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鋁鍋中的嬰兒(民間故事)

那是幾年前, 正值大年二十八, 我下班回家, 前兩天剛下了場小雪, 路很滑, 我沒有騎車, 因為剛高中畢業不久, 而且馬上過年了, 家裡也沒什麼事, 很閑, 所以我很輕鬆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經過長途汽車站附近, 突然有人喊我, 一看原來是我的一位初中時的女同學。 她站在一家剛開張不久的飯店門口, 穿著禮儀裝, 估計我們樣子都沒有改變多少, 所以彼此一眼就認了出來。 幾年沒見了, 都想問問互相的情況, 她說還有十幾分鐘下班, 我就在一旁等她。

正所謂下雪不冷化雪冷, 時不時還有一陣陣小風, 冬日傍晚暗暗的天色更顯得灰濛濛的,

空氣都好像要凍結一版, 寒冷讓我不由打了一個寒顫, 呼出一口熱氣, 白色的氣霧讓眼前的景物都模糊起來。 寒風讓匆匆的過客們都躲進了溫暖的小候車廳裡面, 大街上寥寥無幾的人們, 都裹的嚴嚴實實低頭往家趕。 我百無聊賴的四處看著, 打發著這些許時間。 在不遠的長途車站的小空地旁, 有一個小小的面皮攤子, 一個小小的木頭和玻璃做成的檯子, 一張小小的桌子和幾個矮腳凳

子, 一輛破爛的三輪車, 一個小小的爐子旁邊一個矮矮的老人就是全部了。 (面皮以大米為原料, 經過浸泡, 磨成米漿, 加水稀調相宜, 上特製的籠蒸熟, 待冷卻後切成細條, 具有白、薄、光、嫩、細、柔、韌、香等特點,

夏天涼拌, 冬天熱炒, 再輔以豆芽、菠菜、胡籮蔔絲, 調配入芝麻醬、辣椒醬、大蒜汁、生薑汁、芥末、五香粉、精鹽等佐料。 拌後紅綠相映, 黃白互襯, 色澤鮮亮, 食之爽口, 氣味芳香, 風味獨特。 它早已是人們喜愛的、風味獨特的地方名小吃。 )看了一小會, 面皮攤子和我這個同學工作的飯店生意一樣清淡, 只有時不時一兩個生意光顧, 就這樣, 切面皮, 架鍋熱炒, 拌調和, 那個面皮老人也步履蹣跚的走來走去張羅著。 閑下來就靠著那個小爐子暖和暖和。

“走吧。 ”不知不覺, 同學已經下班, 大紅色的俗不可耐的禮儀服外面套了一件深藍色半新不舊的羽絨服, 不由得讓我想起同樣可笑的初中校服。 閒談中, 我知道了, 家住城郊的她初中畢業之後,

由於家人不支持, 就沒有再讀高中了, 今年十九歲的她虛報了年齡, 六月份已經結了婚。 在我的震驚之餘, 她拉我到那個小攤上吃面皮邊吃邊聊。 女孩子就喜歡吃這些, 無奈的我告訴她晚上要回家吃飯。 “老闆, 一份黃面皮, 辣椒多點。 ”在面皮出鍋之前, 我又知道了現在她在一家小禮儀慶典公司工作, 今天是被這家飯店“租”來搞活動推銷他們的年夜飯, 一天九十塊, 雖然很冷, 但她也很滿足了。 “老闆, 給我放綠豆芽阿。 ”我扭頭看去, 一大把帶著冰碴的黃豆芽已經被矮小的老人扔進了鍋裡。 “對不住阿, 姑娘, 下次給你用綠豆芽。 ”操著陝西方言的老人賠笑著, 黝黑的臉上黃土高原溝壑般的皺紋堆在一起。 電話響了, 同學無奈的掏出電話看了看號碼之後才接起。
也許是她的丈夫打來的吧, 她對我笑了笑轉過頭去用方言說著電話。 是啊, 生存不易, 機會不多。 我憐惜的看著這個在社會中掙扎的女孩。

堆成小山似的熱騰騰的炒麵皮上來了。 同學一邊吃著, 一邊聊著電話, 一旁無所事事的我只好近距離看看這個小攤子。 麻雀雖小, 倒也五臟俱全。 小檯子上面堆放著切好的一小堆一小堆的白色黃色面皮, 一個個盛著各種調味的舊盆子緊挨著, 下面的木頭小櫃櫃門大開著, 早已昏黑不堪的狹小空間內並排放著兩口並不太大的鋁鍋和兩個小紅桶, 一口鋁鍋大敞著, 內壁和鍋外面一樣都是暗灰的, 裡面放著一張張的整張面皮, 另一口靠著爐子的半蓋著蓋子,

想必裡面也是同樣

的東西吧。 兩個小紅桶裡面盛著凍得結滿冰碴的豆芽, 是呀, 天氣太冷了。 一小桶綠豆芽已經見了底, 另一小桶黃豆芽卻還有大半桶。 整個小檯子上半部用玻璃罩著, 玻璃角上晶瑩的冰和暗灰黃色的油膩奇特般的凍結在一起, 讓我無比詫異的覺得水與油居然也能這樣共存在一起, 正面那塊大一些的玻璃上用紅漆歪歪斜斜的寫著面皮1塊熱炒1塊5幾個字。 面皮老人坐在小爐子旁邊的缺了一條腿的矮腳凳上, 沾滿污漬的深藍色舊式布中山裝撐得鼓鼓囊囊, 彎曲的腰和腿好像永

遠伸不直一樣, 深綠色的舊解放鞋上開著不少口子, 有的補了, 有的沒有。 在他長長向前突出的下巴上, 花白的一釐米左右雜草一樣的鬍鬚在一跳一跳火光映照下, 仿佛漫無目的的來回掙扎著,他眉頭緊鎖的像打了結,眼睛眯成了線,看著那小小的爐火不知在想什麼。

 “出什麼神呢?這裡面皮挺好吃的,尤其是他的這個辣椒好,你真得不吃?”同學不知何時接完了電話,正一口一口吃著香辣可口的炒麵皮。

“謝謝,今天真得不吃了,改天把。”

“改天?改天就請我吃個面皮?”她開玩笑說。

我們正有一搭沒一搭扯著閒話,傳來孩子的嘟囔聲,四下都很空曠,小攤旁邊的店鋪都早已門窗緊鎖,我一定是聽錯了吧。

“阿,好辣。”同學坐直了腰,用手捂著嘴,吸著鼻子。突然,孩子的大哭聲傳了出來,同學僵在那裡,我也滿臉詫異的扭過頭去。

居然,從面皮檯子的櫃子裡傳出來孩子的哭聲。

老人一下子好像從睡夢中驚醒了。他趕緊站起來,著急的讓那個三腿凳都倒在冰冷的地上。他緊走幾步,把那口蓋著一半蓋子的不大的鋁鍋拿了出來,這下我看清楚了,天啊!裡面竟然放著一個嬰兒!

黑藍色綴著白色小花的爛棉被用一根黑色的布帶子纏著,緊緊包裹著這個小小的生命。小棉被已經夠舊夠黑了,連一角的白色圖案都被油漬弄得看不出來了。“娃娃乖,不哭不哭。女女乖,一會回家。”老人笨拙的抱著那個小布包,粗糙的大手輕輕的拍著。我看了看放著嬰兒的鋁鍋,鍋底的一角上還有淺淺的冰痕,再看看放在一旁的鍋蓋,邊沿上全是白霜。那個嬰兒大哭著,眼皮緊閉,是不是張開眼睛就會讓稚嫩的小眼珠被寒風凍傷?細細的小脖子一挺一挺,是不是連支撐那顆小小的腦袋都困難無比?

“你就讓她在鍋裡面?你不怕她凍死?有沒有人性了?”同學皺著眉向那個可惡的老傢伙質問著。老頭什麼也沒說,抬頭笑笑,又去哄那個可憐的小傢伙。那笑好像是嘲諷,又像是不屑,我厭惡的看著老傢伙。怎麼?從老傢伙臂彎中露出的小破被,那一角上像是白色圖案的原來是一塊縫上的白布,上面透過斑斑的油漬還能看依稀看清“求好心人”這幾個字。

我的親娘阿!原來這是個棄嬰!

我用敬佩與愧疚的眼光看著這個矮小的老人,剛才他的笑,好像並不像嘲諷和不屑,而是歉疚和無奈。一陣寒風吹來,老人立刻轉過身去,用彎曲的脊背頂住冷酷,溫暖的火光照在這對老少的身上,將矮小的身影拖的很高很高。

我鼻子酸酸的,強忍著奪眶而出的熱淚,喊句不用找了,扔下五元,拉起還在還在小聲嘟囔的同學拔腿而逃。

走出二十多米,我一把擦乾了眼眶中的淚水,才轉頭向同學說明。她沉默了。也許這種生活的重擔壓得人透不過氣來。我們匆匆道別後就各自走向回家的方向。我步履艱難的挪出一小段之後再也忍不住,掉頭跑回那個小攤,掏出兩張二十元塞進老人手裡,看了看滿臉驚奇和恐懼的老人和瘦瘦的嬰兒。我轉身離開。因為這並不是電視劇,所以根本不知道怎麼回事的老人連一句道謝的話也沒有。當然,我要的不是感謝……

回家的路上,我讓眼淚盡情的流著,不去管他人驚異的目光。

後來,我沒有再和那個同學相遇。很長時間我都沒有再走那條路,

我怕,怕那個老人硬把錢塞還給我。我永遠都會記住那個冬夜寒冷風中,那個可憐的嬰兒和那位可敬的老人小小火光中長長的身影。

他們也許不會有機會看到這些,我還是要衷心祝福他們及他們一樣善良的人們。希望有一天真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

仿佛漫無目的的來回掙扎著,他眉頭緊鎖的像打了結,眼睛眯成了線,看著那小小的爐火不知在想什麼。

 “出什麼神呢?這裡面皮挺好吃的,尤其是他的這個辣椒好,你真得不吃?”同學不知何時接完了電話,正一口一口吃著香辣可口的炒麵皮。

“謝謝,今天真得不吃了,改天把。”

“改天?改天就請我吃個面皮?”她開玩笑說。

我們正有一搭沒一搭扯著閒話,傳來孩子的嘟囔聲,四下都很空曠,小攤旁邊的店鋪都早已門窗緊鎖,我一定是聽錯了吧。

“阿,好辣。”同學坐直了腰,用手捂著嘴,吸著鼻子。突然,孩子的大哭聲傳了出來,同學僵在那裡,我也滿臉詫異的扭過頭去。

居然,從面皮檯子的櫃子裡傳出來孩子的哭聲。

老人一下子好像從睡夢中驚醒了。他趕緊站起來,著急的讓那個三腿凳都倒在冰冷的地上。他緊走幾步,把那口蓋著一半蓋子的不大的鋁鍋拿了出來,這下我看清楚了,天啊!裡面竟然放著一個嬰兒!

黑藍色綴著白色小花的爛棉被用一根黑色的布帶子纏著,緊緊包裹著這個小小的生命。小棉被已經夠舊夠黑了,連一角的白色圖案都被油漬弄得看不出來了。“娃娃乖,不哭不哭。女女乖,一會回家。”老人笨拙的抱著那個小布包,粗糙的大手輕輕的拍著。我看了看放著嬰兒的鋁鍋,鍋底的一角上還有淺淺的冰痕,再看看放在一旁的鍋蓋,邊沿上全是白霜。那個嬰兒大哭著,眼皮緊閉,是不是張開眼睛就會讓稚嫩的小眼珠被寒風凍傷?細細的小脖子一挺一挺,是不是連支撐那顆小小的腦袋都困難無比?

“你就讓她在鍋裡面?你不怕她凍死?有沒有人性了?”同學皺著眉向那個可惡的老傢伙質問著。老頭什麼也沒說,抬頭笑笑,又去哄那個可憐的小傢伙。那笑好像是嘲諷,又像是不屑,我厭惡的看著老傢伙。怎麼?從老傢伙臂彎中露出的小破被,那一角上像是白色圖案的原來是一塊縫上的白布,上面透過斑斑的油漬還能看依稀看清“求好心人”這幾個字。

我的親娘阿!原來這是個棄嬰!

我用敬佩與愧疚的眼光看著這個矮小的老人,剛才他的笑,好像並不像嘲諷和不屑,而是歉疚和無奈。一陣寒風吹來,老人立刻轉過身去,用彎曲的脊背頂住冷酷,溫暖的火光照在這對老少的身上,將矮小的身影拖的很高很高。

我鼻子酸酸的,強忍著奪眶而出的熱淚,喊句不用找了,扔下五元,拉起還在還在小聲嘟囔的同學拔腿而逃。

走出二十多米,我一把擦乾了眼眶中的淚水,才轉頭向同學說明。她沉默了。也許這種生活的重擔壓得人透不過氣來。我們匆匆道別後就各自走向回家的方向。我步履艱難的挪出一小段之後再也忍不住,掉頭跑回那個小攤,掏出兩張二十元塞進老人手裡,看了看滿臉驚奇和恐懼的老人和瘦瘦的嬰兒。我轉身離開。因為這並不是電視劇,所以根本不知道怎麼回事的老人連一句道謝的話也沒有。當然,我要的不是感謝……

回家的路上,我讓眼淚盡情的流著,不去管他人驚異的目光。

後來,我沒有再和那個同學相遇。很長時間我都沒有再走那條路,

我怕,怕那個老人硬把錢塞還給我。我永遠都會記住那個冬夜寒冷風中,那個可憐的嬰兒和那位可敬的老人小小火光中長長的身影。

他們也許不會有機會看到這些,我還是要衷心祝福他們及他們一樣善良的人們。希望有一天真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