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個影子武士的身軀撐起的日本歷史?《影子武士》揭秘怎樣的歷史

如同電影裡的暮氣蒼蒼一樣, 80年代的日本電影已經進入了全面的衰退, 大的製片廠幾乎都倒閉和瀕臨破產。 晚年的黑澤明雖然成了電影的天皇,

卻也逐漸被架空, 如同其他電影大師一樣, 面臨著無片可拍的境地。 適逢科波拉和盧卡斯訪日, 拜會自己心目中的天皇, 看到黑澤明的窘境, 隨即從美國拉來大筆投資, 一口氣資助了黑澤明晚年的所有作品, 這樣我們才能看到如今灼灼生輝的《影子武士》、《亂》、《夢》和《八月狂想曲》。 黑澤明拍了一輩子電影, 但是最輝煌的時代卻是在50年代。 對於早早就進入神壇的黑澤明而言, 晚年還能如同夕陽一樣燦爛一次, 的確是讓人無比欣喜的。

《影子武士》耗資24億日元, 歷時五年才完成。 拿下了同年的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風采如同二十多年前黑澤明率領日本電影在世界崛起時一樣,

只是, 時過境遷, 人已衰老。

電影的背景放在了日本戰國的後期, 群雄割據的16世紀。 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兵鋒正勁之時, 剛剛挫敗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的聯軍, 又將家康的野田城圍得水泄不通, 破城指日可待;入主京都, 一統天下的夢想也即將實現。 卻不料突遭冷槍襲擊, 重傷不治而亡。 臨死前, 他預計自己死後武田家必將迅速敗亡, 於是留下遺言, 要求弟弟和下屬隱瞞自己的死訊三年, 並且以後牢固守住武田家的城池, 不要主動再去出戰, 方能保住武田的元氣。 他的弟弟武田信廉將一個長相十分相似信玄的盜賊救下, 要他假扮信玄, 騙過內外耳目, 完成信玄的遺願。 盜賊有感于信玄的主公之風, 逐漸被武田家的氣度感染,

答應了裝扮信玄。 影子武士相應而擔當起了拯救武田家族的主人公重任。 三年的時間很快流逝, 在這段時期內, 由陌生到熟悉, 影子很快習慣了信玄的生活方式, 也漸漸讓周圍的人相信這就是信玄再世一般。 尤其和信玄的孫子, 武田家的繼承人竹丸關係十分親密。 但是, 、禍患卻常常潛伏在疏忽的微小細節之中。 三年之期很快滿了, 而一次墜馬的意外, 影子的身份卻暴露了。 憤怒的信玄家人將這個盜匪驅趕出了信玄的城堡。

另一方面, 長期要忍受一個盜賊當父的武田勝賴也漸漸變得更加自負和專斷, 當終於偶然打下了家康的高天神城並且趕走影子武士之後, 他狂妄到認為自己可以入主京都, 號令天下, 於是率兵前去攻打織田信長,

結果信玄留下的精銳部隊幾乎全部耗損, 一敗塗地。 武田家也就這樣由盛而衰, 迅速消失在歷史的烽煙裡了。

而影子, 作為信玄的影子, 雖然被驅逐了, 但是卻依然難以忘懷武田一族的命運, 他親眼目睹了武田軍隊的全軍覆沒, 激憤之下, 如同唐吉可德刺向風車一樣, 他舉起地上的長矛, 向著信長的軍隊奔了過去, 最終也倒在了慘烈的夕陽裡。 爬到水邊, 想起信玄的恩惠, 看到信玄的大旗在水中漸漸漂走, 無力的影子只能無聲的呐喊, 最後疲憊的死去。 以一個小人物的悲哀, 來作為這個偉大家族的最後一點祭奠。

影子的悲哀。

歷史上有無影子武士我們不得而知, 《影子武士》的劇本帶有相當程度的戲說,

如同我們國家的《三國演義》一樣, 以真實的歷史為背景, 虛構了更多精彩的故事。 這部電影雖然背景是日本戰國的群雄逐鹿, 但是主人公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影子。 影武者作為戰國時期日本大名用來保護自己安全是經常使用的手段, 包括家康和信長都有自己的影武者。 這些人幾乎很難留下名字, 衝鋒打仗時以主公的旗號率軍衝擊而真正的主帥則鎮守後方, 運籌帷幄。

電影中的影武者是十分特殊的, 他作為一個盜賊即將被處於釘刑, 但是和他所要扮演的信玄相比, 他只是一個偷小東西的盜賊, 而竊國之賊信玄卻能高高在上成為英雄。 影子和主人的對比, 揭露了那個時代的本質——弱肉強食, 禮儀崩潰, 天下大亂。而這個影子卻敢於直面批評信玄,敢於擔當重任,能夠取得竹丸的心,能夠最後為了武田一族而以身報義。他作為一個影子,是卑微的,但是他的卑微和那個巨大的波瀾壯闊的亂世烽煙映襯起來,就更加凸顯了這種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以及人的無奈和渺小。為了武田家奉獻了一切,除了死去的信玄,幾乎沒有人真正平等的看待過他。即使在暴雨中被驅趕,他卻依然能夠念念不忘信玄的恩惠而圖謀報答。這個小人物的大義和亂世梟雄豪傑們的不義,同樣形成了一個對比。

而這個什麼都不懂的替身影子,在假扮武田信玄的時候,卻能一次次帶領武田氏躲過災難,處處化險為夷;而真正留著信玄血脈的勝賴卻白白葬送了武田十幾代人的積澱。日本封建社會末期的門閥世襲制度的嘲諷已經深刻的擺在了觀眾面前。聯想到信玄對影子的評價,認為他或許是個人才以及信玄越過兒子直接指定孫子為繼承人來看,真正清醒懂得任人唯賢的主公是如此稀少。也難怪他能預知武田氏的敗落和影子對死去主公的感恩了。

宿命的更迭。

黑澤明的電影,總是風格十分陰鬱沉重,人物的內心瘋狂而絕望,有著濃厚的罪贖的氛圍。過去被廣泛使用的場景,比如如同天怒一樣的洗刷罪惡的暴雨、怒吼的風沙、壯烈的戰場等等都再度出現在了《影子武士》之中。而由於採用彩色膠片,晚年的黑澤明也將對色彩的探索加入到了電影之中。

和早期電影的戲劇色彩鮮明,情節緊湊、高低有序不同,黑澤明晚年的作品,逐漸變得很高大但是卻顯得形而上,因此也飽受批評。但是敘事情節的淡化,卻進一步突出了導演濃烈的高度渲染和史詩氣質。張揚至極的顏色應和著猛烈的風沙和暴雨,凸顯出了人的瘋狂和欲望的膨脹以及最後毀滅的無奈。歷史在前進,牆頭輪換大王旗,沒有誰能永恆的稱霸,悲劇的宿命是一切瘋狂的唯一結果。“上帝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偉大的武田信玄、卑賤的影子武士,都是渺小的人而已,最終都無法逃脫自己的宿命。信玄被塑成金身沉入湖底成了神,還是影子在湖面上瘋狂的想要抓住武田的大旗,濃重的悲劇氛圍只會因此而步步加深。影子重傷力竭而亡的時候,棋子從他身邊飄過,幻夢破滅了,武田氏的風火林山都變成了白骨風沙消失了。鏡花水月,人生如夢,何必為了虛妄而去無力的破壞呢?也許,這就是黑澤明電影中永遠揮之不去的陰鬱的罪贖之感吧。所以,後面他的《夢》更加延續了對這個話題的討論。

最後一戰,黑澤明調用了數萬名演員,將那出恢宏慘烈的戰役刻畫的逼真傳神。武士為了捍衛信仰而慨然赴死,一排又一排騎兵倒在了信長的槍火之下。戰馬嘶鳴,殘陽如血,伏屍遍地。這也是在暗示那個冷兵器時代的逐漸落寞,和它的傑出代表武田信玄一樣,慢慢沉入了歷史的鴻海深處。

織田信長很快被殺,豐臣秀吉很快就會登上歷史的舞臺,而距離德川家康最終一統天下也不遙遠了。從那之後,天下太平,作為一個階級,武士開始慢慢瓦解和消失了。這是個體命運之後的一個更大更深的隱言。

甲斐之虎——武田信玄

日本戰國時代,如同久遠的中國春秋戰國一樣,天下大亂,群雄逐鹿。許多名將湧現,才華謀略,領一時風騷。電影的背景時代,已經是戰國的末期,有實力的大名逐漸吞併了小的大名,開始進入了最後的統一戰爭中。最先崛起的強大諸侯今川義元在入主京城的最後道路上死于織田信長的突襲。而武田信玄的出現,以自己卓越的謀略瞬間又挫敗了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的聯軍,甚至侵蝕了家康的大部分城池,幾次交手都把家康打的狼狽而逃。

今川義元的氣度風雅,織田信長是盡出奇謀的豪爽鬼才,德川家康卻有著內斂深沉的個性和大智若愚的城府,以及還未登場的豐臣秀吉的聰慧過人的機巧。比之於這些多半是天資出眾的對手,武田信玄則是一個不斷研讀中國兵書,尤其《孫子兵法》而胸藏雄兵的謀略家。他流放了自己暴虐成性的父親,剝奪了魯莽衝動的兒子的繼承權,他依靠風林火山的戰術戰略制敵於千里,一生戎馬,幾乎未有敗績。因此被稱為甲斐之虎。論戰場決勝,無人能敵。早早就疾病纏身的他,在歷史上曾經寫了數百份手諭,這樣死後家臣依然能夠以他的手諭發佈命令而不會引起外界猜疑。稱其為“武諸葛”亦不過分。

日本的戰國時期,也許是最多偶然的一段歷史。許多極盛的諸侯,都是突然就身遭不測,然後迅速敗落。之前有今川義元,電影中的武田信玄,之後的織田信長、明智光秀乃至豐臣秀吉亦是如此。德川家康能夠最終統一日本,一方面是其低調內斂和深藏不露的個性,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運氣太好。電影裡,眺望京都的垂死的武田信玄的一聲高呼,正事這樣一個英雄末路的無奈,天要亡之,孰能奈何。

天下大亂。而這個影子卻敢於直面批評信玄,敢於擔當重任,能夠取得竹丸的心,能夠最後為了武田一族而以身報義。他作為一個影子,是卑微的,但是他的卑微和那個巨大的波瀾壯闊的亂世烽煙映襯起來,就更加凸顯了這種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以及人的無奈和渺小。為了武田家奉獻了一切,除了死去的信玄,幾乎沒有人真正平等的看待過他。即使在暴雨中被驅趕,他卻依然能夠念念不忘信玄的恩惠而圖謀報答。這個小人物的大義和亂世梟雄豪傑們的不義,同樣形成了一個對比。

而這個什麼都不懂的替身影子,在假扮武田信玄的時候,卻能一次次帶領武田氏躲過災難,處處化險為夷;而真正留著信玄血脈的勝賴卻白白葬送了武田十幾代人的積澱。日本封建社會末期的門閥世襲制度的嘲諷已經深刻的擺在了觀眾面前。聯想到信玄對影子的評價,認為他或許是個人才以及信玄越過兒子直接指定孫子為繼承人來看,真正清醒懂得任人唯賢的主公是如此稀少。也難怪他能預知武田氏的敗落和影子對死去主公的感恩了。

宿命的更迭。

黑澤明的電影,總是風格十分陰鬱沉重,人物的內心瘋狂而絕望,有著濃厚的罪贖的氛圍。過去被廣泛使用的場景,比如如同天怒一樣的洗刷罪惡的暴雨、怒吼的風沙、壯烈的戰場等等都再度出現在了《影子武士》之中。而由於採用彩色膠片,晚年的黑澤明也將對色彩的探索加入到了電影之中。

和早期電影的戲劇色彩鮮明,情節緊湊、高低有序不同,黑澤明晚年的作品,逐漸變得很高大但是卻顯得形而上,因此也飽受批評。但是敘事情節的淡化,卻進一步突出了導演濃烈的高度渲染和史詩氣質。張揚至極的顏色應和著猛烈的風沙和暴雨,凸顯出了人的瘋狂和欲望的膨脹以及最後毀滅的無奈。歷史在前進,牆頭輪換大王旗,沒有誰能永恆的稱霸,悲劇的宿命是一切瘋狂的唯一結果。“上帝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偉大的武田信玄、卑賤的影子武士,都是渺小的人而已,最終都無法逃脫自己的宿命。信玄被塑成金身沉入湖底成了神,還是影子在湖面上瘋狂的想要抓住武田的大旗,濃重的悲劇氛圍只會因此而步步加深。影子重傷力竭而亡的時候,棋子從他身邊飄過,幻夢破滅了,武田氏的風火林山都變成了白骨風沙消失了。鏡花水月,人生如夢,何必為了虛妄而去無力的破壞呢?也許,這就是黑澤明電影中永遠揮之不去的陰鬱的罪贖之感吧。所以,後面他的《夢》更加延續了對這個話題的討論。

最後一戰,黑澤明調用了數萬名演員,將那出恢宏慘烈的戰役刻畫的逼真傳神。武士為了捍衛信仰而慨然赴死,一排又一排騎兵倒在了信長的槍火之下。戰馬嘶鳴,殘陽如血,伏屍遍地。這也是在暗示那個冷兵器時代的逐漸落寞,和它的傑出代表武田信玄一樣,慢慢沉入了歷史的鴻海深處。

織田信長很快被殺,豐臣秀吉很快就會登上歷史的舞臺,而距離德川家康最終一統天下也不遙遠了。從那之後,天下太平,作為一個階級,武士開始慢慢瓦解和消失了。這是個體命運之後的一個更大更深的隱言。

甲斐之虎——武田信玄

日本戰國時代,如同久遠的中國春秋戰國一樣,天下大亂,群雄逐鹿。許多名將湧現,才華謀略,領一時風騷。電影的背景時代,已經是戰國的末期,有實力的大名逐漸吞併了小的大名,開始進入了最後的統一戰爭中。最先崛起的強大諸侯今川義元在入主京城的最後道路上死于織田信長的突襲。而武田信玄的出現,以自己卓越的謀略瞬間又挫敗了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的聯軍,甚至侵蝕了家康的大部分城池,幾次交手都把家康打的狼狽而逃。

今川義元的氣度風雅,織田信長是盡出奇謀的豪爽鬼才,德川家康卻有著內斂深沉的個性和大智若愚的城府,以及還未登場的豐臣秀吉的聰慧過人的機巧。比之於這些多半是天資出眾的對手,武田信玄則是一個不斷研讀中國兵書,尤其《孫子兵法》而胸藏雄兵的謀略家。他流放了自己暴虐成性的父親,剝奪了魯莽衝動的兒子的繼承權,他依靠風林火山的戰術戰略制敵於千里,一生戎馬,幾乎未有敗績。因此被稱為甲斐之虎。論戰場決勝,無人能敵。早早就疾病纏身的他,在歷史上曾經寫了數百份手諭,這樣死後家臣依然能夠以他的手諭發佈命令而不會引起外界猜疑。稱其為“武諸葛”亦不過分。

日本的戰國時期,也許是最多偶然的一段歷史。許多極盛的諸侯,都是突然就身遭不測,然後迅速敗落。之前有今川義元,電影中的武田信玄,之後的織田信長、明智光秀乃至豐臣秀吉亦是如此。德川家康能夠最終統一日本,一方面是其低調內斂和深藏不露的個性,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運氣太好。電影裡,眺望京都的垂死的武田信玄的一聲高呼,正事這樣一個英雄末路的無奈,天要亡之,孰能奈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