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葡萄酒有沉澱物正常嗎

不少消費者在喝葡萄酒時, 會發現酒液中會出現沉澱物質。 於是, 不少人會問:這些沉澱物質是什麼?是怎麼形成的?會影響葡萄酒的品質嗎?對人體健康是否會產生影響?葡萄酒有沉澱物正常嗎?還能喝嗎?

1、沉澱物是什麼?

沉澱物是一種酒石酸鹽的結晶, 有兩種:酒石酸鈣和酒石酸氫鉀。 酒石酸氫鉀呈酸性, 溫度降低和酒精度提高都會導致其結晶, 形成酒渣, 而酒石酸鈣呈中性, 一般溫度降低, 不形成結晶。 常常冬天儲藏葡萄酒後, 形成的沉澱主要是酒石酸氫鉀沉澱。

不管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需要酸度支撐酒體, 葡萄酒中酸主要有酒石酸、蘋果酸和檸檬酸等, 都源於葡萄果實。 酒精發酵過程中, 酒石酸游離出來, 與鈣離子和鉀離子相結合, 從而形成酒石酸沉澱。

2、沉澱物形成的原因。

(1)保證酒石酸鹽濃度高, 同時影響其沉澱的其它物質(硫酸鹽和多酚類物質等)濃度低:酒石酸游離在葡萄酒中,

不僅與鉀鈣離子結合, 還與蛋白質和多酚類物質相結合;同時酒中的硫酸鹽會與鉀鈣離子相結合, 減少酒石酸和鉀鈣離子相結合的機會, 從而減少酒渣出現。

(2)存在晶核:並不是酒石酸和鉀離子結合就產生沉澱, 而是當酒石酸鹽濃度過飽和, 才會形成沉澱物。

(3)存在促進晶體增大的因素:如天氣等因素, 天氣變冷、溫度降低、低於 -5℃ 就很容易過飽和, 形成沉澱物。

3、沉澱物對人體健康有害嗎?

沉澱物不僅無害, 而且還具有特別的作用, 能中和蛋白的鹼性, 常在製作蛋糕時作為添加劑使用, 用來增加蛋糕的柔韌性和幫助蛋白起發, 由此可見酒石酸是對人體無害的。

4、怎麼辨別有沉澱物葡萄酒的好壞?

顏色判斷:顏色透亮、有一定的光澤, 說明酒正常的可能性較大;而顏色黯淡無光、渾濁、有很多的小顆粒懸浮物, 那說明酒壞的可能性較大。

香氣判斷:香氣純正、沒有參雜異味、有一定的濃郁度, 說明酒還是比較正常;香氣不純正, 有很明顯的異味如臭雞蛋、大蒜、硫磺、肥皂、膠水和指甲油等, 則說明酒壞了。

口感判斷:口感乾淨、有一定結構感、酸澀不是特別突出、余香純正, 說明是比較正常的酒;而尖酸、單寧薄弱、酒體寡淡、沒有任何餘香, 多半這類酒是壞酒。

5、如何去除沉澱物?

不去除酒渣的葡萄酒喝起來會感覺像在吃沙子一樣, 所以拿取酒瓶時要非常小心, 防止酒渣上浮, 如果上浮, 則需要將酒瓶直立放置幾個小時,

讓酒渣緩慢沉澱至瓶底, 溫和的開啟葡萄酒塞。

開始斟酒, 動作要緩慢, 循序漸進, 將葡萄酒沿著潷酒器內壁緩慢倒入, 最好在較強的光源(如點根蠟燭)下完成, 觀察酒渣在瓶肩處沉積的情況, 當沉澱到達瓶口的時候就停止傾倒, 這樣一瓶帶酒渣的葡萄酒又換的了新的生命活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