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65年取消軍銜制後,怎麼分辨誰是兵誰是官,學問也不少

1955年授銜, 有打完天下論功行賞的意思, 但更多的還是便於管理和交流, 誰大誰小一目了然, 不至於不知道該聽誰的, 而且外國將軍來了, 也便於對等接待。

不過, 軍銜制只實行了10年, 到1965年就給取消了。 為什麼取消?很簡單, 官大一級壓死人, 原本為了方便管理的軍銜, 成了一些人仗勢欺人的資本, 這讓一向主張官兵平等的領袖接受不了, 說早就看這些牌牌不順眼了, 取消!

但沒有了軍銜, 大家都是穿綠軍裝, 管理上是不是會亂?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亂, 沒有軍銜, 不代表部隊就沒有級別, 比如在衣服上就能看出來。

站在遠處看, 高級將領和普通士兵穿的都一樣, 連面料都一樣, 但走近了看, 區別還是有的。

首先看上衣。 如果你發現一個人穿著綠軍裝的上衣, 有兩個口袋, 不用問, 這是一名士兵。 如果上衣有四個口袋, 那他一定是軍官。 軍官的軍裝是根據中山裝改做的,

中山裝就有四個口袋, 分別象徵傳統文化中的禮、義、廉、恥。

當時有個說法:穿兩個口袋軍裝的, 見著穿四個口袋軍裝的, 認識不認識對方無所謂, 只要行軍禮就不會有錯, 對方級別肯定比自己高。

徐帥有兩個警衛員, 原來都穿兩個口袋的,

有一天其中一個突然領到了四個口袋的軍裝, 另外一個就不高興了。 徐帥覺得這個警衛員虛榮心太強, 就把他叫過去說:“聽說你想穿四個口袋的, 正好, 我這套四個口袋的穿不慣, 咱們換著穿。 ”

這個警衛員嚇壞了, 哪敢啊?徐帥批評他說:“在我身邊, 就別想攀比。 真想攀比的話, 比比你那些犧牲的戰友, 他們當年吃什麼?你現在吃什麼?”

當時, 四個口袋的軍裝, 也被稱為“幹部裝”, 最低的官職就是排長, 但排長沒有手槍, 連長以上才可以佩帶手槍, 還有望遠鏡。

1979年打越南白眼狼, 越南鬼子就知道這個竅門, 專打佩有手槍和望遠鏡的我軍軍官。 為了避免成為越南鬼子的目標, 很多幹部都背個包, 把望遠鏡藏在包裡, 手槍也不用, 扛長槍上戰場。

除了看軍裝幾個口袋, 還有個辦法可以區分, 就是看鞋。

如果是普通士兵、警衛員, 只能穿布鞋, 或者解放膠鞋, 幹部一般是不穿這種鞋子的, 他們穿皮鞋。 當然這是指在正式場合, 在私下裡很多幹部也都是穿布鞋。

想知道對方的級別, 先看鞋就行了,

穿皮鞋的, 基本上都是大幹部。

除了衣服和鞋, 配什麼槍也有講究。

如果是士兵, 只能配56式衝鋒槍, 或者56式半自動步槍, 步槍上還要掛著手榴彈包, 以及裝子彈的包。 將軍們也上戰場, 但主要是督戰, 所以一般都會佩帶54式手槍, 比較方便。

當然, 佩帶54式手槍, 主要是中低層幹部, 如果級別更高, 一般用的是64式自衛手槍。

槍支,是絕對不會胡亂佩帶的,不可能出現士兵佩帶手槍情況的出現。所以,看槍支,也能區分官與兵。

這都是1965年取消軍銜制後的情況,在更早的八路軍時代,那時更沒有軍銜,大家都如何區分呢?也是有竅門的。

那時,八路軍沒錢,不管什麼級別,統一著裝,全是布鞋或草鞋。不過,八路軍的幹部有個特別之處,一般都要戴挎包。看這個人身上有沒有挎包,就能判斷這個人是不是八路軍的幹部。

日本鬼子常年和八路軍作戰,起初,也因難區別八路軍的官兵而頭疼,後來就發現了八路軍的幹部是有挎包的,於是鬼子就下令:再看到八路軍,只抓背挎包的。

電視劇《亮劍》裡就有這樣的情節,丁偉外出辦事,被偽軍發現了,偽軍看到丁偉身上背著挎包,就知道他是八路軍級別不低的幹部,下令抓活的。李雲龍也有類似情況,身上背著挎包,被鬼子追得滿山跑。其實,李雲龍當初要不背挎包,沒打過照面的日偽軍是不會知道他李某人是個幹部的。

槍支上,八路軍的幹部一般用盒子炮,也就是駁殼槍,還有專門的槍套子。普通士兵就沒有這個待遇了,用的都是長槍。你看陳佩斯和朱時茂的經典小品《主角與配角》,朱時茂扮演的就是八路軍幹部,有專門的槍套子放駁殼槍。而且,槍套子上還有一條斜背式的帶子,這條帶子叫武裝帶,只有幹部才能佩帶。

朱時茂扮演的,還只是八路軍的中低層幹部,如果是高層幹部,身邊應該都有警衛員,還有一副當時罕見的望遠鏡。能有望遠鏡的,級別至少也是八路軍團長的級別。

當然,沒有軍銜終究是有些麻煩的,一個成熟的社會也應該有這種東西,於是,我軍1988年又恢復了軍銜制。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槍支,是絕對不會胡亂佩帶的,不可能出現士兵佩帶手槍情況的出現。所以,看槍支,也能區分官與兵。

這都是1965年取消軍銜制後的情況,在更早的八路軍時代,那時更沒有軍銜,大家都如何區分呢?也是有竅門的。

那時,八路軍沒錢,不管什麼級別,統一著裝,全是布鞋或草鞋。不過,八路軍的幹部有個特別之處,一般都要戴挎包。看這個人身上有沒有挎包,就能判斷這個人是不是八路軍的幹部。

日本鬼子常年和八路軍作戰,起初,也因難區別八路軍的官兵而頭疼,後來就發現了八路軍的幹部是有挎包的,於是鬼子就下令:再看到八路軍,只抓背挎包的。

電視劇《亮劍》裡就有這樣的情節,丁偉外出辦事,被偽軍發現了,偽軍看到丁偉身上背著挎包,就知道他是八路軍級別不低的幹部,下令抓活的。李雲龍也有類似情況,身上背著挎包,被鬼子追得滿山跑。其實,李雲龍當初要不背挎包,沒打過照面的日偽軍是不會知道他李某人是個幹部的。

槍支上,八路軍的幹部一般用盒子炮,也就是駁殼槍,還有專門的槍套子。普通士兵就沒有這個待遇了,用的都是長槍。你看陳佩斯和朱時茂的經典小品《主角與配角》,朱時茂扮演的就是八路軍幹部,有專門的槍套子放駁殼槍。而且,槍套子上還有一條斜背式的帶子,這條帶子叫武裝帶,只有幹部才能佩帶。

朱時茂扮演的,還只是八路軍的中低層幹部,如果是高層幹部,身邊應該都有警衛員,還有一副當時罕見的望遠鏡。能有望遠鏡的,級別至少也是八路軍團長的級別。

當然,沒有軍銜終究是有些麻煩的,一個成熟的社會也應該有這種東西,於是,我軍1988年又恢復了軍銜制。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