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校應為家庭教育指導專業化提供強大動力

中國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發展狀況如何?全國婦聯2016年牽頭做的《關於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1-2015年)》終期評估報告介紹了兩組資料, 一是學校系統普遍建立家長學校並常態化開展活動。 全國共建有幼稚園、小學、普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家長學校338240所, 建校率為76%, 有指導者隊伍的占68.3%, 開展經常性(每學期至少3次)指導活動的為64.3%。 其中幼稚園家長學校133613所, 建校率為68.8%;小學家長學校149461所, 建校率為79.9%;普通中學家長學校50609所, 建校率為87.6%;中等職業學校家長學校4557所, 建校率為78.7%。 二是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建設逐步推進。

全國共建有城鄉社區家長學校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359656個, 建設率為59.7%, 有志願者隊伍的為49%, 經常(每學期至少1次)開展指導活動的有46.5%。 其中農村社區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288499個, 建設率為56%;城市社區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71157個, 建設率為81.1%。

加強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和專業化指導迫在眉睫

在一些教育發達的地區, 隨著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 父母教育素質的不斷提高, 對家庭教育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時, 社會急劇變化, 新問題與新矛盾層出不窮, 也需要更為專業化的破解與指導。 正是由於父母對家庭教育指導的強大需求, 與家庭教育指導專業人才嚴重不足所產生的矛盾, 加強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和專業化指導成為一種明顯的趨勢。

為了推進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和指導的專業化, 自2015年開始,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和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即組建課題組, 在我和關穎研究員的組織協調下, 與相關專家學者一起開展了“我國家庭教育指導者專業化狀況”專題調研。 通過文獻研究、專家訪談、座談會、問卷調查、網上調查、電話和郵件訪問等多種方式, 對我國家庭教育指導者專業化的需求背景、基本情況、存在問題進行了調查分析, 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家庭教育指導人才隊伍建設的初步設想, 以期為我國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和指導人才隊伍的專業化、正規化建設提供參考。 研究報告《家庭教育指導需要專業化》由關穎執筆完成,

發表在《中國家庭教育藍皮書(2016)》上(2017年10月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家庭教育學科建設不能走學校化之路

所謂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學校化, 就是以學校教育模式為標準來推演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閱讀一些教育詞典和家庭教育研究論著, 對於家庭教育的解釋許多都是學校教育的翻版或延伸。 如今轟轟烈烈的家校合作, 也有把家庭變為第二課堂, 把父母變為老師助教的傾向, 似乎一切圍繞學校教育轉、以學校教育為中心就是家校合作的成功。 顯然, 這是學校中心主義的體現, 是無視家庭與家庭教育特點和規律的體現, 也是忽視人過一種完整而幸福生活需求的體現。

比如,

學校舉辦家長學校就是辦學思維的體現, 但如果只是以家長學校的方式來推進家庭教育是難以見效的, 因為它無法滿足差異性的家庭特點和需求。 為此, 我曾提出, 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讓家庭變為學校, 而是讓家庭更像家庭, 越有魅力的家庭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隨後在中國教育三十人2016論壇上, 我發表了《新家庭教育宣言》(刊於2016年12月29日《中國教育報》)。 我的觀點是, 家庭具有獨自的特點和規律, 家庭教育是比學校教育更為悠久更有個性更具魅力的教育, 我們需要捍衛家庭與家庭教育而不是相反。

因此, 家庭教育學科建設不能機械照搬學校教育的理念與模式, 而是需要尊重家庭與家庭教育的特點與規律, 並且以此引領家庭教育指導的專業化,

進而真正推進家庭建設與家庭教育的進步。

在研究報告《家庭教育指導需要專業化》中, 我們對於家庭教育學科建設提出一些初步構想。 家庭教育是一門獨立的學科, 有其特定的性質和內涵;也是一門交叉學科, 是與諸多學科相互交叉、融合、滲透的綜合學科。 家庭教育指導專業人才的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 應當體現科學性、系統性、基礎性、務實性且自成體系, 而不是短訓班、專家講座。

我們對高校博士、碩士論文的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多學科關注家庭教育, 最主要的集中在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工作)等學科。 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 這一結果也印證了家庭教育作為一門交叉學科, 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是家庭教育研究領域公認的、聯繫較為緊密的三大學科。 因此,家庭教育指導者有必要強化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同時,也必須在培訓中針對家庭教育的不同需求為指導者提供相應的解決和分析現實問題的知識和方法。通過初步調研、論證,我們初步構想開設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類課程。

必修課是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普遍性問題,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學(家庭教育基本理論、思想史、理念與方法等);家庭教育心理學(不同年齡段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及教育重點、家長心理、家庭教育的社會心理等);家庭教育社會學(兒童權利與父母責任、家庭的教育資源、家庭教育的社會影響因素等);家庭教育指導概論(家庭教育的國家政策和社會支持、家庭教育指導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指導者素質、工作評估等)。

選修課是針對家庭教育中的特殊問題、熱點問題,主要包括:準備做父母、優秀家庭文化傳承、大眾傳媒與家庭教育、新興科學與家庭教育、特殊兒童和特殊家庭兒童教育、學習型家庭創建、家庭生活指導、家庭養成教育、家庭危機干預、親子活動設計,等等。

在確定必修課和選修課基礎上,分別規定相應的課程科目及學分,嚴格課程管理和考核制度。課程是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教材是課程的核心教學材料,對多數家庭教育指導從業者而言是業餘學習,更需要通過教材進行深度學習、自我領悟。因此,在建立課程體系的同時,尤其應重視教材建設。一是選定現有的在理論研究基礎上自成體系的家庭教育學術著作;二是專項投入,組織在家庭教育及相關領域有造詣的專家學者撰寫家庭教育課程體系內尚缺的教材。進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學科的理論基礎並確定家庭教育專業人才的必讀和選讀書目,以打牢專業根基。

家庭教育指導需要職業化更需要專業化

家庭教育作為一個需求廣泛而強勁卻又極具差異性的領域,毫無疑問是需要職業化人才的。所以,家庭教育指導從業人員職業化建設已納入國家七部位聯合頒佈的《關於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1-2015年)》,其中明確提出“探索建立家庭教育從業人員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隊伍職業化水準”。國務院頒佈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進一步提出“建立家庭教育從業人員培訓和指導服務機構准入等制度,培養合格的專兼職家庭教育工作隊伍。”

根據國內外的實踐來看,職業化的必要前提是專業化。國家應該採取措施促進家庭教育指導的職業化與專業化。關鍵的問題在於,中國的家庭教育指導職業化不僅進展緩慢、參差不齊、管理無序,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則和更為重要的群體可能被忽略。

李洪曾研究員曾經長期擔任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具有豐富的經驗。我在對其訪談時,他認為,家庭教育的專業機構需要認證,但家庭教育指導者要專業化不應該搞職業化,國外是社工的方法。其實,教育系統的家庭教育指導有自身的特點,最根本的要重視加強師資隊伍,像抓教育教學科研一樣,納入校長和班主任培訓,校長要引導教師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高自己,也可以互學互幫,形成教育系統內部的工作機制。

李洪曾的觀點給我重要啟發,即家庭教育指導專業化特別需要加強對教育系統的引領和管理,使之成為內動力。理由之一是指導家庭教育是法律法規賦予學校與教師的職責,也是完善家校合作的必然途徑;理由之二是教師隊伍是最具專業性最具規模性最接近學生家庭也最適合指導家庭教育的專業群體。

高校推進家庭教育學科建設,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而優先引領教師群體提升家庭教育指導專業化水準可能是第一選擇。在這一互動過程中,也會給予家庭教育學科建設極為豐富的營養。

以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帶動高校把家庭教育作為必修課程

在教育部和全國婦聯2002年頒佈的《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計畫》中就提出“有條件的師範院校、師資繼續教育機構,可以開設家庭教育指導課程。”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從我們對全國師範院校開設家庭教育課程的調查情況看,這一宣導性的條款並未得到更多學校回應,個別已經開設課程的學校也有諸多困難和問題。

我們對師範院校開設家庭教育課程調查的總體,是選自教育部官網於2015年5月13日公佈的全國高校名單中的師範院校和有師範性質的高校共227所,涉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郵件訪問中只有12名教師表示本校開設了相關課程,占全部被調查學校的5.2%。

可見,絕大多數師範院校沒有開設家庭教育課程。是否開設家庭教育課程,開設什麼課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有相關師資,而師資狀況與學科建設密切相關。我曾經有幸在中華女子學院開設一個學期的家庭教育選修課,對此感受頗深,即家庭教育學科建設越健全,師資力量越強大,家庭教育課程越有保障,反之亦然。從我們對15年間家庭教育方面的碩博論文統計來看,近六成的家庭教育論文出自師範類院校,說明師範類院校開設家庭教育課程具有一定的基礎。

隨著近年來家庭教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重視,高等院校相關專業也多有涉獵家庭教育研究方向。在課題設計中,我們認為博士、碩士論文是反映高校家庭教育研究及其人才培養的重要成果,從中可以瞭解關注家庭教育的學科方向、從事家庭教育研究的專業人員、以及家庭教育研究者關注的領域。

感謝李文道博士和盧宇碩士的幫助,在調查中檢索了中國知網(CNKI)“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和“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2000年至2014年15年間以“家庭教育”為“關鍵字”和“題名”的論文,篩選後形成“家庭教育碩博士學位論文庫”,共收入學位論文918篇。儘管碩士論文不是全部,但優秀論文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整體狀況及其發展趨勢。

統計分析指標包括:論文完成時間、論文題目、論文作者姓名、所屬大學或研究機構、屬專業方向、導師等。分析結果如下:

1.家庭教育研究逐年升溫,有關家庭教育的碩士博士論文持續增長,但多數高校依然是盲點。

從數量變化上來看,在2000年至2014年15年間,有關家庭教育的碩士、博士論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2000年僅為2篇,2007年超過100篇,2011年超過200篇,2014年已上升至399篇。見下圖:

2000年至2014年中國知網博士碩士家庭教育論文數(篇)

碩士、博士論文數量持續增長,表明家庭教育領域受關注的程度明顯提升,對這方面研究感興趣的師生越來越多。?

2.師範類高校關注家庭教育的專家學者占多數,綜合性大學占比超4成。

“家庭教育碩博士學位論文庫”論文中,有547篇出自師範類高校,所占百分比為59.6%。在這些學校中,發表20篇以上論文的涉及9所師範院校,共326篇,占到全部論文的35.5%;發表10篇以上論文的涉及23所師範院校,共547篇,占到全部論文的59.6%。綜合類高校碩士、博士論文共371篇,占40.4%。超過10篇的涉及6所大學,共90篇,占全部論文的9.8%。

3.多學科關注家庭教育,主要為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專業。

全部論文涉及的專業有教育學、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工作、社會學、歷史學、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外國語言文學和其他學科。其中教育學占41.9%,心理學占11.5%,社會學和社會工作占13.3%,思想政治工作占11.4%。四個學科總共占到全部論文的78.1%。

4.高校以家庭教育為專業方向的專家學者並不多見。

分析結果顯示,在“教育學”學科之下有4個直接與家庭教育直接相關的專業方向即:家庭教育、家庭與社區教育、農村家庭教育、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涉及從事家庭教育研究生教學的相關學者12人,其他學科方向27人。

5.研究內容涉及家庭教育理論和現實問題,以及國外研究等多領域。

全部論文涉獵內容比較廣泛中,按內容大類分以篇數多少依次為:親子關係197篇、家長教育92篇、家教思想及理論82篇、流動和留守兒童82篇、家校合作63篇、家庭教育現狀調查研究47篇、家庭道德教育44篇、少數民族家庭教育38篇、國外家庭教育30篇,其餘為其他不便分類文章。

資料分析表明:(1)師範類高校是家庭教育研究的絕對主力軍;(2)綜合類高校關注家庭教育的專家學者也是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3)15年間發表10篇以上論文的涉及師範類和綜合類高校共有29所,共637篇,占到全部論文的69.4%。這一狀況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絕大多數高校沒有關注家庭教育的導師,在碩士、博士培養中對家庭教育領域並未持續關注或者並未涉及。

在師範類院校開設家庭教育課程有充足的理由,最為重要的是國家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學校與教師負有指導家庭教育的責任,而將要從事教育工作的高校學生,怎能不接受家庭教育課程的學習?

當然,開課必須具備師資。在目前高校家庭教育專業師資嚴重不足的現實情況下,首先要盡可能挖掘本校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工作)等相關學科的專業師資,同時積極借助校外力量也成為必然的選擇。值得特別重視的是,對於校外力量必須以專業化為標準來選擇,優先選擇那些有科研基礎和家庭教育指導實踐經驗的專家,也可以選擇一些教子有方的好父母現身說法。

簡而言之,今日中國家庭教育的蓬勃發展急需專業化的指導,而專業化指導需要學科建設為基礎,高校特別是師範類院校積極承擔其這一神聖的歷史使命既是外需也是內需。伴隨著新時代的腳步,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和專業化發展的春天就要到來了。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需要精心播種和及時恰當的澆灌,而我們需要像農夫一樣辛勤勞作,期待並且堅信一定會有碩果累累的收穫。(作者孫雲曉,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本文系作者在2017年12月3日召開的“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第二屆學術論壇”上的發言,經授權發佈。)

因此,家庭教育指導者有必要強化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同時,也必須在培訓中針對家庭教育的不同需求為指導者提供相應的解決和分析現實問題的知識和方法。通過初步調研、論證,我們初步構想開設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類課程。

必修課是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普遍性問題,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學(家庭教育基本理論、思想史、理念與方法等);家庭教育心理學(不同年齡段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及教育重點、家長心理、家庭教育的社會心理等);家庭教育社會學(兒童權利與父母責任、家庭的教育資源、家庭教育的社會影響因素等);家庭教育指導概論(家庭教育的國家政策和社會支持、家庭教育指導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指導者素質、工作評估等)。

選修課是針對家庭教育中的特殊問題、熱點問題,主要包括:準備做父母、優秀家庭文化傳承、大眾傳媒與家庭教育、新興科學與家庭教育、特殊兒童和特殊家庭兒童教育、學習型家庭創建、家庭生活指導、家庭養成教育、家庭危機干預、親子活動設計,等等。

在確定必修課和選修課基礎上,分別規定相應的課程科目及學分,嚴格課程管理和考核制度。課程是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教材是課程的核心教學材料,對多數家庭教育指導從業者而言是業餘學習,更需要通過教材進行深度學習、自我領悟。因此,在建立課程體系的同時,尤其應重視教材建設。一是選定現有的在理論研究基礎上自成體系的家庭教育學術著作;二是專項投入,組織在家庭教育及相關領域有造詣的專家學者撰寫家庭教育課程體系內尚缺的教材。進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學科的理論基礎並確定家庭教育專業人才的必讀和選讀書目,以打牢專業根基。

家庭教育指導需要職業化更需要專業化

家庭教育作為一個需求廣泛而強勁卻又極具差異性的領域,毫無疑問是需要職業化人才的。所以,家庭教育指導從業人員職業化建設已納入國家七部位聯合頒佈的《關於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1-2015年)》,其中明確提出“探索建立家庭教育從業人員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隊伍職業化水準”。國務院頒佈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進一步提出“建立家庭教育從業人員培訓和指導服務機構准入等制度,培養合格的專兼職家庭教育工作隊伍。”

根據國內外的實踐來看,職業化的必要前提是專業化。國家應該採取措施促進家庭教育指導的職業化與專業化。關鍵的問題在於,中國的家庭教育指導職業化不僅進展緩慢、參差不齊、管理無序,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則和更為重要的群體可能被忽略。

李洪曾研究員曾經長期擔任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具有豐富的經驗。我在對其訪談時,他認為,家庭教育的專業機構需要認證,但家庭教育指導者要專業化不應該搞職業化,國外是社工的方法。其實,教育系統的家庭教育指導有自身的特點,最根本的要重視加強師資隊伍,像抓教育教學科研一樣,納入校長和班主任培訓,校長要引導教師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高自己,也可以互學互幫,形成教育系統內部的工作機制。

李洪曾的觀點給我重要啟發,即家庭教育指導專業化特別需要加強對教育系統的引領和管理,使之成為內動力。理由之一是指導家庭教育是法律法規賦予學校與教師的職責,也是完善家校合作的必然途徑;理由之二是教師隊伍是最具專業性最具規模性最接近學生家庭也最適合指導家庭教育的專業群體。

高校推進家庭教育學科建設,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而優先引領教師群體提升家庭教育指導專業化水準可能是第一選擇。在這一互動過程中,也會給予家庭教育學科建設極為豐富的營養。

以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帶動高校把家庭教育作為必修課程

在教育部和全國婦聯2002年頒佈的《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計畫》中就提出“有條件的師範院校、師資繼續教育機構,可以開設家庭教育指導課程。”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從我們對全國師範院校開設家庭教育課程的調查情況看,這一宣導性的條款並未得到更多學校回應,個別已經開設課程的學校也有諸多困難和問題。

我們對師範院校開設家庭教育課程調查的總體,是選自教育部官網於2015年5月13日公佈的全國高校名單中的師範院校和有師範性質的高校共227所,涉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郵件訪問中只有12名教師表示本校開設了相關課程,占全部被調查學校的5.2%。

可見,絕大多數師範院校沒有開設家庭教育課程。是否開設家庭教育課程,開設什麼課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有相關師資,而師資狀況與學科建設密切相關。我曾經有幸在中華女子學院開設一個學期的家庭教育選修課,對此感受頗深,即家庭教育學科建設越健全,師資力量越強大,家庭教育課程越有保障,反之亦然。從我們對15年間家庭教育方面的碩博論文統計來看,近六成的家庭教育論文出自師範類院校,說明師範類院校開設家庭教育課程具有一定的基礎。

隨著近年來家庭教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重視,高等院校相關專業也多有涉獵家庭教育研究方向。在課題設計中,我們認為博士、碩士論文是反映高校家庭教育研究及其人才培養的重要成果,從中可以瞭解關注家庭教育的學科方向、從事家庭教育研究的專業人員、以及家庭教育研究者關注的領域。

感謝李文道博士和盧宇碩士的幫助,在調查中檢索了中國知網(CNKI)“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和“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2000年至2014年15年間以“家庭教育”為“關鍵字”和“題名”的論文,篩選後形成“家庭教育碩博士學位論文庫”,共收入學位論文918篇。儘管碩士論文不是全部,但優秀論文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整體狀況及其發展趨勢。

統計分析指標包括:論文完成時間、論文題目、論文作者姓名、所屬大學或研究機構、屬專業方向、導師等。分析結果如下:

1.家庭教育研究逐年升溫,有關家庭教育的碩士博士論文持續增長,但多數高校依然是盲點。

從數量變化上來看,在2000年至2014年15年間,有關家庭教育的碩士、博士論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2000年僅為2篇,2007年超過100篇,2011年超過200篇,2014年已上升至399篇。見下圖:

2000年至2014年中國知網博士碩士家庭教育論文數(篇)

碩士、博士論文數量持續增長,表明家庭教育領域受關注的程度明顯提升,對這方面研究感興趣的師生越來越多。?

2.師範類高校關注家庭教育的專家學者占多數,綜合性大學占比超4成。

“家庭教育碩博士學位論文庫”論文中,有547篇出自師範類高校,所占百分比為59.6%。在這些學校中,發表20篇以上論文的涉及9所師範院校,共326篇,占到全部論文的35.5%;發表10篇以上論文的涉及23所師範院校,共547篇,占到全部論文的59.6%。綜合類高校碩士、博士論文共371篇,占40.4%。超過10篇的涉及6所大學,共90篇,占全部論文的9.8%。

3.多學科關注家庭教育,主要為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專業。

全部論文涉及的專業有教育學、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工作、社會學、歷史學、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外國語言文學和其他學科。其中教育學占41.9%,心理學占11.5%,社會學和社會工作占13.3%,思想政治工作占11.4%。四個學科總共占到全部論文的78.1%。

4.高校以家庭教育為專業方向的專家學者並不多見。

分析結果顯示,在“教育學”學科之下有4個直接與家庭教育直接相關的專業方向即:家庭教育、家庭與社區教育、農村家庭教育、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涉及從事家庭教育研究生教學的相關學者12人,其他學科方向27人。

5.研究內容涉及家庭教育理論和現實問題,以及國外研究等多領域。

全部論文涉獵內容比較廣泛中,按內容大類分以篇數多少依次為:親子關係197篇、家長教育92篇、家教思想及理論82篇、流動和留守兒童82篇、家校合作63篇、家庭教育現狀調查研究47篇、家庭道德教育44篇、少數民族家庭教育38篇、國外家庭教育30篇,其餘為其他不便分類文章。

資料分析表明:(1)師範類高校是家庭教育研究的絕對主力軍;(2)綜合類高校關注家庭教育的專家學者也是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3)15年間發表10篇以上論文的涉及師範類和綜合類高校共有29所,共637篇,占到全部論文的69.4%。這一狀況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絕大多數高校沒有關注家庭教育的導師,在碩士、博士培養中對家庭教育領域並未持續關注或者並未涉及。

在師範類院校開設家庭教育課程有充足的理由,最為重要的是國家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學校與教師負有指導家庭教育的責任,而將要從事教育工作的高校學生,怎能不接受家庭教育課程的學習?

當然,開課必須具備師資。在目前高校家庭教育專業師資嚴重不足的現實情況下,首先要盡可能挖掘本校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工作)等相關學科的專業師資,同時積極借助校外力量也成為必然的選擇。值得特別重視的是,對於校外力量必須以專業化為標準來選擇,優先選擇那些有科研基礎和家庭教育指導實踐經驗的專家,也可以選擇一些教子有方的好父母現身說法。

簡而言之,今日中國家庭教育的蓬勃發展急需專業化的指導,而專業化指導需要學科建設為基礎,高校特別是師範類院校積極承擔其這一神聖的歷史使命既是外需也是內需。伴隨著新時代的腳步,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和專業化發展的春天就要到來了。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需要精心播種和及時恰當的澆灌,而我們需要像農夫一樣辛勤勞作,期待並且堅信一定會有碩果累累的收穫。(作者孫雲曉,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本文系作者在2017年12月3日召開的“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第二屆學術論壇”上的發言,經授權發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