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別讓糖尿病這堵“高牆”困住了你的希望!

說起抑鬱症, 我立即想到一個20歲的女孩子, 正值花季年齡, 大學的校園生活也剛剛開始, 但是糖尿病卻不期而至, 打亂了她的人生規劃,

男朋友聽說後選擇了分手。

她高血糖狀態持續存在著, 在這樣的打擊下, 她說自己一度抑鬱, 甚至想到了自殺。 但是, 他想起了養育她的父母, 想起了疼愛她的外婆, 想起了自己曾經的人生理想……經過短暫的調整, 迅速地從生活和糖尿病的打擊中走了出來。 血糖也逐漸穩定, 而且還拿到了學校的獎學金, 人生複歸精彩!

還有很多令人揪心的案例:比如一位16歲的糖友, 因為貧窮, 父母甚至放棄了對他的治療, 這個16歲的孩子於是離開父母, 遠走他鄉, 用打工的錢購買胰島素、試紙來控制病情。

不得不承認, 如果沒有糖尿病, 或許他們的命運會有所不同! 而事實如鐵:人生沒有如果……

很想推薦大家去看一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講的是安迪蒙冤被法院判處終生監禁後, 在名叫肖申克的監獄中, 關押的都是終生不能得到釋放的重刑犯。 所有人的結局都是終老於此。

消極、失望、絕望成了這群人的主旋律。 然而, 安迪在這裡則如同在自己的後花園般閒庭漫步, 甚至有些悠然自得。 唯一不同的是每天堅持用一把鶴嘴鋤偷偷的開鑿厚厚的監獄牆壁, 每天如此, 從未間斷, 終於有一天, 一堵要用20多年才能鑿開的牆壁終於被他打通。 安迪逃獄成功!

很多糖友被確診糖尿病後, 往往會陷入情緒的牢籠, 急於逃脫, 焦慮、惶恐……但這些都無法改變現實, 繼而又陷入到悲觀、失望, 乃至絕望的境地。

有些人卻並沒有因此而束縛, 比如我們之前文章所提的北京的李飛龍大哥,

41年糖尿病史, 我們都無法想像以當時的糖尿病治療和監測水準, 他是怎樣克服過來得。 還有57年糖齡的錢浩生老人, 他不僅沒有被糖尿病所禁錮, 而且在教學事業上為祖國培養了很多人才, 如今兒孫滿堂, 身體健康。

人生在世, 不如意者十之七八!在一些重大疾病面前, 糖尿病屬於非常“輕”的一種疾病, 它不是致命病, 而且控制好了不會影響健康和壽命, 但是前提是你要學會接受它, 管理它, 然後才能放下它。

不能改變糖尿病, 就改變對糖尿病的態度:就如同我們無法改變天氣, 卻可以改變我們對待天氣的心情一樣。 因為, 世界的顏色取決於你審視它的目光。 同樣, 糖尿病治療情況也取決於我們看待它的“目光”。

快樂才是最重要的事, “恐懼讓你淪為囚犯, 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人生本來就不長, 比起整個宇宙來說100歲和1萬歲都是一瞬間而已, 所以, 每一天都讓自己快樂才是最重要的任務。

健康和快樂也是一種責任, 面對疾病, 最痛苦的其實是那些愛你的人, 但是他們最大的痛苦不是來自於糖尿病本身, 而是你被它所打敗的樣子。 假如你能樂觀地積極面對, 才是對家人最大的安慰, 與他們的心碎相比, 你沒有資格退卻。

你的頭腦可以想很多事情, 何必全部讓負面情緒占滿?不能吃好東西了, 打針的痛苦、經濟上的負擔、不得不吃藥……焦慮的好處有很多, 比如它讓我們遠離險境, 但是我們的大腦卻沒了空間去思考快樂的事情, 自然會變得鬱悶、緊張、焦慮……為何不騰出空間去想想那些能夠給你帶來動力和希望的事情,

比如怎樣吃得好還少升糖, 怎樣讓運動充滿樂趣, 怎樣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怎樣讓家人開心……

人生有因果的, 我們現在去做的不過是彌補和報答而已。 報恩父母愛人, 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傳播積極正向的能量、努力工作、對身邊人好……這些才是人生的主題, 而不是被疾病的牢籠所束縛。

讓我們充滿希望的過好每一天, 正如那部電影中所講“希望是美好的, 也許是人間至善, 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 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 還有誰會救你?每個人都在忙, 有的忙著生, 有的忙著死。 忙著追名逐利的你, 忙著柴米油鹽的你, 停下來想一秒: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裡?——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原著作者

停下來想一秒: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裡?——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原著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