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春秋戰國時期韓國的改革家(四)—申不害變法

申不害, 又被稱為申子, 西元前385年-前337年, 戰國時期韓國著名的思想家, 改革家。 在韓為相19年使韓國走向富強的一位法家人物。

鄭國被韓國滅亡時, 申不害大概20歲到30歲之間。 作為一個亡國之臣, 可能會有一些雜家的主張。 因為在他之前的管子、李愧、慎到的學術裡都有“術”的成分。 因此有人根據他的經歷推斷他有可能由道入法。

申不害個人認為君主只有用法才能使群臣的行為統一起來, 只有用法的標準來衡量群臣的行為, 才能使國家的義正。 他把法比作稱量物體的權衡, 用來考察群臣的行為, 用"法"來治理國家,

用"法"的標準來檢驗官吏的行為, 國家才能夠得到治理, 官吏的行為才有一個正確的檢驗標準, 封建統治秩序才能得到鞏固。

申不害之後在韓國變法改革, 第一步就是整頓吏治, 加強君主集權統治。 在韓昭侯的支持下, 首先向挾封地自重的俠氏、公釐和段氏三大強族開刀。 果斷收回其特權, 推毀其城堡, 清理其府庫財富充盈國庫, 這不但穩固了韓國的政治局面, 而且使韓國實力大大增強。 與此同時, 大行"術"治, 整頓官吏隊伍, 對官吏加強考核和監督, "見功而與賞, 因能而授官", 有效提高了國家政權的行政效率, 使韓國顯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局面。

隨後, 他又向韓昭侯建議整肅軍隊, 並主動請命, 自任韓國上將軍,

將貴族私家親兵收編為國家軍隊, 與原有國兵混編, 進行嚴酷的軍事訓練, 使韓國的戰鬥力大為提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申不害為富國強兵, 還十分重視土地問題。 他說:"四海之內, 六合之間, 曰'奚貴, 土, 食之本也。 "又說:"昔七十九代之君, 法制不一, 號令不同, 而俱王天下, 何也?必當國富而粟多也。 "因而他極力主張百姓多開荒地, 多種糧食。 以此來使國家有足夠的糧食。

同時, 他還重視和鼓勵發展手工業, 特別是兵器製造。 所以戰國時代, 韓國冶鑄業是比較發達的。 當時就有"天下之寶劍韓為眾"、"天下強弓勁弩, 皆自韓出"的說法。

申不害相韓15年有餘, "內修政教, 外應諸侯", 幫助韓昭侯推行"法"治、"術"治, 使韓國君主專制得到加強, 國內政局得到穩定,

貴族特權受到限制, 百姓生活漸趨富裕, 史稱"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 "韓國雖然處於強國的包圍之中, 卻能相安無事, 成為與齊、楚、燕、趙、魏、秦並列的戰國七雄之一。

但是, 申不害在韓國實行以“術”為主的法制, 使當時的韓國政治局面比較穩定, 國力也有所增強。 但是實行這種改革的主要核心取決於君主本人的才能, 君主本人比較有才能, 國家就會很興盛;相反, 國家就會陷入混亂不堪的境地, 國家就會衰弱, 老百姓就會遭殃。 因此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韓國實際上的問題。 韓昭侯死後, 韓國很快又衰落了, 無法再次的崛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