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坐著高鐵去成都:訪古尋味 一個人的詩意漫步

12月6日

“西成高鐵”終於開通啦!

那麼, 本期我們來一起尋訪成都的古老韻味~

成都, 現代氣息與古色古韻相融合, 繁華的鬧市轉角便切換成安靜的小巷。

活潑、繁鬧、澄澈、寧靜。 在朝陽與暮色中, 輪播著只屬於她的詩情畫意。 除了必去的寬窄巷子和錦裡之外, 成都還有哪些古色古意, 讓我們一同探尋。

市區的古韻交融

01.

武侯祠

紅牆竹影下觸摸歷史印跡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武侯祠是紀念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 因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侯鄉而得名。 同時, 武侯祠也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廟, 是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 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

如果你也是“三國迷”, 那麼這裡一定能滿足你對歷史的渴求。

朱紅舊色的牆面竹影斑斑, 歷史的脈絡折射著溫柔的倒影。

位置: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231號。

02.

杜甫草堂

好雨時節, 草堂依舊

高圓圓主演的影片《好雨時節》, 將雨中的杜甫草堂演繹的清澈動人。 傍晚, 成都人民在廣場上歡歌笑語, 一片輕鬆與歡愉的老成都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杜甫草堂坐落於浣花溪畔, 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 在此居住的四年間中, 杜甫留下240餘首詩歌。

儘管如今這裡已被拓展為中國古典園林, 視線所見的也只是1997 年複建的“茅屋景區”, 但對於喜愛古典情趣的遊人來說, 趁人少安靜時遊玩也還是很愜意的。

位置: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 號。

03.

文殊院

揭心靈浮塵

文殊院是川西著名佛教寺院,院內珍藏著許多珍貴文物和上萬冊佛經、文獻,每天香火不斷。院內還有石刻、銅鐵鑄造、木雕、泥塑等大小300餘尊佛像,均具有文物藝術價值。

其中有一尊列為“空林八觀之一”的緬甸玉佛,是院僧性鱗和尚于民國11年(1922年)歷盡艱辛,步行募化到緬甸請回的。

另外,還可在文殊院茶室品嘗四川特有的蓋碗茶,欣賞民間藝人的彈唱。

位置:成都市青羊區文殊院街66號。

04.

望江樓古建築群

望江思君不見君

望江公園望江樓(古稱崇麗閣)古建築群歷史悠久、風格典雅,是成都歷史文化名城的標誌性建築,是四川古典園林建築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古建築群由望江樓、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組成,是明清兩代為紀念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而先後在此建起來的。望江樓的夜景很漂亮,安靜而雅致。

位置:成都市望江路30號。

05.

琴台古徑

琴聲悠揚 古徑深邃

琴台路名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間雋永的愛情故事,道路兩邊是古樸典雅的漢唐仿古建築,飛簷翹角中那座栩栩如生的青銅雕塑《鳳求凰》成為古街的點睛之筆。

入夜後,走在琴台路的青石板上,看滿街紅燈籠和仿古的宮燈。茶樓上有琴聲飄揚,意境十足。

位置:成都市青羊區琴台路。

06.

合江亭

忠貞愛情的見證

很多情侶及新婚夫婦喜歡穿越愛情斑馬線,來到合江亭,來沾染愛情的甜蜜與幸福。合江亭位於成都市府河與南河交匯而成的府南河之處,駛往東吳的萬里征帆就是從這裡啟航的。

“合江亭”中的“合”字寓意百年好合、鏡圓璧合等。期許未來的婚姻生活平平順順,夫妻白頭到老。那裡還有一個小型的噴泉,常有新人聚在此處拍照。

位置:成都市錦江區濱江東路138號。

07.

青羊宮

古觀中的四季更迭

青羊宮被譽為“川西第一道觀”、“西南第一叢林”,青羊宮內最寶貴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輯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為研究道教的珍貴資料。

據傳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為尹喜講道德經,中途老子有事離開,便對尹喜道:“子行道千日後於成都青羊肆尋吾”。到了約定時間,老子如約而來,在這裡繼續為尹喜講經說法。

古觀的植物仿佛也浸潤了些許禪意,顯的古樸而靜謐,你可以在此飲茶歇腳,不失為一種心靈慰藉。

位置:成都市青羊區一環路西二段9號。

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01.

四川博物院

西南最大綜合博物館

四川博物院是西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創建於1941年3月,1952年由“川西博物館”更名為“四川博物館”。四川博物院分為三層樓10 個展廳,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樓的兩個漢代陶石藝術館及二樓的張大千繪畫作品。

^西周象首耳卷體夔紋銅罍

如果時間充裕,二樓的巴蜀青銅館與陶瓷館,以及三樓的藏傳佛教文物館也推薦一看。帶孩子來的遊客,可在周日14:30-15:30 到陶石館二館體驗親手製作碑刻拓片的樂趣。

^現代象牙轉經筒

位置:成都市青羊區浣花南路251 號。

提示:週二至周日9:00-17:00(每天10:00、14:00有免費講解)週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02.

成都博物館

成都4500年的歷史記憶

^石犀

成都博物館(舊館)是成都市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博物館,已有五十餘年的歷史。常設展覽有《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影舞萬象•偶戲大千——中國皮影木偶展》,並不斷推出高水準臨展及特展。

位置: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西側(舊館),青羊區小河街2號(新館)。

提示:11月1日-次年4月30日 每週二至周日9:00-20:00 19:00後停止進館(舊館)。

03.

金沙遺址博物館

古跡韻味 草野之趣

金沙遺址是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第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這是一處商周時代遺址,出土了世界上同一時期遺址中最為密集的象牙、數量最為豐富的金器和玉器。

其中最富盛名的是位於第四展廳的“太陽神鳥”金箔,被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和成都城市形象標識主圖案。

^“太陽神鳥”金箔

感興趣的話,還可自付費欣賞4D影片《夢回金沙》,或在晚上到金沙劇場欣賞世界首部在考古遺址原址上演的音樂劇《金沙》,置身其間,觀眾宛如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3000年前的古蜀王國。

^金人面形器

位置:成都市青羊區城西金沙遺址路2號。

04.

三星堆博物館

長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博物館是我國一座大型現代化的專題性遺址博物館。三星堆古遺址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銅人頭像

三星堆包含綜合館、青銅器館、特別展覽。也曾舉辦過出境展、及國內展。三星堆博物館集中收藏和展示了三星堆遺址及遺址內一、二號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銅器、玉時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貴文物,十分值得一看。

^銅縱目面具

位置: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

都江堰景區

01.

都江堰

世界水利文化之鼻祖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

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南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岩寺等。

位置: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公園路。

02.

伏龍觀

觀中之高 方能伏龍

傳說李冰父子治水時曾制服岷江孽龍,將其鎖於離堆下伏龍潭中,後人依此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龍觀,始以道士掌管香火。

堆上建有伏龍觀,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順山勢逐級升高。前殿陳列著1974年修建外江節制閘時從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

石像造于東漢靈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圓雕石像,非常珍貴。

位置:都江堰市都江堰景區離堆北端。

03.

二王廟

廟宇空靈 俯瞰觀水

原為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齊建武時改祀李冰父子,更名為“崇德祠”。宋代(西元960-1279年)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皇帝敕封為王,故而後人稱之為“二王廟”。

在大殿東側有一座臨崖懸空的吊腳樓,叢蔭清涼,走累了可在此歇腳飲茶;還可到後殿右側欣賞畫家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碑刻。

此外,這兒也是一處絕佳觀景台,可俯瞰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視野之內尤其壯觀。

位置:都江堰市都江堰景區內(岷江東岸)。

04.

南橋

寧靜南橋 熱鬧夜市

南橋是南街與復興街之間的一座雄偉壯麗的廊式古橋。南橋不僅有精緻的門樓,橋樑更是修建得雄偉壯觀,結構考究。橋上還有各種彩繪、雕樑畫棟,令人賞心悅目。

除此外,橋邊河畔有一條熱鬧的美食街,還有各種小攤飯館及化妝成卡通人物的藝人表演。夜晚的南橋更是璀璨奪目,非常大氣典雅。

位置:江堰市都江堰景區與灌縣古城之間(南街與復興街之間)。

青城山風景區

01.

青城山

青城天下幽

都江堰市境西部的青城山是道教發祥地之一,也是正一道的祖庭,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稱。青城山青城山分為前山、後山兩個景區。前山面積相對較小,密佈宮觀,半天時間就可遊完。進入傾城山往上走可至上清宮、老君閣。

青城山后山面積比較大,山中景致原始、古樸、深幽。山腳下有泰安寺及泰安古鎮,白雲寺聳立山頂,墨色生煙,古味甚濃。

位置: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青城山景區(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區16公里)。

02.

天師洞

靜中銀杏 禪意甚濃

天師洞又稱古常道觀,始建于隋朝大業年間,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觀之一,在全國也是赫赫有名。

洞窟的最上層有個石龕,供奉著隋代雕刻的張天師石像。洞外還有張道陵三十代孫、宋代虛靖天師張繼先的塑像陳列。

天師洞內的有一株1800多年的古銀杏樹,據說是張天師當年親手種植,現在這株古銀杏依然高大繁茂,深秋金黃的銀杏在古樸靜謐的道觀中更有一番別樣滋味。

位置: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前山。

03.

上清宮

登頂青城山 一覽眾山小

上清宮是青城山遊覽路線的終點,海拔1600多米。上清宮的道觀建築群最早是晉朝時建造的,宮中包含有三清大殿、文武殿等“三清大殿”,對古建築和古文物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此處看看。

山頂的雲霧繚繞之,有種道家仙境的感覺。從宮後的石階上行,還有一處青城山極頂的”觀日亭“,可以在此處觀賞青城日出、雲海及神燈等自然美景。

位置: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彭祖峰東坡上。

04.

泰安古鎮

繁華流逝 古意仍存

泰安古鎮為青城後山的第一景點。據瞭解,有史以來,泰安古鎮便是成都平原西入大小金川的必經驛道上的重鎮,古稱“花坪老澤路”,歷來這裡商賈雲集,市場十分繁榮。

坐在古老安靜的泰安鎮街邊的茶館,飲一杯清茶。遠處是煙霧繚繞的青城山,近處是潺潺的流水。這裡遠離喧囂與繁鬧,是青城山腳下的一處世外桃源。

位置:市都江堰市青城後山。

周邊古鎮 的“邊城” 意境

01.

黃龍溪古鎮

水鄉古鎮 情意綿綿

黃龍溪鎮有1700餘年的歷史。鎮上古牌坊、古寺廟、古建築民居與古榕樹、古崖墓渾然一體。還有青石板鋪就的街面,青瓦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杆窗櫺,再加上6棵樹齡在300 年以上的黃桷樹,更顯古香古色。

在黃龍溪古鎮,餐廳比較多,一根面、豆鼓、芝麻糕是最受推薦的美味,還可以品嘗地道的農家飯。

位置:成都市雙流縣黃龍溪鎮。

02.

柳江古鎮

煙波微茫柳江岸

柳江古鎮有“煙雨柳江”的稱號,詩意濃濃。它歷史悠久,最早建於南宋,不過現在保留的多是明清時期的景致。

柳江古鎮中有條河名叫花溪河,在瓦屋山層巒疊翠中,花溪河圍繞著獨具特色的川南古民居風格的吊腳樓,四周是連綿的青山,仿佛是一幅水墨畫。

街市鄰水而建,別有一番《邊城》之味。

位置:洪雅縣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柳江兩岸。

02.

懷遠古鎮

編織之鎮

懷遠古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古鎮不大,占地僅一平方公里。

古鎮建築多為清代和民國年間建造,同時保持著四門四大街的格局。

古鎮現存街道30餘條,建築絕大部分都按《清代工部》的法則築造,多為穿木結構。臨街擺柱、前殿后院、廊樓結合和四合院,是懷遠古鎮的基本風格,而其具體的街巷也有許多不同的特色。

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上佈滿了綢緞鋪、茶行、竹編行、油行、藥鋪……而最盛名的便是“三編”:藤編、棕編、竹編,幾乎家家都有能工巧匠;藤、棕、竹在那些老人手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位置:成都崇州市懷遠古鎮。

/

古味的成都

保有了它原本的模樣

令人魂牽夢繫

/

-end-

位置: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 號。

03.

文殊院

揭心靈浮塵

文殊院是川西著名佛教寺院,院內珍藏著許多珍貴文物和上萬冊佛經、文獻,每天香火不斷。院內還有石刻、銅鐵鑄造、木雕、泥塑等大小300餘尊佛像,均具有文物藝術價值。

其中有一尊列為“空林八觀之一”的緬甸玉佛,是院僧性鱗和尚于民國11年(1922年)歷盡艱辛,步行募化到緬甸請回的。

另外,還可在文殊院茶室品嘗四川特有的蓋碗茶,欣賞民間藝人的彈唱。

位置:成都市青羊區文殊院街66號。

04.

望江樓古建築群

望江思君不見君

望江公園望江樓(古稱崇麗閣)古建築群歷史悠久、風格典雅,是成都歷史文化名城的標誌性建築,是四川古典園林建築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古建築群由望江樓、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組成,是明清兩代為紀念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而先後在此建起來的。望江樓的夜景很漂亮,安靜而雅致。

位置:成都市望江路30號。

05.

琴台古徑

琴聲悠揚 古徑深邃

琴台路名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間雋永的愛情故事,道路兩邊是古樸典雅的漢唐仿古建築,飛簷翹角中那座栩栩如生的青銅雕塑《鳳求凰》成為古街的點睛之筆。

入夜後,走在琴台路的青石板上,看滿街紅燈籠和仿古的宮燈。茶樓上有琴聲飄揚,意境十足。

位置:成都市青羊區琴台路。

06.

合江亭

忠貞愛情的見證

很多情侶及新婚夫婦喜歡穿越愛情斑馬線,來到合江亭,來沾染愛情的甜蜜與幸福。合江亭位於成都市府河與南河交匯而成的府南河之處,駛往東吳的萬里征帆就是從這裡啟航的。

“合江亭”中的“合”字寓意百年好合、鏡圓璧合等。期許未來的婚姻生活平平順順,夫妻白頭到老。那裡還有一個小型的噴泉,常有新人聚在此處拍照。

位置:成都市錦江區濱江東路138號。

07.

青羊宮

古觀中的四季更迭

青羊宮被譽為“川西第一道觀”、“西南第一叢林”,青羊宮內最寶貴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輯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為研究道教的珍貴資料。

據傳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為尹喜講道德經,中途老子有事離開,便對尹喜道:“子行道千日後於成都青羊肆尋吾”。到了約定時間,老子如約而來,在這裡繼續為尹喜講經說法。

古觀的植物仿佛也浸潤了些許禪意,顯的古樸而靜謐,你可以在此飲茶歇腳,不失為一種心靈慰藉。

位置:成都市青羊區一環路西二段9號。

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01.

四川博物院

西南最大綜合博物館

四川博物院是西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創建於1941年3月,1952年由“川西博物館”更名為“四川博物館”。四川博物院分為三層樓10 個展廳,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樓的兩個漢代陶石藝術館及二樓的張大千繪畫作品。

^西周象首耳卷體夔紋銅罍

如果時間充裕,二樓的巴蜀青銅館與陶瓷館,以及三樓的藏傳佛教文物館也推薦一看。帶孩子來的遊客,可在周日14:30-15:30 到陶石館二館體驗親手製作碑刻拓片的樂趣。

^現代象牙轉經筒

位置:成都市青羊區浣花南路251 號。

提示:週二至周日9:00-17:00(每天10:00、14:00有免費講解)週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02.

成都博物館

成都4500年的歷史記憶

^石犀

成都博物館(舊館)是成都市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博物館,已有五十餘年的歷史。常設展覽有《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影舞萬象•偶戲大千——中國皮影木偶展》,並不斷推出高水準臨展及特展。

位置: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西側(舊館),青羊區小河街2號(新館)。

提示:11月1日-次年4月30日 每週二至周日9:00-20:00 19:00後停止進館(舊館)。

03.

金沙遺址博物館

古跡韻味 草野之趣

金沙遺址是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第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這是一處商周時代遺址,出土了世界上同一時期遺址中最為密集的象牙、數量最為豐富的金器和玉器。

其中最富盛名的是位於第四展廳的“太陽神鳥”金箔,被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和成都城市形象標識主圖案。

^“太陽神鳥”金箔

感興趣的話,還可自付費欣賞4D影片《夢回金沙》,或在晚上到金沙劇場欣賞世界首部在考古遺址原址上演的音樂劇《金沙》,置身其間,觀眾宛如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3000年前的古蜀王國。

^金人面形器

位置:成都市青羊區城西金沙遺址路2號。

04.

三星堆博物館

長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博物館是我國一座大型現代化的專題性遺址博物館。三星堆古遺址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銅人頭像

三星堆包含綜合館、青銅器館、特別展覽。也曾舉辦過出境展、及國內展。三星堆博物館集中收藏和展示了三星堆遺址及遺址內一、二號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銅器、玉時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貴文物,十分值得一看。

^銅縱目面具

位置: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

都江堰景區

01.

都江堰

世界水利文化之鼻祖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

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南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岩寺等。

位置: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公園路。

02.

伏龍觀

觀中之高 方能伏龍

傳說李冰父子治水時曾制服岷江孽龍,將其鎖於離堆下伏龍潭中,後人依此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龍觀,始以道士掌管香火。

堆上建有伏龍觀,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順山勢逐級升高。前殿陳列著1974年修建外江節制閘時從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

石像造于東漢靈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圓雕石像,非常珍貴。

位置:都江堰市都江堰景區離堆北端。

03.

二王廟

廟宇空靈 俯瞰觀水

原為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齊建武時改祀李冰父子,更名為“崇德祠”。宋代(西元960-1279年)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皇帝敕封為王,故而後人稱之為“二王廟”。

在大殿東側有一座臨崖懸空的吊腳樓,叢蔭清涼,走累了可在此歇腳飲茶;還可到後殿右側欣賞畫家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碑刻。

此外,這兒也是一處絕佳觀景台,可俯瞰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視野之內尤其壯觀。

位置:都江堰市都江堰景區內(岷江東岸)。

04.

南橋

寧靜南橋 熱鬧夜市

南橋是南街與復興街之間的一座雄偉壯麗的廊式古橋。南橋不僅有精緻的門樓,橋樑更是修建得雄偉壯觀,結構考究。橋上還有各種彩繪、雕樑畫棟,令人賞心悅目。

除此外,橋邊河畔有一條熱鬧的美食街,還有各種小攤飯館及化妝成卡通人物的藝人表演。夜晚的南橋更是璀璨奪目,非常大氣典雅。

位置:江堰市都江堰景區與灌縣古城之間(南街與復興街之間)。

青城山風景區

01.

青城山

青城天下幽

都江堰市境西部的青城山是道教發祥地之一,也是正一道的祖庭,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稱。青城山青城山分為前山、後山兩個景區。前山面積相對較小,密佈宮觀,半天時間就可遊完。進入傾城山往上走可至上清宮、老君閣。

青城山后山面積比較大,山中景致原始、古樸、深幽。山腳下有泰安寺及泰安古鎮,白雲寺聳立山頂,墨色生煙,古味甚濃。

位置: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青城山景區(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區16公里)。

02.

天師洞

靜中銀杏 禪意甚濃

天師洞又稱古常道觀,始建于隋朝大業年間,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觀之一,在全國也是赫赫有名。

洞窟的最上層有個石龕,供奉著隋代雕刻的張天師石像。洞外還有張道陵三十代孫、宋代虛靖天師張繼先的塑像陳列。

天師洞內的有一株1800多年的古銀杏樹,據說是張天師當年親手種植,現在這株古銀杏依然高大繁茂,深秋金黃的銀杏在古樸靜謐的道觀中更有一番別樣滋味。

位置: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前山。

03.

上清宮

登頂青城山 一覽眾山小

上清宮是青城山遊覽路線的終點,海拔1600多米。上清宮的道觀建築群最早是晉朝時建造的,宮中包含有三清大殿、文武殿等“三清大殿”,對古建築和古文物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此處看看。

山頂的雲霧繚繞之,有種道家仙境的感覺。從宮後的石階上行,還有一處青城山極頂的”觀日亭“,可以在此處觀賞青城日出、雲海及神燈等自然美景。

位置: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彭祖峰東坡上。

04.

泰安古鎮

繁華流逝 古意仍存

泰安古鎮為青城後山的第一景點。據瞭解,有史以來,泰安古鎮便是成都平原西入大小金川的必經驛道上的重鎮,古稱“花坪老澤路”,歷來這裡商賈雲集,市場十分繁榮。

坐在古老安靜的泰安鎮街邊的茶館,飲一杯清茶。遠處是煙霧繚繞的青城山,近處是潺潺的流水。這裡遠離喧囂與繁鬧,是青城山腳下的一處世外桃源。

位置:市都江堰市青城後山。

周邊古鎮 的“邊城” 意境

01.

黃龍溪古鎮

水鄉古鎮 情意綿綿

黃龍溪鎮有1700餘年的歷史。鎮上古牌坊、古寺廟、古建築民居與古榕樹、古崖墓渾然一體。還有青石板鋪就的街面,青瓦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杆窗櫺,再加上6棵樹齡在300 年以上的黃桷樹,更顯古香古色。

在黃龍溪古鎮,餐廳比較多,一根面、豆鼓、芝麻糕是最受推薦的美味,還可以品嘗地道的農家飯。

位置:成都市雙流縣黃龍溪鎮。

02.

柳江古鎮

煙波微茫柳江岸

柳江古鎮有“煙雨柳江”的稱號,詩意濃濃。它歷史悠久,最早建於南宋,不過現在保留的多是明清時期的景致。

柳江古鎮中有條河名叫花溪河,在瓦屋山層巒疊翠中,花溪河圍繞著獨具特色的川南古民居風格的吊腳樓,四周是連綿的青山,仿佛是一幅水墨畫。

街市鄰水而建,別有一番《邊城》之味。

位置:洪雅縣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柳江兩岸。

02.

懷遠古鎮

編織之鎮

懷遠古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古鎮不大,占地僅一平方公里。

古鎮建築多為清代和民國年間建造,同時保持著四門四大街的格局。

古鎮現存街道30餘條,建築絕大部分都按《清代工部》的法則築造,多為穿木結構。臨街擺柱、前殿后院、廊樓結合和四合院,是懷遠古鎮的基本風格,而其具體的街巷也有許多不同的特色。

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上佈滿了綢緞鋪、茶行、竹編行、油行、藥鋪……而最盛名的便是“三編”:藤編、棕編、竹編,幾乎家家都有能工巧匠;藤、棕、竹在那些老人手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位置:成都崇州市懷遠古鎮。

/

古味的成都

保有了它原本的模樣

令人魂牽夢繫

/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