能暫時平復一下主戰人士的怨憤情緒。 當然, 或許還有其他原因, 但他所謂“倦勤”, 卻無論如何也不會成其為真正的理由的。 這從他後來對宋孝宗朝政的頻繁干預, 就不難看出。

趙構禪位時, 才50多歲, 年紀不算大, 同時身體也不差, 這就註定了接位的宋孝宗這個皇帝當得不會很順利。 宋孝宗登基後, 曾想振興, 為岳飛平了反, 準備北伐, 恢復中原, 所以老在太上皇趙構面前提出北伐, 有一次把趙構弄火了, 他對孝宗發怒說:“你還是等我死了之後再說吧!”

政治上如此, 生活細節上也如此。 趙構雖然退休了,

但每年生日, 各地照例要進貢, 有一年生日, 他感覺進貢似乎比往年少了許多, 趙構一怒之下, 叫來宋孝宗臭駡了一頓, 嚇得孝宗趕快把宰相虞允文叫來, 請他出面做趙構的工作, 消除誤會, 自己又趕緊把該有的貢品補齊。 在這些小事上都是如此, 其他的可想而知。

所以,宋孝宗當了27年的皇帝,身體不錯的趙構卻當了25年的太上皇。在此期間,宋孝宗大事不能幹,小事幹不得,常常掣肘,受盡了有職無權的鳥氣,最後不禁心灰意冷。因此,趙構死後,宋孝宗也只幹了兩年,就把位子讓給了太子,自己也當上了太上皇,一邊歇息去了。

所以,宋孝宗當了27年的皇帝,身體不錯的趙構卻當了25年的太上皇。在此期間,宋孝宗大事不能幹,小事幹不得,常常掣肘,受盡了有職無權的鳥氣,最後不禁心灰意冷。因此,趙構死後,宋孝宗也只幹了兩年,就把位子讓給了太子,自己也當上了太上皇,一邊歇息去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