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戚繼光的兒子們:大多成了錦衣衛,不再馳騁於沙場

在明朝晚期, 戚家軍赫赫威名, 威懾敵膽。 作為一代猛將, 戚繼光戰陣千場, 未逢一敗, 平定倭寇, 救萬民於水火, 戍邊蒙古, 揚華國威於塞外;一生發明製作了多種的冷熱武器, 並開創了多兵種聯合作戰模式的世界第一人。

他文武雙全, 號軍中杜甫, 幾百首馬上詩歌, 讓人扼腕憂思, 堪稱是明詩精品;他是大明武神, 戚家拳、槍、刀三絕, 名震天下, 遠播明清兩朝。 史學名家黃仁宇先生感歎說:在可能的範圍裡, 戚繼光已經做到至矣盡矣!

細究戚繼光一生, 在所有位上與同僚上司下屬都相處甚好。 他的上級胡宗憲、譚綸、劉應節、梁夢龍, 監軍汪道昆、趙大河等人, 大都與他有深厚的交情, 至少不會掣肘, 如此情形, 俞大猷自不能與之爭功。

他對大明王朝的弊病洞若觀火, 曾言:“(邊防)其機不在邊鄙, 而在朝廷;不在文武疆吏, 而在議論掣肘。 ”他極其渴望能放開手腳報效國家。

所以, 他不惜討好結交張居正, 希望有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強硬靠山。

南方倭患大致已平, 戚繼光北上鎮守薊州, 防備韃靼。 張居正盡可能為戚繼光創造條件統籌全域, 把他轄區內職位相當的高級將領全部調往別鎮;並接受譚綸的建議, 令該區文官不得干預軍務;誰為難戚繼光難的文官, 都被張居正不動聲色地遷調他處。

1578年, 張居正回故鄉江陵守父喪。 他好像怕這短期離任會引起戚繼光的不安, 特地寫信給戚, 告訴他接任薊遼總督, 也就是戚繼光的頂頭上司梁夢龍。 他說:“孤之此行, 甚非獲已。 到家事完, 即星夜赴闕矣。 薊事已托之鳴泉公, 渠乃孤之門生, 最厚, 諒不相負。 ”

張居正居喪期間, 戚繼光每遇疑難之事, 總是令傳騎飛馬直報江陵張居正府中。

他們沒有想到的是, 這將成為日後他們的反對者痛擊他們的證據。

戚繼光也不負張居正信任, 出任薊州總兵三年, 蒙古俺答汗便和明政府盟約, 從此不再入侵中原, 雙方開設邊貿互市。 戚繼光向朝廷提出在明初所建的長城上增設堡壘,

以增強戰時的防守能力。 這一提議遭到了文臣的反對, 但張居正的全力支持, 這一浩大的工程依然如戚繼光所願完成了。

戚繼光在薊州重鎮任總兵達十六年之久, 是他前任十人任期的總和。 前兩任“坐失律誅”, 而他卻“在鎮十六年, 邊備修飭, 薊門宴然。 繼之者, 踵其成法, 數十年得無事”。

張居正在世時, 戚繼光得到了大明朝允許武將所能得到的最高職務與榮譽。

張居正死後, 戚繼光立即從壯年的輝煌落入晚年的淒涼。 7個月後, 他被調為廣東總兵, 官職依舊, 卻失去了拱衛帝都的重要地位。 一年後, 清算張居正的運動達到最高潮, 戚繼光消沉鬱悶, 於是呈請退休。

戚繼光回老家不久, 年輕貌美的妻子也遺棄了他。

以前統率10萬大軍, 以慷慨著稱的戚繼光竟一貧如洗, 居然窮得連給自己買藥治病的錢都沒有, 最後在貧病交迫中死去。

萬曆十五年, 也就是1588年12月12日清晨, 戚繼光卒于山東登州。 一個沒有遺棄他的朋友汪道昆, 在為他寫作墓誌銘時, 當寫到“口雞三號, 將星殞矣”, 無限悽愴的感觸油然而生。

那麼, 這位絕世猛將有沒有後人呢?

據清版《蓬萊縣誌》、《登州府志》、黃縣《戚氏族譜·序·附錄·蓬萊戚氏先代世次譜》記載, 戚繼光共有五子:

長子戚祚國:襲“登州衛指揮僉事”,升濟南府掌印都司;

次子戚安國:蔭“錦衣衛指揮”,早夭;

三子戚昌國:字文明,中乙未武舉;蔭“錦衣衛指揮、都督府都督同知”;贈“驃騎將軍”,贈蟒玉佩繡春刀。

四子戚報國:廩生,蔭“錦衣衛百戶”,贈“驃騎將軍”;

五子戚興國:庠生,蔭“錦衣衛指揮僉事”,贈“昭勇將軍”。

此外,相傳戚繼光還有兒子,叫戚印,有名戚英、戚狄平,在莆田作戰時被任命為前鋒,因觸犯軍令被戚繼光斬首。

在有限史資中,並沒有對戚繼光的後人詳細記載,生卒不詳,雖大多享受了錦衣衛的蔭封,但空有虛職而無權,更談不上子承父業,早已和戚家軍沒有多大關係了,自然也談不上建樹。

長子戚祚國:襲“登州衛指揮僉事”,升濟南府掌印都司;

次子戚安國:蔭“錦衣衛指揮”,早夭;

三子戚昌國:字文明,中乙未武舉;蔭“錦衣衛指揮、都督府都督同知”;贈“驃騎將軍”,贈蟒玉佩繡春刀。

四子戚報國:廩生,蔭“錦衣衛百戶”,贈“驃騎將軍”;

五子戚興國:庠生,蔭“錦衣衛指揮僉事”,贈“昭勇將軍”。

此外,相傳戚繼光還有兒子,叫戚印,有名戚英、戚狄平,在莆田作戰時被任命為前鋒,因觸犯軍令被戚繼光斬首。

在有限史資中,並沒有對戚繼光的後人詳細記載,生卒不詳,雖大多享受了錦衣衛的蔭封,但空有虛職而無權,更談不上子承父業,早已和戚家軍沒有多大關係了,自然也談不上建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