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陽氣若足千年壽,灸法升陽第一方!

很多人體質寒涼, 特別是女性, 多有手腳冰涼的問題。

因為人們在三伏多食用生冷的食物, 洗冷水澡, 吹空調, 大量損耗陽氣, 讓體質寒上加寒!一到冬天, 手腳冰涼, 宮寒, 月經不調等都在等著你呢!

身體寒涼, 在中醫體質學上稱為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 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 陽氣不夠, 自然就會出現怕冷的狀態。 這種體質的人, 女性多於男性, 年輕人更多一些。

當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體寒冷怕冷的症狀, 那麼也是元氣不足的典型表現。

中老年人出現的繼發性怕冷疾病, 那麼一定與她所患的疾病有關,

也就是陽氣不足, 身體虛弱, 體內由於疾病而產生熱量不夠, 久而久之也會導致陽虛。

艾灸屬陽, 配合灸火。 灸法是利用艾絨在體表穴位上的燒灼, 借助灸火的溫和熱力和藥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 通過經絡的傳導, 起到溫通氣血、透達經絡、扶正祛邪的作用, 達到治療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法。 現在更是有了我們自己特製的含有中藥的艾條, 灸起來更是事半功倍, 療效顯著。

在三年陳艾的基礎上, 加入山甲, 當歸, 川穹, 丹參, 益母草, 乳香, 牛膝, 紅花, 等二十種草藥 。 艾條味足功效區別于其他艾條:熱量足, 滲透力強, 疼痛灸患處, 寒症需要灸肚臍和腎輸穴。

保健灸法是自古以來的防病之術, 對於肢體寒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艾灸以下穴位, 幫助你溫通經脈, 改善虛寒體質:

一, 湧泉穴

湧泉穴, 在人體足底穴位, 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 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 乃是腎經的首穴。

《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 湧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 來源於足下, 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

施灸方法:

可以在睡覺前(但是不要太晚, 10點前結束), 點燃艾草條施灸。

二, 足三裡

足三裡是個強身健體的萬能穴, 長壽穴。 有“若想身體安, 三裡常不幹”說法。 這個常不幹指的是用艾灸條熏灼穴位, 使該處的皮膚起水皰, 又稱其為“灸花, 灸瘡”, 這水皰老流水可以及時把脾胃的寒濕祛除“常不幹”因此而來。

有關研究發現, 艾灸足三裡穴, 可以改善胃的蠕動和胃的供血狀況, 刺激消化液的分泌, 從而增強消化能力。

施灸方法:

艾灸足三裡是以溫和灸為主, 點燃艾草條施灸, 每穴施灸時間在20分鐘。

三, 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 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若突起骨不太明顯, 讓患者活動頸部, 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 約與肩平齊。

屬於督脈, 有通督行氣, 貫通督脈上下之作用, 同時如果有感冒過敏性疾病, 熱病, 癲癇, 頸椎病, 治療取穴大椎也是首選, 都是在治療寒涼疾病, 那麼大椎在上焦, 治療寒涼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選穴位。

施灸方法:

大椎穴位, 用艾草條施灸, 每次施灸20分鐘。 以自己適應為度, 可以逐漸延長施灸時間。

四, 命門穴

補腎壯陽灸命門, 命門是人體生命之門, 先天之氣蘊藏所在, 生命的根本。

臨床上, 命門火衰主要表現為四肢清冷, 下利清穀, 或五更泄, 男子陽 痿,早洩,女子宮寒不孕,舌質淡,脈沉遲等虛寒之象。

所以要長灸命門和大椎可提高督脈之陽氣,大椎和命門艾灸,補足督脈元陰元陽,補命門,對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宮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響。灸命門給各臟器的生理活動起到溫煦,生髮和推動作用,故灸命門是推動生命之火。

施灸方法:

點燃艾草條施灸,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熱度以自己自己適應為度。

五,神闕穴

在臍窩正中,該穴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臍中央。主要用於治療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屍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神闕(就是肚臍)是氣和,氣舍,氣具之穴,是任脈在此會和,此穴為任脈上部經脈氣血的重要來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溝通上下之功效。

施灸方法:

點燃艾草條施灸,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可以在神闕上下移動艾灸,熱度以自己自己適應為度。

都說一灸神闕暖全身,灸神闕,有溝通上下之功效聯繫任脈之上下。而且灸神闕還可以治療胃腸疾病,婦科疾病,生殖系統和泌尿系統的疾病,所以陽虛體質灸神闕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闕可以打通任脈。

五個穴位最好一次灸完,如果時間不夠,可迴圈施灸,隔天再施灸餘下的穴位,只要堅持做下來一定能徹底解決寒涼體質。

男子陽 痿,早洩,女子宮寒不孕,舌質淡,脈沉遲等虛寒之象。

所以要長灸命門和大椎可提高督脈之陽氣,大椎和命門艾灸,補足督脈元陰元陽,補命門,對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宮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響。灸命門給各臟器的生理活動起到溫煦,生髮和推動作用,故灸命門是推動生命之火。

施灸方法:

點燃艾草條施灸,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熱度以自己自己適應為度。

五,神闕穴

在臍窩正中,該穴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臍中央。主要用於治療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屍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神闕(就是肚臍)是氣和,氣舍,氣具之穴,是任脈在此會和,此穴為任脈上部經脈氣血的重要來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溝通上下之功效。

施灸方法:

點燃艾草條施灸,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可以在神闕上下移動艾灸,熱度以自己自己適應為度。

都說一灸神闕暖全身,灸神闕,有溝通上下之功效聯繫任脈之上下。而且灸神闕還可以治療胃腸疾病,婦科疾病,生殖系統和泌尿系統的疾病,所以陽虛體質灸神闕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闕可以打通任脈。

五個穴位最好一次灸完,如果時間不夠,可迴圈施灸,隔天再施灸餘下的穴位,只要堅持做下來一定能徹底解決寒涼體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