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由《南漢山城》電影再說大明:文龍不死,皮島不亡,清絕不能入關

其實這篇文章是回應上一篇文章《從電影《南漢山城》看袁崇煥犯的最大戰略錯誤》, 那篇文章中引發了這個頭條號開辦起來的最激烈爭論, 討論中心都圍繞著皮島能不能牽制住滿清的軍事擴張。 我們就來說說皮島在明末所扮演的戰略角色, 它的存在與滿清入關有沒有必然聯繫。

我們先從一張圖片說起。

電影《南漢山城》場景, 朝鮮軍隊遭到清軍伏擊

相對於大清而言, 明軍和朝鮮軍原本應當擁有更多的火器, 然而在《南漢山城》這部電影, 火器擁有率完全倒置。 在大清紅衣大炮的密集轟炸中, 朝鮮軍四散奔逃, 傷亡慘重。 那麼, 清軍怎會擁有如此強悍的火力呢, 只因為有三個漢人背明投降。 這三人是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 他們就是滿清入關後分封的四位漢族親王的其中三位, 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吳三桂。 說了這麼多, 只想說一個問題, 當年的皮島很強。

一、皮島是滿清無法攻破的要塞

皮島到底有多強呢?其實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 皮島能不能在對手的武力重壓之下生存下來。 答案是完全可以。

首先皮島是島, 四面環水, 攻皮島必須要用戰船, 大清沒有;

其次皮島很小, 總面積不過幾十平方公里。 這麼小的島嶼沒有大的登陸灘塗, 不存在防守死角, 對於17世紀的軍隊來說, 防守起來非常愉快。 事實上, 在明末整個的明清戰爭中, 清兵還沒有一次主動進攻到靠近皮島的海岸線。

再次, 皮島有炮, 而且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紅衣大炮, 火力十分強悍。 皮島在毛文龍的治理下, 積極發展海外貿易, 大量引進了葡萄牙人的戰船、火炮裝備部隊, 使皮島守軍逐步發展成當時遼東地區火器最為先進的一隻大明軍隊。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皮島兵強馬壯, 糧餉充足。 從毛手下的幾位大將能夠封王拜將, 就能夠看出皮島當時的兵勢之盛。 當然, 有人無糧也不行, 但皮島不光有人, 而且錢糧不缺;自天啟末年, 皮島平均每年可獲得來自大明朝廷供給的二十余萬兩白銀, 此外朝鮮平安道和黃海道負責供應皮島的軍糧, 李氏朝鮮曾為此設立專門賦稅——毛米, 並一直徵收到19世紀。

二、皮島是大清隔壁的老王

這是昨天的一位網友的提法。 大清是有老婆孩子的, 大清的隔壁住著兩位老王大哥, 一個是朝鮮、一個就是皮島。 有網友稱, 毛文龍的實力根本上不了檯面, 大清有他沒他, 照樣老婆孩子熱炕頭, 日子過得踏實得很。

那麼, 我們來看一組資料:

1621年, 毛文龍以近200人攻長山諸島, 下鎮江, 史稱鎮江大捷;

1623年, 毛文龍攻金州, 獲後金火器“大小炮銃一千零十四位, 硝磺連藥五百六十斤, 大小鉛炮子七千三百零二個。 乘勝複旅順、望海堡、紅嘴堡, 複地百里;

1623年9月, 文龍乘努爾哈赤攻打山海關, 率饑民掠董骨寨、牛毛寨、閻王寨, 全殲守敵, 十七日, 再設伏, 獲全勝, 計斬殺清軍700多人;

1623年10月毛部將張盤收復複州、永寧, “斬獲無數”;

1624年正月初三, 後金以大海結冰, 渡海繞襲旅順, 部將張盤死守城池, 後天暖冰消, 後金兵撤走;

1625年, 努爾哈赤攻甯遠, 毛文龍遣部將林茂春、王輔率軍進攻海州, 遣部將杜貴、曲承恩直搗瀋陽。 “東兵之進而搗瀋陽以覆其巢, 攻海州以遏其歸者,

已先奴一日而發, 亦綦神速矣”, 迫使努爾哈赤剛到寧遠城下便急速回軍;

1627年, 後金10萬兵馬進攻毛文龍, 滿清鐵騎乘冬季冰堅, 先攻距朝鮮鐵山僅三裡之隔的雲從島。 毛文龍遣部將毛有見、尤景和等逆襲 , 後金終不能得逞, 遂轉攻朝鮮;同年, 文龍接皇命援朝, 連戰宣州、晏庭、車輦、義州。 次年冰雪消融, 文龍依水勢圍困後金騎兵, “三戰三捷, 困奴于銀杏江”。 後金糧盡突圍, 文龍自率兵出, 大戰, 殺固山三、牛錄八人, 斬六千余級, 阿敏僅以身免”;此戰後, 後金兵三年未出一步, 元氣衰也;

1628年九月, 文龍敗後金2萬鐵騎, “降者二千人”, 後金總兵劉興祚率400餘騎陣前反正。 文龍遂遣劉興祚為前部, 大將耿仲明、曲承恩等後合, 千里奔襲薩爾滸城, 與城中劉興祚之弟劉興賢、劉興治等裡應外合, 一舉破城,屠之,“斬級三千,擒生六十九人”;

以上就是皮島老王毛文龍在生前的一貫做派,可以說,這個老王是滿清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滿清君主最為頭疼的角色,只要稍不留神,也許老婆孩子就姓了別人,驗DNA也白搭。

三、皮島是大明與朝鮮的戰略維繫,皮島存、朝鮮存

皮島是大清的隔壁老王,朝鮮自然也是大清的隔壁老王。從實力上講,朝鮮軍其實更優於東江軍,只不過將帥無能,不能承擔作為對清戰爭的主力罷了。但是,如果毛文龍在,局面將完全不同。

電影《南漢山城》場景,朝鮮國王向皇太極三拜九叩

這是一個令人動容的場景,朝鮮國王被迫向皇太極三拜九叩,從此,大明最後一個藩國朝鮮不復存在。在《南漢山城》這部電影中,這個片段呼應了開頭使臣崔明吉的那段臺詞:朝鮮視大清為兄弟,視大明為父母啊!

我們知道,南漢山城距離三八線40多公里,身處朝鮮半島腹地,滿清軍隊如果打到這裡,他僅在朝鮮的後勤攻擊線就長達一千多公里,而這一千多公里,正是皮島駐軍大展拳腳的用武之地。朝鮮是大明的藩屬,毛文龍是大明的大將,如果危機出現,毛文龍是完全可以憑藉王命調動朝鮮軍隊去抵禦滿清的入侵。還有一層關鍵因素,就是皮島若存,大明可以憑藉海運優勢,源源不斷的像遼東進行補給。 事實上,朝鮮危在旦夕之際,一隻大明海軍正緊急趕奔朝鮮,只是李氏朝鮮不知道罷了。

但是,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因為早在七年前,袁崇煥殺掉了毛文龍,皮島就此潰散,大明與朝鮮唯一的戰略維繫中斷了。

四、毛文龍死,皮島亡

這是一個比較操蛋的論題。有人說,毛文龍自稱體系,不服朝廷,甚至貪墨軍餉、謊報軍功等等等,這完全是袁崇煥的論調。這個論調恰恰忽略的一個最重要因素——毛文龍是皮島的精神支柱。毛文龍死後,皮島接連內訌,四分五裂。最後,孔有德、耿精忠、尚可三將大鬧登州後,率部歸降了滿清。

幾年後,農民起義的烈火燒遍了大明江山,在亡國的最後關頭,大明最精銳的關寧鐵騎被牢牢的定在山海關一線,直至崇禎皇帝吊死煤山。

而這個禍端就發源於1629年的10月,隨著毛文龍的人頭落地,滿清對大明的決戰態勢業已形成,大明王朝在內外交困中,已經淪為一個躺在案板上的待宰羔羊。

電影《南漢山城》劇照

(本人原創,轉載需經本人同意)

一舉破城,屠之,“斬級三千,擒生六十九人”;

以上就是皮島老王毛文龍在生前的一貫做派,可以說,這個老王是滿清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滿清君主最為頭疼的角色,只要稍不留神,也許老婆孩子就姓了別人,驗DNA也白搭。

三、皮島是大明與朝鮮的戰略維繫,皮島存、朝鮮存

皮島是大清的隔壁老王,朝鮮自然也是大清的隔壁老王。從實力上講,朝鮮軍其實更優於東江軍,只不過將帥無能,不能承擔作為對清戰爭的主力罷了。但是,如果毛文龍在,局面將完全不同。

電影《南漢山城》場景,朝鮮國王向皇太極三拜九叩

這是一個令人動容的場景,朝鮮國王被迫向皇太極三拜九叩,從此,大明最後一個藩國朝鮮不復存在。在《南漢山城》這部電影中,這個片段呼應了開頭使臣崔明吉的那段臺詞:朝鮮視大清為兄弟,視大明為父母啊!

我們知道,南漢山城距離三八線40多公里,身處朝鮮半島腹地,滿清軍隊如果打到這裡,他僅在朝鮮的後勤攻擊線就長達一千多公里,而這一千多公里,正是皮島駐軍大展拳腳的用武之地。朝鮮是大明的藩屬,毛文龍是大明的大將,如果危機出現,毛文龍是完全可以憑藉王命調動朝鮮軍隊去抵禦滿清的入侵。還有一層關鍵因素,就是皮島若存,大明可以憑藉海運優勢,源源不斷的像遼東進行補給。 事實上,朝鮮危在旦夕之際,一隻大明海軍正緊急趕奔朝鮮,只是李氏朝鮮不知道罷了。

但是,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因為早在七年前,袁崇煥殺掉了毛文龍,皮島就此潰散,大明與朝鮮唯一的戰略維繫中斷了。

四、毛文龍死,皮島亡

這是一個比較操蛋的論題。有人說,毛文龍自稱體系,不服朝廷,甚至貪墨軍餉、謊報軍功等等等,這完全是袁崇煥的論調。這個論調恰恰忽略的一個最重要因素——毛文龍是皮島的精神支柱。毛文龍死後,皮島接連內訌,四分五裂。最後,孔有德、耿精忠、尚可三將大鬧登州後,率部歸降了滿清。

幾年後,農民起義的烈火燒遍了大明江山,在亡國的最後關頭,大明最精銳的關寧鐵騎被牢牢的定在山海關一線,直至崇禎皇帝吊死煤山。

而這個禍端就發源於1629年的10月,隨著毛文龍的人頭落地,滿清對大明的決戰態勢業已形成,大明王朝在內外交困中,已經淪為一個躺在案板上的待宰羔羊。

電影《南漢山城》劇照

(本人原創,轉載需經本人同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