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史探秘:皇太子究竟做了什麼壞事,竟把康熙帝活活氣暈在地?

康熙帝一生共有三十五個兒子, 是清代歷史上擁有皇子最多的皇帝。

在眾多的兒子之中, 康熙帝最為寵愛的當屬皇太子允礽。

皇太子允礽, 康熙帝的第二個兒子, 他的母親是康熙帝的結髮妻子——孝誠仁皇后。

康熙十四年十二月, 孝誠仁皇后在生下允礽之後, 因為難產而去世。 在她臨終前, 康熙帝聽從太皇太后(孝莊)和皇太后的意思, 冊封剛剛出生的允礽為皇太子, 以期望孝誠仁皇后欣慰而去。

康熙帝對於髮妻感情很深, 為了彌補對死去愛妻的愧疚, 康熙帝幾乎把所有的愛, 都給了這個剛剛出生的孩子。

在皇太子幼年時期, 康熙帝曾經多次在百忙之中專門抽出時間, 來親自教允礽讀書。

允礽六歲的時候, 康熙帝又親自指派三位內閣大學士, 來充當他的老師。

這其中, 就有鼎鼎大名的鴻儒大師——李光地。

到十三四歲的時候, 皇太子允礽已經在康熙帝的細心呵護下, 成長為一個精通滿漢文字和善於騎射的文武全才。

皇太子所取得的成就, 讓康熙帝心中也很是安慰, 畢竟自己多年的心血沒有白白付出。

然而, 從康熙二十九年開始, 康熙帝對於這個自己曾經最心愛兒子的態度, 漸漸發生了改變。

當年七月, 康熙帝在親征噶爾丹的路上, 不幸染上重病。 為防不測, 康熙帝緊急把皇太子允礽從京城召集到了自己的行宮。

然而, 讓康熙帝沒有料到的是, 這個讓自己最疼愛的兒子, 在見到病倒在床上的自己後, 竟然沒有一丁點兒的傷心難過的意思,

一臉的平靜。

本以為他會痛哭流涕, 卻不料人家竟然跟沒事兒一樣平和。

頓時, 康熙帝心生怒火, 當即就把皇太子允礽給打發回了京城(太子侍疾無憂色, 上不懌, 遣太子先還)。

康熙三十六年, 康熙帝再次親征噶爾丹, 依舊讓皇太子允礽留守京城。

然而,

就在雙方大戰在即的時候, 康熙帝卻突然從留守在京城的眼線那裡, 得知了一個讓他倍感傷心的消息——皇太子允礽在京城網路了一批對皇帝有二心的歹人, 有謀反的意圖(謂太子暱匪人, 素行遂變)。

在痛擊噶爾丹之後, 康熙帝班師回朝。

回去之後, 康熙帝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處理了一大批皇太子允礽身邊的人(上還京師, 錄太子左右用事者置於法)。

由此可見, 皇太子允礽有不軌之心, 是確有其事。

雖然康熙帝並沒有因此而廢掉他, 但自此以後, 康熙帝對於自己的這個兒子, 已經沒有了信心和期望(自此眷愛漸替)。

真正點燃康熙帝心中那把勢大無比的怒火的, 是發生在康熙四十七年的一件事情。

當年八月, 康熙帝像往常一樣, 帶領群臣外出行圍狩獵。

當時,跟隨在康熙帝身邊的,還有康熙帝此時最疼愛的小兒子——皇十八子允祄。

不料,年幼的皇十八子允祄,因為水土不服而病倒了。

而且,這一病非常嚴重,險些失去性命,讓康熙帝為此擔心了好多天。

然而,當康熙帝把皇十八子允祄的病情告訴給皇太子允礽的時候,允礽卻是一臉的漠不關心,仿佛這件事情和自己沒有關係,皇十八子允祄並不是自己的家人一樣。

當即,康熙帝又想起了當年自己病重期間的那一幕。

頓時,一股寒意油然而生,讓他渾身發冷——一個對自己的父親和弟弟都如此冷漠的人,如何能夠愛護天下百姓,如何能夠治理好這個國家。

心寒和失望的康熙帝,於一個月後在木蘭圍場的行宮內,召開了廢黜皇太子允礽的大會。

被召集到行宮的,有朝中的主要大臣和王公貴族。

會上, 康熙帝不僅把皇太子允礽前面做的幾件錯事說了出來,而且還當眾擺出了允礽其他幾件讓人為之憤怒的舉動。

比如,肆意侮辱朝廷大員,讓手下人毆打平郡王訥爾素、貝勒海善等皇族貴胄;

比如,糾結黨羽,暗中讓人窺探自己的日常起居(鳩聚黨與,窺伺朕躬起居動作);

比如,私自讓人截留下蒙古王族謹獻給自己的禮物,讓蒙古王族心有不滿。

最讓康熙帝接受不了的,還是在他訓斥允礽不關心十八子允祄病情後,允礽竟然敢公然頂撞自己,甚至還在自己面前發了火(朕加以責讓,忿然發怒)。

緊接著,允礽在每天深夜時分,總是悄悄來到康熙帝的賬外,從帳幔的縫隙中窺視康熙帝的舉動(每夜偪近布城,裂縫竊視)。

皇太子允礽的這些舉動,自然逃脫不了康熙帝身邊那些御前侍衛的眼神,自然會被康熙帝所得知。

允礽此舉,讓康熙帝深感不安,認為皇太子允礽有謀反之心,想要殺掉自己,取自己而代之。

最終,康熙帝宣佈:對於這樣一個不孝、不仁的逆子,絕對不能把祖宗們打下、自己辛勤治理的江山,交到這種人的手中(似此不孝不仁,太祖、太宗、世祖所締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斷不可付此人)。

在為眾人宣佈皇太子允礽種種罪狀的時候,康熙帝邊說邊哭,最後竟然活活氣暈在地(上且諭且泣,至於僕地)。

當天,皇太子允礽就被關押了起來,正式予以廢黜,而允礽身邊的一批黨羽,也遭到了康熙帝的清洗。

至此,太子党徹底覆滅。

參考史料:《清史稿·列傳第六·聖祖諸子》

帶領群臣外出行圍狩獵。

當時,跟隨在康熙帝身邊的,還有康熙帝此時最疼愛的小兒子——皇十八子允祄。

不料,年幼的皇十八子允祄,因為水土不服而病倒了。

而且,這一病非常嚴重,險些失去性命,讓康熙帝為此擔心了好多天。

然而,當康熙帝把皇十八子允祄的病情告訴給皇太子允礽的時候,允礽卻是一臉的漠不關心,仿佛這件事情和自己沒有關係,皇十八子允祄並不是自己的家人一樣。

當即,康熙帝又想起了當年自己病重期間的那一幕。

頓時,一股寒意油然而生,讓他渾身發冷——一個對自己的父親和弟弟都如此冷漠的人,如何能夠愛護天下百姓,如何能夠治理好這個國家。

心寒和失望的康熙帝,於一個月後在木蘭圍場的行宮內,召開了廢黜皇太子允礽的大會。

被召集到行宮的,有朝中的主要大臣和王公貴族。

會上, 康熙帝不僅把皇太子允礽前面做的幾件錯事說了出來,而且還當眾擺出了允礽其他幾件讓人為之憤怒的舉動。

比如,肆意侮辱朝廷大員,讓手下人毆打平郡王訥爾素、貝勒海善等皇族貴胄;

比如,糾結黨羽,暗中讓人窺探自己的日常起居(鳩聚黨與,窺伺朕躬起居動作);

比如,私自讓人截留下蒙古王族謹獻給自己的禮物,讓蒙古王族心有不滿。

最讓康熙帝接受不了的,還是在他訓斥允礽不關心十八子允祄病情後,允礽竟然敢公然頂撞自己,甚至還在自己面前發了火(朕加以責讓,忿然發怒)。

緊接著,允礽在每天深夜時分,總是悄悄來到康熙帝的賬外,從帳幔的縫隙中窺視康熙帝的舉動(每夜偪近布城,裂縫竊視)。

皇太子允礽的這些舉動,自然逃脫不了康熙帝身邊那些御前侍衛的眼神,自然會被康熙帝所得知。

允礽此舉,讓康熙帝深感不安,認為皇太子允礽有謀反之心,想要殺掉自己,取自己而代之。

最終,康熙帝宣佈:對於這樣一個不孝、不仁的逆子,絕對不能把祖宗們打下、自己辛勤治理的江山,交到這種人的手中(似此不孝不仁,太祖、太宗、世祖所締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斷不可付此人)。

在為眾人宣佈皇太子允礽種種罪狀的時候,康熙帝邊說邊哭,最後竟然活活氣暈在地(上且諭且泣,至於僕地)。

當天,皇太子允礽就被關押了起來,正式予以廢黜,而允礽身邊的一批黨羽,也遭到了康熙帝的清洗。

至此,太子党徹底覆滅。

參考史料:《清史稿·列傳第六·聖祖諸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