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窮兵黷武的漢武帝讓大舅子領兵出征,虧了血本還要大肆封賞

自從衛青和霍去病逝世之後, 漢武帝驀然發現, 偌大的帝國竟然找不到幾個拿得出手的將軍。 想來想去, 他覺得還是自己的舅子比較忠誠, 於是將目光瞄向了李廣利。

李廣利是漢武帝新寵李夫人的哥哥, 看起來相貌堂堂, 似乎是打仗的料。 漢武帝將其封為貳師將軍, 之所以叫這個稱號, 是因為漢武帝此行的目的是大宛的貳師城。

據說, 貳師城裡有著草原上最優良的戰馬, 特別是汗血寶馬, 在那個年代堪稱終極武器。 沒有優良的戰馬就沒有縱橫沙漠的騎兵, 為此, 漢武帝派出了數萬人馬。

李廣利第一次上戰場,

雖然有點忐忑, 但也知道這是妹夫給他的建功立業的機會, 必須好好珍惜。 從西元前104年的年底出發, 經過大半年的長途跋涉, 李廣利終於抵達了大宛。

這一路十分艱辛, 西域各國根本不鳥李廣利, 膽子大的就出來截擊, 膽子小的就堅壁清野,

等到抵達大宛邊境的郁成時, 李廣利剩下的人馬不到一萬。

來都來了, 不上也得上, 李廣利硬著頭皮進攻郁成。 結果, 久攻不下, 己方反而損失慘重。 李廣利和將領商量:“現在攻打大宛邊境都如此費力, 到了他們的王城無異於送死。 ”

無奈之下, 李廣利只好灰溜溜的退兵回到敦煌, 所剩人馬不到出征時的十分之二。 接著, 李廣利向漢武帝上書, 以缺兵少糧為由, 請求罷兵。

漢武帝聽說後, 氣得差點吐血, 大怒, 派遣使者到玉門關警告李廣利:“如果有人敢踏入玉門關一步, 殺無赦!”捧著漢武帝的詔書, 李廣利差點暈厥過去。

也許是李夫人的枕頭風起了作用, 再加上漢武帝死要面子的性格, 儘管滿朝文武都在反對繼續增兵, 漢武帝還是決定增派人馬,

不達目的誓不甘休。

這一次, 漢武帝下了血本。 他給李廣利增派了六萬騎兵, 後勤也準備得相當充分, 牛十萬, 馬三萬, 驢、駱駝也以數萬計, 相當於一次全國動員。

除了兵員, 漢武帝還給李廣利配備了五十多名經驗豐富的校尉。 為確保萬無一失,

他還命令酒泉、張掖等地的甲卒十八萬集結于酒泉給李廣利做策應。

這差不多相當於漢朝的全部實力了, 他李廣利再怎麼酒囊飯袋, 也應該能打贏吧。 沒有退路的李廣利只有拼死一搏, 猛攻幾個月之後, 大宛終於扛不住了。

大宛看到漢軍如此喪心病狂, 知道他們此次是勢在必得, 不就是馬嘛, 我給你還不行嗎?於是, 他們選擇了投降, 決定獻出自己的好馬。

從李廣利第一次出兵到大宛人服軟, 前後歷經兩年, 成本不可謂不高。 那麼收穫是多少呢?上等馬數十匹, 中等以下的三千匹。 對, 你沒看錯, 就是這麼多!

戰績雖然有點寒酸, 但也達到了戰略目的不是?李廣利趾高氣揚的班師回朝, 漢武帝內心雖然有點失落, 但事已至此, 他也只好強顏歡笑, 這一刻他是多麼想念衛青和霍去病。

按照慣例, 打贏了就應該封侯重賞。 李廣利被封為海西侯, 還有一個副將也被封為侯, 位至九卿的有三位, 升為諸侯相、郡守、二千石級別的有一百多人, 千石以下的一千餘人。

這場仗表面上是打贏了, 實際上漢朝已經元氣大傷,且不說耗費巨大、收穫甚小,單說這賞賜如此之厚也夠國家財政喝一壺的吧。

這就是漢武帝後期窮兵黷武的現實,只要外面的人對我服氣,就是傾家蕩產也要打,打贏了我還要重賞,以此宣告我大漢天朝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可想而知,有這樣一個任性的漢武帝,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有多麼艱難。一將功成萬骨枯,對於漢武帝這樣“雄才大略”的皇帝來說,豈止是萬骨枯,簡直是舉國哀嚎。

實際上漢朝已經元氣大傷,且不說耗費巨大、收穫甚小,單說這賞賜如此之厚也夠國家財政喝一壺的吧。

這就是漢武帝後期窮兵黷武的現實,只要外面的人對我服氣,就是傾家蕩產也要打,打贏了我還要重賞,以此宣告我大漢天朝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可想而知,有這樣一個任性的漢武帝,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有多麼艱難。一將功成萬骨枯,對於漢武帝這樣“雄才大略”的皇帝來說,豈止是萬骨枯,簡直是舉國哀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