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周平王為什麼沒有力挽狂瀾?

從周朝建立開始, 周天子擁有絕對的權威, 雖然偶爾冒出個徐偃王、國人暴動, 但總體來說維持著一個平衡。 周王室擁有最大的國土, 並且發號施令。 但這個平衡到周平王時期就被打破了, 周幽王被殺、鎬京淪陷, 在鄭武公、晉文侯、衛武公、秦襄公的幫助下, 勉強趕走了犬戎。

此時周平王面臨著重大的抉擇, 最好的辦法是帶領四國軍隊趕走犬戎、恢復失地, 但周平王面對破敗的鎬京, 選擇了先找個落腳點, 東遷洛邑。 這還不算, 周平王將岐山以西土地全部賜給秦國, 也就是放棄了周朝發跡的土地, 奠定了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尷尬地位。

是什麼讓周平王做出這麼悲壯的決定呢?看下周平王的生存環境就知道了, 周幽王寵倖褒姒, 對周平王母親申後不待見, 雖然貴為太子, 卻活的唯唯諾諾、戰戰兢兢, 隨時都可能被廢。 做了周天子以後, 周平王沒有收復失地的打算, 東遷後的周王室擁有六百餘裡土地, 相當於一個中等諸侯國。

這還不算, 周平王繼位後, 虢石父擁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天子, 史稱周攜王, 兩王並立長達10年, 換成別人估計是忍不了的, 但周平王忍了。 最後還是晉文侯看不下去, 畢竟晉國支持周平王, 晉文侯替周平王滅掉了周攜王。

這也不算啥, 周平王委任鄭武公、鄭莊公為卿士, 鄭國實力越來越強, 周平王不願朝政讓鄭莊公所操縱, 便想撤掉鄭莊公卿士的職位。 鄭莊公得知後立馬向周平王施加壓力, 為了安撫鄭莊公, 周平王提出讓王子狐到鄭國做人質, 鄭國也派公子忽到洛邑做人質。 周天子低三下四和諸侯互換人質, 何以淪落至此。

正是由於周王室的微弱, 揭開了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兼併的序幕。 周平王的諡號就可以看出, 他是一個平庸的人, 或者說只是一個普通人。 發生這種事, 大家都不想的, 誰又能保證面對重大選擇時, 可以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