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浙江名茶之平水珠茶

平水珠茶是浙江的獨特產品, 其產區包括浙江的紹興、諸暨、嵊州、新昌、蕭山、上虞、余姚、天臺、鄞縣、奉化、東陽等縣。 整個產區為會稽山、四明山、天臺山等名山所環抱, 境內山嶺盤結、峰巒起伏, 溪流縱橫, 氣候溫和, 青山綠水, 風景名勝眾多, 不少地方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也是浙江省茶葉的主產區。

平水是浙江紹興東南的一個著名集鎮, 歷史上很早就是茶葉加工貿易的集散地, 各縣所產珠茶, 過去多集中在平水進行精製加工、轉運出口。 因此, 浙江所產的珠茶在國際貿易中逐漸以“平水珠茶”稱著。 這一地區歷史上就出產過不少名茶, 如會稽的“日鑄茶”、山陰的“臥龍茶”、諸暨的“石筧嶺茶”、余姚的“瀑布茶”等, 都是古代名茶中的珍品。 據說, 珠茶是由日鑄茶演變而來。 宋 吳處厚《青箱雜記》稱:“越州日鑄茶, 為江南第一。 日鑄茶芽纖白而長, 味甘軟而永, 多啜宜人, 無停滯酸噎之患”。

日鑄茶產于紹興東南會稽山脈的日鑄嶺, 相傳古時歐冶子於此鑄五劍, 其嶺下有寺名資壽, 其陽坡朝暮常有日, 產茶奇絕, 故謂之日鑄茶。 宋代起日鑄茶就列為貢品, 不少文人墨客也為此吟詩讚賞。

日鑄茶細采精製, 明代聞龍《茶箋》中就對日鑄茶的採制作過詳盡的記述: 茶初採摘時須揀去枝梗老葉,

唯取嫩葉, 又須去尖與柄, 恐其易焦, 此松羅法也。 炒時須一人從旁扇扇, 以去熱氣, 否則黃色、香味俱減, 炒起出鍋, 置大磁片中仍須急扇, 待熱氣稍退以手重揉之, 再入鍋文火炒幹入焙, 並揉到其津上浮, 點時香味易出。

現代珠茶的採制與上述的日鑄茶相仿, 鮮葉采下後, 經過殺青、揉撚、炒二青、炒三青、做對鍋、做大鍋而製成。 過去人工制茶非常辛苦, 現在已實現制茶全程機械化。

平水珠茶, 也稱圓茶。 外形渾圓緊結, 色澤綠潤、身骨重實, 活象一粒粒墨綠色的珍珠。 用沸水沖泡時, 粒粒珠茶釋放展開, 別有趣味, 沖後的茶湯香高味濃, 珠茶的另一特點是經久耐泡。

【品質特點】

平水茶區包括嵊縣、紹興、新昌、余姚、上虞、奉化、鄞縣、東陽等市、縣。 整個茶區為會稽山、四明山、天臺山諸大名山所環抱。 境內峰巒起伏, 雲霧繚繞, 溪流縱橫, 土地肥沃, 氣候溫和, 景色秀麗, 茶樹生長茂盛。

【平水珠茶的形成】

平水珠茶的形成有著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早在宋代,當其他茶區還是沿襲團餅茶制法時,平水茶區已是不團不餅,改用炒青制法了。

陸遊在他那首吟贊日鑄茶的《安國院試茶》詩後注雲:“日鑄則越茶矣,不團不餅,而曰炒青,曰蒼鷹爪,則撮泡矣。”這是一條有很重要史料價值的詩注,從中可知,在800年前陸遊那個時代,平水茶區已出現了類似現今的炒青散茶,採取了與今人相仿的用開水沖泡飲用的方法。由於炒青制法歷史悠久,茶農摸索出一整套掬、挪、撒、扇、炒等工藝和收藏方法,使日鑄茶的內在品質得以充分發揮。大約到了清代,平水茶區的炒制方法又有新的改變,即產生了珠茶制法,製成的茶葉揉成一團,外形成顆粒狀,細圓緊結,宛如珍珠,故名珠茶。

【平水珠茶的形成】

平水珠茶的形成有著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早在宋代,當其他茶區還是沿襲團餅茶制法時,平水茶區已是不團不餅,改用炒青制法了。

陸遊在他那首吟贊日鑄茶的《安國院試茶》詩後注雲:“日鑄則越茶矣,不團不餅,而曰炒青,曰蒼鷹爪,則撮泡矣。”這是一條有很重要史料價值的詩注,從中可知,在800年前陸遊那個時代,平水茶區已出現了類似現今的炒青散茶,採取了與今人相仿的用開水沖泡飲用的方法。由於炒青制法歷史悠久,茶農摸索出一整套掬、挪、撒、扇、炒等工藝和收藏方法,使日鑄茶的內在品質得以充分發揮。大約到了清代,平水茶區的炒制方法又有新的改變,即產生了珠茶制法,製成的茶葉揉成一團,外形成顆粒狀,細圓緊結,宛如珍珠,故名珠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