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明年裝修的你,準備好銀子了嗎?

給你講個真實的故事:

有個業主去年想裝修房子,

裝修款差2萬,

經過一年的努力,

現在差4萬!

(誒?這是數學題麼?我怎麼不太會算?)

聽著很好笑

但這是很多業主的真實寫照

眼看2017年就要結束了, 那些已經裝修了的小夥伴們, 恭喜你們, 可以偷笑去了。

近期收到可靠小道消息, 2018年裝修價格即將一路飆漲, 明年開春準備裝修的小夥伴們可能要心疼咯~雖然每年春節之後的裝修熱潮基本都會漲價。

2018年, 裝修市場成本漲價達20%~35%。

所以建議, 有的東西還是要儘早定下來, 漲價已成定局, 早買、早裝修、早賺到。

預計2018年裝修漲動幅度

特別要注意的是, 不單是原材料價格上漲, 人工費也在持續增長。

可是造成裝修價格漲價的因素有哪些呢?

2018年起, 征環保稅

2018年1月1日起, 我國開始徵收環保稅, 勢必加大企業成本, 倒逼企業改革, 也就意味著各種漲價, 再結合工資、GDP年年漲, 以及通貨膨脹, 再加上有點個性化的小追求, 生活品質上的小想法……漲價是必然結果。

2017年史上最嚴限令

2017年是市場大洗牌的一年, 2016年開始全國開始環保大督查, 16年底總以為這陣環保風會刮過去, 沒想到17年反而來的更兇猛。 讓我們看見了政府治理環境的決心, 同時也跟製造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國家公佈“限載令”,

所有原材料上漲達10%!

根據《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方案》, 將嚴把高速公路入口, 自9月21日起, 嚴禁雙排車輛運輸車進入高速公路, 同時做好勸返分流保障措施。 到2018年7月, 禁止不合規運輸車上高速公路。 原來那些靠超載來節省成本的企業將不復存在。

所有物價上漲,

人工成本必將上調,

否則工費不夠生活費,

預計上漲10%

根據家裝市場行情, 泥工、瓦工、木工、油漆工等裝修工人的人工費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物價上漲, 生活成本增加, 再加上裝修熟工緊缺, 基礎裝修工人的工資就跟著水漲船高。

在家裝所涉及的工種中, 木工人工費漲幅尤為明顯, 去年這個時候一位普通木工師傅的日薪在230~240元/天, 而今年已普遍漲到了260~280元/天, 有些口碑好的老師傅甚至達到了300元/天。

2017年建材輔料漲了多少?

建材漲

地板和板材漲價是最明顯的,木門、櫥櫃、衣櫃、傢俱整體上漲近20%。

整個國際市場的原木供應非常緊張;我國因國家天然保護工程的實施,對林區進行禁伐、限伐,適合製作傢俱的木供量減少。

輔料漲

據統計,水泥沙子漲價17%,塗料、油漆漲價10%-20%。

由於世界化工巨頭巴斯夫、陶氏化學、伊斯曼、杜邦鈦等塗料原輔料產品的大範圍漲價,全球範圍內對所有TDI產品實施提價,再加上石油價高不下,全國所有物流公司整體提價,導致運輸費大幅提升,而日漸高漲的人工費用、經營成本費用都是影響塗料企業全面提價的重要原因。

輕鋼龍骨漲價10%以上。

全國鋼材綜合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上升16.1%,直接導致裝修中使用的輕鋼龍骨等材料價格上漲10%以上。

電線、鍍鋅鐵管、五金件漲價20%-25%

銅、鋁、鋅等金屬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其中僅僅銅價就比去年七月上漲超過百分之20%。金屬原料上漲對裝修影響巨大,電線、鍍鋅鐵管、五金件等上漲幅度為20%-25%。

———————良心分割線———————

2018年想要裝修,該怎麼辦呢?

是自己裝?找熟人裝?還是找個裝修公司?

那麼今天本小編幫你分析一下這其中的利弊關係。

材料浪費

自己裝,就極可能出現浪費材料的現象。

假如你買了整桶的乳膠漆、牆紙、板材,用不完怎麼辦?不夠了怎麼辦?退貨?補貨?

這不但浪費了你的金錢,更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時間成本

看材料對比價格、看工地挑選工人、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貨比三家、討價還價……

裝修一套房子至少需要2-3個月,下班後、週末全在工地上度過……

如果交給正規的裝修公司,就會避免很多麻煩。

材料價格

自己跑建材市場買材料,拿到的都是零售價,折合下來,根本省不了幾個錢。

而正規的裝修公司與材料商之間存在合作關係,拿到的材料都是以批發價進場,價格划算不說,也省去了東跑西跑貨比三家的精力。

安全隱患

誰都不希望在施工過程中發生意外,但是我們看到的施工事故,自己裝修的往往比正規裝修公司要多得多。正所謂,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句話並非沒有道理。

正規的裝修公司都會給施工工人買保險,就算難免出現意外情況,也有保險公司為意外買單。裝修房子本來是件開心的事,何必為自己攬上這些不必要的麻煩?

水電品質

水電是裝修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水電處理不好,就算外表看起來再豪華,也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到了裝修後期,水電一旦出問題,說得嚴重一點,整個裝修工程都得翻新重來,得不償失。自己找施工隊,如果後期出了問題,售後將會成為一件頭疼不已的事。找正規的裝修公司就不一樣了,風險有人買單,售後流程齊全。

人工費用

我們來算筆賬,就算裝修工程工期為三個月,找朋友幫忙或者叫幾個掙外快的工人,他們吃飯費用、住宿費用、茶水費用、甚至加上完工後的感謝費,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哦。更關鍵的是,找朋友幫忙做裝修,後期出現工程問題或者價格糾紛,有理都難言~

如果找了正規的裝修公司,在施工前會與業主簽訂裝修合同,後期出現任何問題,按合同辦事,清楚明白。

設計效果

好不容易買套房,一直設想新家的模樣。

可是找了施工隊,卻沒有專業的設計師,東家抄抄,西家模仿,再從工人那邊得到點“專業建議”,最後出來的成果很可能就是“現代簡約+美式+歐式+中式”的混搭四不像,就問你虐!不!虐!

裝修的好壞與否主要由資金和效果這兩個方面來決定。

一般來說,正規的裝修公司都有專業的設計團隊,因為專業,所有費用也比施工隊稍高一些。

自己裝還是找裝修公司?相信你已經有自己的答案啦。

當然,如果您有錢、有閑、活兒又好,自己裝也是棒棒噠!

———————良心分割線———————

另附:

10月起建材全停產!價格瘋漲!

近日,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方案提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

同時,鋼鐵有色水泥行業全面限產停產,採暖季唐山等城市鋼鐵限產50%,電解鋁和氧化鋁企業限產30%以上,水泥建材全部停產。

多行業全面限產停產

方案提出,在2017年採暖季前(11月15日前),京津冀及周邊區域要提前完成化解過剩產能任務,“2+26”城市完成72台機組、398萬千瓦的燃煤機組淘汰,淘汰的燃煤機組要實現電力解列或煙道物理割斷。

同時,鋼鐵、焦化、建材、有色等多個行業在採暖季將錯峰生產。

“2+26”城市要實施鋼鐵企業分類管理,按照污染排放績效水準,2017年9月底前制定錯峰限停產方案。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等重點城市,採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以高爐生產能力計,採用企業實際用電量核實。

除了保障供暖等民生任務,水泥、磚瓦窯、陶瓷、石膏板等建材行業採暖季全部實施停產。方案要求,各地應結合本地建材行業產業特徵,提出更大範圍錯峰生產要求。

有色化工行業優化生產調控,採暖季電解鋁廠限產30%以上,氧化鋁企業限產30%;炭素企業達不到特別排放限值的,全部停產,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限產50%以上;涉及原料藥生產的醫藥企業涉VOCs排放工序、生產過程中使用有機溶劑的農藥企業涉VOCs排放工序,在採暖季原則上實施停產。

工業企業大宗物料實施錯峰運輸。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除了民生保障物資等,環渤海地區港口集疏運車輛禁止進出港區。

此外,方案要求,各省市於2017年9月底前向環境保護部報送“散亂汙”企業清理整頓專案清單、無組織排放改造全口徑清單、工業企業錯峰停限產方案專案清單、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減排專案清單。

大氣污染治理任務艱巨

2017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的收官之年。據環保部資料,受2017年1、2月份重污染天氣影響,京津冀“2+26”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濃度同比增長5.4%,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不降反升的情況。太原、石家莊等城市甚至上升30%以上。秋冬季京津冀大氣治理任務非常艱巨。

為此,方案明確,秋冬季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其中,北京、天津、石家莊、辛集4市(縣)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20%。

方案提出,環保部、中央編辦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相關省級人民政府要加快落實《設置跨地區環保機構試點方案》,開展設置跨地區環保機構試點,重點解決區域大氣環境問題。根據安排,2017年9月底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環境管理相關機構應完成組建籌備和試運行工作,並逐步實現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環評、統一監測、統一執法。

在治理措施上,方案提出全面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任務。2017年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戶以上;加快區縣監測網路建設,2017年10月底前,“2+26”城市所有327個區縣全部建成包含SO2、PM2.5、O3等六項參數在內的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點。

此外,《方案》提出,將加大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援力度,重點向“2+26”城市予以傾斜。同時要求相關地方各級政府全面加大本級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支持力度。

週期品價格將獲支撐

在採暖季環保限產停產政策預期下,鋼鐵、有色、化工迎來了幾輪上漲潮。

在“大氣十條”設立的京津冀空氣品質任務尚未完成的情況下,考慮到下半年逐漸步入供暖季,環保壓力會更大,因此環保政策將持續收緊,以實現“大氣十條”的政策目標。

此次《方案》提出的PM2.5的最新控制目標及舉措,均是在“大氣十條”基礎上進一步“加碼”。

今年採暖季環保限產與往年不同,首先,今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的考核年,大氣治理效果有明確的考核指標。其次,冬季限產已經不是單純“26+2”城市的範圍,山東、河北等地的非“26+2”城市也加強環保舉措,以應對冬季環保問題;第三,上半年鋼鐵、有色、煤炭等企業盈利普遍較好,將積極回應環保政策以保護自己的蛋糕。這些因素決定了今年秋冬季環保措施將更嚴格。

多位業內專家認為,環保限產措施收嚴,將對鋼鐵有色、化工、建材、醫藥行業中的相關限產產業形成供給端收縮,產生推升價格的預期。利好不在此區域或不受相關限產措施影響的上市公司。

鋼鐵階段性供需格局有望大幅改善。在採暖季環保限產嚴格、中性和寬鬆三種情境下,分別對應鋼鐵減產量為0.31億噸、0.28億噸和0.26億噸,占2016年同期採暖季粗鋼產量的11.7%、10.8%和9.8%。

採暖季環保限產將波及大部分鋁產業鏈。目前“2+26”城市涉及氧化鋁產能占全國總運行產能的36%,電解鋁占全國的33%。天風證券分析師認為,在目前產能結構下,氧化鋁、預焙陽極均存在缺口。隨著違規產能的關停以及採暖季環保限產,缺口逐步擴大,預計氧化鋁缺口約為800萬噸,預焙陽極缺口約為150萬噸。

環保風暴不斷升級!建築企業的日子不好過!

今年的環保督查,堪稱史上規模最大、懲治力度最大。8月7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率先進駐四川省開展督察工作,拉開了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的序幕。據瞭解,8個督察組于8月7日至15日陸續實施督察進駐,對吉林、浙江、山東、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團)開展督察工作,實現對全國各省(區、市)督察全覆蓋。

2017年建材輔料漲了多少?

建材漲

地板和板材漲價是最明顯的,木門、櫥櫃、衣櫃、傢俱整體上漲近20%。

整個國際市場的原木供應非常緊張;我國因國家天然保護工程的實施,對林區進行禁伐、限伐,適合製作傢俱的木供量減少。

輔料漲

據統計,水泥沙子漲價17%,塗料、油漆漲價10%-20%。

由於世界化工巨頭巴斯夫、陶氏化學、伊斯曼、杜邦鈦等塗料原輔料產品的大範圍漲價,全球範圍內對所有TDI產品實施提價,再加上石油價高不下,全國所有物流公司整體提價,導致運輸費大幅提升,而日漸高漲的人工費用、經營成本費用都是影響塗料企業全面提價的重要原因。

輕鋼龍骨漲價10%以上。

全國鋼材綜合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上升16.1%,直接導致裝修中使用的輕鋼龍骨等材料價格上漲10%以上。

電線、鍍鋅鐵管、五金件漲價20%-25%

銅、鋁、鋅等金屬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其中僅僅銅價就比去年七月上漲超過百分之20%。金屬原料上漲對裝修影響巨大,電線、鍍鋅鐵管、五金件等上漲幅度為20%-25%。

———————良心分割線———————

2018年想要裝修,該怎麼辦呢?

是自己裝?找熟人裝?還是找個裝修公司?

那麼今天本小編幫你分析一下這其中的利弊關係。

材料浪費

自己裝,就極可能出現浪費材料的現象。

假如你買了整桶的乳膠漆、牆紙、板材,用不完怎麼辦?不夠了怎麼辦?退貨?補貨?

這不但浪費了你的金錢,更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時間成本

看材料對比價格、看工地挑選工人、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貨比三家、討價還價……

裝修一套房子至少需要2-3個月,下班後、週末全在工地上度過……

如果交給正規的裝修公司,就會避免很多麻煩。

材料價格

自己跑建材市場買材料,拿到的都是零售價,折合下來,根本省不了幾個錢。

而正規的裝修公司與材料商之間存在合作關係,拿到的材料都是以批發價進場,價格划算不說,也省去了東跑西跑貨比三家的精力。

安全隱患

誰都不希望在施工過程中發生意外,但是我們看到的施工事故,自己裝修的往往比正規裝修公司要多得多。正所謂,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句話並非沒有道理。

正規的裝修公司都會給施工工人買保險,就算難免出現意外情況,也有保險公司為意外買單。裝修房子本來是件開心的事,何必為自己攬上這些不必要的麻煩?

水電品質

水電是裝修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水電處理不好,就算外表看起來再豪華,也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到了裝修後期,水電一旦出問題,說得嚴重一點,整個裝修工程都得翻新重來,得不償失。自己找施工隊,如果後期出了問題,售後將會成為一件頭疼不已的事。找正規的裝修公司就不一樣了,風險有人買單,售後流程齊全。

人工費用

我們來算筆賬,就算裝修工程工期為三個月,找朋友幫忙或者叫幾個掙外快的工人,他們吃飯費用、住宿費用、茶水費用、甚至加上完工後的感謝費,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哦。更關鍵的是,找朋友幫忙做裝修,後期出現工程問題或者價格糾紛,有理都難言~

如果找了正規的裝修公司,在施工前會與業主簽訂裝修合同,後期出現任何問題,按合同辦事,清楚明白。

設計效果

好不容易買套房,一直設想新家的模樣。

可是找了施工隊,卻沒有專業的設計師,東家抄抄,西家模仿,再從工人那邊得到點“專業建議”,最後出來的成果很可能就是“現代簡約+美式+歐式+中式”的混搭四不像,就問你虐!不!虐!

裝修的好壞與否主要由資金和效果這兩個方面來決定。

一般來說,正規的裝修公司都有專業的設計團隊,因為專業,所有費用也比施工隊稍高一些。

自己裝還是找裝修公司?相信你已經有自己的答案啦。

當然,如果您有錢、有閑、活兒又好,自己裝也是棒棒噠!

———————良心分割線———————

另附:

10月起建材全停產!價格瘋漲!

近日,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方案提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

同時,鋼鐵有色水泥行業全面限產停產,採暖季唐山等城市鋼鐵限產50%,電解鋁和氧化鋁企業限產30%以上,水泥建材全部停產。

多行業全面限產停產

方案提出,在2017年採暖季前(11月15日前),京津冀及周邊區域要提前完成化解過剩產能任務,“2+26”城市完成72台機組、398萬千瓦的燃煤機組淘汰,淘汰的燃煤機組要實現電力解列或煙道物理割斷。

同時,鋼鐵、焦化、建材、有色等多個行業在採暖季將錯峰生產。

“2+26”城市要實施鋼鐵企業分類管理,按照污染排放績效水準,2017年9月底前制定錯峰限停產方案。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等重點城市,採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以高爐生產能力計,採用企業實際用電量核實。

除了保障供暖等民生任務,水泥、磚瓦窯、陶瓷、石膏板等建材行業採暖季全部實施停產。方案要求,各地應結合本地建材行業產業特徵,提出更大範圍錯峰生產要求。

有色化工行業優化生產調控,採暖季電解鋁廠限產30%以上,氧化鋁企業限產30%;炭素企業達不到特別排放限值的,全部停產,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限產50%以上;涉及原料藥生產的醫藥企業涉VOCs排放工序、生產過程中使用有機溶劑的農藥企業涉VOCs排放工序,在採暖季原則上實施停產。

工業企業大宗物料實施錯峰運輸。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除了民生保障物資等,環渤海地區港口集疏運車輛禁止進出港區。

此外,方案要求,各省市於2017年9月底前向環境保護部報送“散亂汙”企業清理整頓專案清單、無組織排放改造全口徑清單、工業企業錯峰停限產方案專案清單、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減排專案清單。

大氣污染治理任務艱巨

2017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的收官之年。據環保部資料,受2017年1、2月份重污染天氣影響,京津冀“2+26”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濃度同比增長5.4%,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不降反升的情況。太原、石家莊等城市甚至上升30%以上。秋冬季京津冀大氣治理任務非常艱巨。

為此,方案明確,秋冬季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其中,北京、天津、石家莊、辛集4市(縣)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20%。

方案提出,環保部、中央編辦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相關省級人民政府要加快落實《設置跨地區環保機構試點方案》,開展設置跨地區環保機構試點,重點解決區域大氣環境問題。根據安排,2017年9月底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環境管理相關機構應完成組建籌備和試運行工作,並逐步實現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環評、統一監測、統一執法。

在治理措施上,方案提出全面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任務。2017年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戶以上;加快區縣監測網路建設,2017年10月底前,“2+26”城市所有327個區縣全部建成包含SO2、PM2.5、O3等六項參數在內的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點。

此外,《方案》提出,將加大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援力度,重點向“2+26”城市予以傾斜。同時要求相關地方各級政府全面加大本級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支持力度。

週期品價格將獲支撐

在採暖季環保限產停產政策預期下,鋼鐵、有色、化工迎來了幾輪上漲潮。

在“大氣十條”設立的京津冀空氣品質任務尚未完成的情況下,考慮到下半年逐漸步入供暖季,環保壓力會更大,因此環保政策將持續收緊,以實現“大氣十條”的政策目標。

此次《方案》提出的PM2.5的最新控制目標及舉措,均是在“大氣十條”基礎上進一步“加碼”。

今年採暖季環保限產與往年不同,首先,今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的考核年,大氣治理效果有明確的考核指標。其次,冬季限產已經不是單純“26+2”城市的範圍,山東、河北等地的非“26+2”城市也加強環保舉措,以應對冬季環保問題;第三,上半年鋼鐵、有色、煤炭等企業盈利普遍較好,將積極回應環保政策以保護自己的蛋糕。這些因素決定了今年秋冬季環保措施將更嚴格。

多位業內專家認為,環保限產措施收嚴,將對鋼鐵有色、化工、建材、醫藥行業中的相關限產產業形成供給端收縮,產生推升價格的預期。利好不在此區域或不受相關限產措施影響的上市公司。

鋼鐵階段性供需格局有望大幅改善。在採暖季環保限產嚴格、中性和寬鬆三種情境下,分別對應鋼鐵減產量為0.31億噸、0.28億噸和0.26億噸,占2016年同期採暖季粗鋼產量的11.7%、10.8%和9.8%。

採暖季環保限產將波及大部分鋁產業鏈。目前“2+26”城市涉及氧化鋁產能占全國總運行產能的36%,電解鋁占全國的33%。天風證券分析師認為,在目前產能結構下,氧化鋁、預焙陽極均存在缺口。隨著違規產能的關停以及採暖季環保限產,缺口逐步擴大,預計氧化鋁缺口約為800萬噸,預焙陽極缺口約為150萬噸。

環保風暴不斷升級!建築企業的日子不好過!

今年的環保督查,堪稱史上規模最大、懲治力度最大。8月7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率先進駐四川省開展督察工作,拉開了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的序幕。據瞭解,8個督察組于8月7日至15日陸續實施督察進駐,對吉林、浙江、山東、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團)開展督察工作,實現對全國各省(區、市)督察全覆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