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2歲後進入第一個敏感期,家長的應對方式決定孩子的未來

文|秘笈君

孩子兩歲左右時, 很多媽媽都會經歷以下遭遇:

1. 只要沒有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 他就會哭鬧不止。

2. 雖然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好, 但是會用尖叫來表示反抗。

3. 不讓碰的東西, 偏偏要摸摸碰碰。

4. 出現打人、摔、扔東西的情況。

5. 什麼東西都想往嘴裡放, 家長干預時孩子就會發脾氣。

6. 一離開孩子視線, 就會開始哭個不停。

以上6條, 你家孩子中了幾條呢?

孩子成長的第一個敏感期

孩子2歲左右會進入第一個敏感期, 孩子會從特別依賴家長, 逐漸變得獨立起來。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 他們會開始用手來探索充滿未知的新奇世界, 以此獲取心理上的滿足感。 在這個階段, 孩子不喜歡家長來干涉他們, 對大人的要求和安排會表現出很大的自我選擇性, 當遭遇大人的反對和制止時, 孩子就會表現出令家長抓狂的反抗行為。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兩、三歲是孩子性格、安全感建立形成的關鍵期, 面對正值“可怕的兩歲”的孩子, 家長的態度和應對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自身發展和性格發展, 聰明的媽媽不會選擇以暴制暴, 而是用積極的方式引導:

1.接納孩子的對抗行為

家長首先應該理解並接納孩子的對抗行為,

明白這是孩子心理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 這樣就不會因為孩子的逆反行為而感到恐慌和擔憂, 心態能夠更加平和。

2.給予足夠的成長空間

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 家長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 比如, 孩子愛撕紙, 愛扔東西, 就任由孩子去做。 前提是將易碎、貴重物品收好, 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大的置物筐, 讓孩子將玩具都扔在筐內, 既能保持家裡整潔, 又能滿足孩子扔東西的欲望。

3.真誠的鼓勵讚美孩子

在表揚孩子時, 一定要真誠, 不要只會誇孩子“真乖”“真棒”“真聰明”等, 要將表揚具體化, 比如, 原本是胡亂撕紙, 現在能撕成一條條的;洗手時沒有把地板弄髒;吃飯時很專注沒有邊玩邊吃等等。

4.溫柔堅定的制止危險行為

對於某些危險行為, 比如玩刀具、玩打火機、摳插線板、把硬幣放嘴裡等等, 家長一定要溫柔而堅定的制止, 不要孩子一哭鬧就妥協退讓, 溫柔堅定的方式, 能緩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你家孩子2歲時難帶嗎?#

-----------------------

孩子到底在哭什麼?孩子拉肚子是消化不良?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該補鈣了?孩子挑食不吃飯是什麼原因?1歲真的必須斷奶嗎?寶寶怎樣才能長高些?

如果你有這些育兒困惑,

請關注頭條號:【育兒攻略】。 做心裡“有底”的媽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