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千萬別在該管孩子的時候和他做朋友,這樣做,只會害了他!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父母和孩子要有界限感, 就是在各自的邊界裡做好各自的事情。 守住父母邊界, 説明孩子確立規則意識,

這才是對孩子未來最大的負責。

這兩天, 朋友圈陪這樣一段視頻刷屏了:一個12歲的小男孩, 因為弄壞了茶館裡面的物品, 想讓媽媽替他賠償。 之後媽媽教育他, 可是孩子當場竟然對媽媽動起手來, 雙手死死掐住了媽媽的脖子!同伴們趕緊上前阻攔, 媽媽也趁機用筷子狠狠打了孩子幾下。 本以為倆人已經分開了, 可是沒想到隨後這母子倆又扭打成一團, 互不相讓。 看完視頻, 好多人都說, 這孩子肯定是被寵溺壞了, 這媽媽以後有得受!

看到這個視頻, 不禁想起了同鄉王姐。

前陣子老鄉聚會, 王姐帶著10來歲的兒子一起來, 因為聚會上沒幾個孩子, 再加上人們都愛逗孩子, 很多老鄉就把注意力轉到了王姐的孩子身上, 跟他打招呼, 可這孩子只顧低頭玩手機, 一臉冷漠, 讓大人們很尷尬, 王姐只好笑笑, 作勢訓斥一句, 也就由著孩子去了。

飯菜上桌了, 男孩也來了熱情, 嚷嚷著要吃肉。 不管別人有沒有夾菜, 把轉盤轉個不停, 他突然轉盤子, 讓好幾個正在夾菜的老鄉, 將菜甩到了桌上,

讓人很尷尬。 王姐趕緊阻攔孩子, 可孩子不管不顧。

老鄉們都客氣地說, 孩子嘛, 想吃啥就吃啥, 不拘束才好。

沒成想, 這孩子把自己喜歡的才全都轉到自己跟前, 一隻手按著轉盤, 另一隻手用筷子拼命地劃拉著菜, 一桌子人就看他把幾盤主菜翻騰得一片狼藉。

王姐眼見孩子很不像話, 訓斥孩子, 結果令人瞠目結舌……

孩子站起來, 指著王姐大叫:“你算什麼東西?我想吃就吃, 就你事多!”說這話的時候, 孩子一臉蠻橫, 眼裡滿是馴服他人的表情。

這種情況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 場面有點尷尬。

王姐只好邊道歉, 邊站起來把孩子拉到一邊。 孩子就各種耍賴, 大家只好裝作看不見。 尷尬的王姐沒坐多久就帶著兒子提前離開了, 並留下了一句話:“唉, 不好意思哈, 其實吧, 我們平時的相處都隨意慣了, 跟朋友一樣。 ”

王姐走後, 同桌的老鄉便開始議論紛紛熊孩子的家教問題。 “這才多大, 就敢這樣說媽媽, 看來是被慣壞了”、“母子這樣相處, 有些過了”、“在孩子面前一點威嚴都沒了, 這媽媽當的!”

孩子之所以表現的很無禮, 與在家的習慣息息相關, 有哪些規矩一定要遵守, 哪些是父母的底線問題等等, 但是絕對不能用“朋友式”的方式來處理——打不了罵不了懲戒不了, 其結果必然是——培養出缺乏規則意識、缺乏有教養的孩子。

平等地對待, 朋友般相處, 科學民主的親子模式讓我們引以自豪,可是,無原則的平等,無邊界的相處,過分的寬容,只會讓孩子模糊規則意識,只會讓孩子養成壞習慣,還會讓家長失去權威性和震懾力,讓孩子不服管教。很多時候,當我們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

因此,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要有界限感,就是在各自的邊界裡做好各自的事情。守住父母邊界,説明孩子確立規則意識,這才是對孩子未來最大的負責。

關於教育孩子這個話題,你有什麼問題和好的建議,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哦。

科學民主的親子模式讓我們引以自豪,可是,無原則的平等,無邊界的相處,過分的寬容,只會讓孩子模糊規則意識,只會讓孩子養成壞習慣,還會讓家長失去權威性和震懾力,讓孩子不服管教。很多時候,當我們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

因此,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要有界限感,就是在各自的邊界裡做好各自的事情。守住父母邊界,説明孩子確立規則意識,這才是對孩子未來最大的負責。

關於教育孩子這個話題,你有什麼問題和好的建議,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