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本能拯救蘇聯卻下達令人費解的命令,雖被捕卻被人民原諒

蘇聯解體恐怕是二戰後對世界格局影響最大的一個歷史事件了。 眾所周知, 追求至極的蘇聯人在冷戰中大力發展軍工, 打造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 曾讓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生活在社會主義陣營的陰影下。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美國的軍事專家們斷定即使率先使用原子彈, 美國都不一定能夠戰勝蘇聯。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鼎盛一時的國家, 竟然在1991年12月25日解體了。

蘇聯的解體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有人認為其利大於弊, 甚至戲稱“蘇聯解體是人類的進步”;有人則為蘇聯的解體感到惋惜, 認為它直接導致美國一家獨大, 以至於後者能夠在如今的世界上肆無忌憚地橫行霸道。 其實, 翻看那段歷史, 我們會發現蘇聯原本非常有可能保留下來。 其中就有這樣一個人, 他手握著這個國家的命運。 然而他的選擇卻充滿了爭議, 這個人名叫德米特裡·莫菲耶維奇·亞佐夫。

亞佐夫是蘇聯最後一位元帥。 1923年11月8日出生的他, 同蘇聯歷史上偉大的將領們剛好差了半個時代。 1941年, 他才剛剛參軍, 雖然作戰勇猛還多次負傷, 但並沒有在二戰的舞臺上留下多少震撼人心的事蹟。 偉大的衛國戰爭結束後, 亞佐夫先後在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莫斯科步兵學校、總參軍事學院進修, 1961年開始, 他便先擔任團、師、軍、集團軍級幹部, 可謂是穩步提升。

1978年, 亞佐夫晉升為上將;6年後, 出任遠東軍區司令的他又晉升為大將。 很快, 資歷滿滿的亞佐夫又稱為國防副部長, 然而真正讓他站在權力核心的, 是一件在當時非常轟動的事情。 1987年5月, 一名名為魯斯特的19歲西德小青年駕駛一架小飛機, 穿越了號稱“世界上最嚴密”的蘇聯防空網, 還故意降落在莫斯科紅場。 這可不得了, 蘇聯高層立馬大地震, 包括時任國防部長的索科洛夫等一大批功勳老將被免職。

其實, 對於當時的蘇聯領導層來說, 這也是一個契機。 原來, 當時的戈巴契夫正在改革,

希望啟用新人以瓦解舊勢力。 如此一來, 亞佐夫被順水推舟地任命為國防部長。 上任後, 亞佐夫投桃報李, 用一系列舉措回報了提拔他的最高領導人, 這讓後者十分滿意。 1990年4月28日, 亞佐夫晉升為元帥。 不久後, 蘇聯和美國關係出現緩和, 亞佐夫代表蘇聯訪問美國。

訪問期間, 發生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小插曲:當亞佐夫參觀美軍第82空降師時, 亞佐夫故意當著美軍將領的面問時任蘇聯空降兵司令的阿恰洛夫:“你如何評價美國的空降部隊?”阿恰洛夫回答說:“如果我用這種(美軍的)方式進行訓練和演習, 恐怕您會立刻將我撤職。 ”亞佐夫聽後非常滿意, 神情中對美軍的訓練水準非常不屑。 然而, 當他聽到美軍的工資情況後不由感慨:“我要能拿到美國士兵的工資就好了。 ”

原來, 此時蘇聯的財政已經出現問題, 不僅士兵的工資被拖欠, 高級將領甚至是頂級科學家每月約等於10美元的退休金都發不出來了。 即便如此, 亞佐夫對這個國家還是相當忠誠的, 然而他卻沒有想到, 不久後這個國家的命運就把握在他的手裡。

1991年初,戈巴契夫的一些政策使得軍人對總統開始失望。不僅基層士兵表達出強烈的不滿,連空軍司令葉夫根尼·伊萬諾維奇·沙波什尼科夫這樣的大人物也與總統貌合神離。1991年8月20日,戈巴契夫將簽署新聯盟條約。如果該條約生效,那麼一個團結強大的蘇聯可謂是名存實亡了。在這種情況下,一批忠於蘇聯的官員和將領們決定捍衛國家。包括亞佐夫、陸軍總司令瓦連尼科夫、國防副部長阿恰洛夫在內的一大批高層領導密謀,並於8月19日發動政變,史稱“8·19”事件。

這次政變以失敗而告終,蘇聯也失去了最後可能存在下去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坦克開進莫斯科時,作為軍隊指揮的亞佐夫卻下令絕對禁止開槍。原本政變部隊佔據先機,然而當遭遇抵抗時,第一線的士兵甚至都沒有配發子彈。許多人建議亞佐夫採取“果斷行動”,亞佐夫卻為了避免同胞流血犧牲而固執己見,這最終也導致了失敗。

蘇聯的解體無疑對一大批人有著極大的震撼,蘇聯元帥阿赫羅梅耶夫身著軍裝佩戴勳章在辦公室自殺,而亞佐夫和他的同僚則被逮捕。面對審判,他並不認為自己有錯,也沒有違反憲法,反而聲稱自己為了這個國家的統一做出了應該做的事情。隨後,亞佐夫被關進監獄,3年後獲得俄羅斯國家杜馬大赦。因為堅持禁止軍隊開槍,他不但獲得了人民的諒解,也贏得了人民的尊重。

1991年初,戈巴契夫的一些政策使得軍人對總統開始失望。不僅基層士兵表達出強烈的不滿,連空軍司令葉夫根尼·伊萬諾維奇·沙波什尼科夫這樣的大人物也與總統貌合神離。1991年8月20日,戈巴契夫將簽署新聯盟條約。如果該條約生效,那麼一個團結強大的蘇聯可謂是名存實亡了。在這種情況下,一批忠於蘇聯的官員和將領們決定捍衛國家。包括亞佐夫、陸軍總司令瓦連尼科夫、國防副部長阿恰洛夫在內的一大批高層領導密謀,並於8月19日發動政變,史稱“8·19”事件。

這次政變以失敗而告終,蘇聯也失去了最後可能存在下去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坦克開進莫斯科時,作為軍隊指揮的亞佐夫卻下令絕對禁止開槍。原本政變部隊佔據先機,然而當遭遇抵抗時,第一線的士兵甚至都沒有配發子彈。許多人建議亞佐夫採取“果斷行動”,亞佐夫卻為了避免同胞流血犧牲而固執己見,這最終也導致了失敗。

蘇聯的解體無疑對一大批人有著極大的震撼,蘇聯元帥阿赫羅梅耶夫身著軍裝佩戴勳章在辦公室自殺,而亞佐夫和他的同僚則被逮捕。面對審判,他並不認為自己有錯,也沒有違反憲法,反而聲稱自己為了這個國家的統一做出了應該做的事情。隨後,亞佐夫被關進監獄,3年後獲得俄羅斯國家杜馬大赦。因為堅持禁止軍隊開槍,他不但獲得了人民的諒解,也贏得了人民的尊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