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歐根親王傾力打造的美景宮和大花園,難怪奧地利國家條約都選這簽

上一篇:看似不起眼, 實則很有來頭|奧地利最傑出的巴羅克藝術家全到場了

美景宮(Schloss Belvedere)名稱中的Belvedere源自義大利語, 意為美麗的景色。 18世紀薩伏伊的歐根親王(Eugen von Savoyen, 1663-1736)請奧地利巴羅克建築大師希爾德布朗德建造。 歐根親王是享譽歐洲的偉大軍人, 29歲成為神聖羅馬帝國陸軍元帥。 他在大土耳其戰爭中三度擊潰土軍, 在大同盟戰爭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兩度與法軍交手, 最終將法軍逐出義大利, 可謂戰功顯赫。 1697年歐根親王在維也納城中的Himmelpfortgasse街建造了自己的冬宮, 1702年希爾德布朗德接手冬宮擴建工程後又在城外為歐根親王設計建造了夏宮,

也就是這座美景宮。 美景宮的大花園是免費開放的, 我們進去後首先看到的是北邊的下美景宮, 它因地勢相對較低而得名, 建於1712-1716年, 主要用於歐根親王居住。

南側地勢較高的上美景宮建於1717-1723年, 用於宴請賓客。 歐根親王一生未婚無嗣,

73歲患肺炎病故。 他的侄女Anna Viktoria繼承了全部遺產, 1752年她將美景宮賣給奧地利女大公瑪利亞·特蕾西亞。 1776年這裡成為帝國畫廊, 1919年被收歸國有, 如今成為國家美術館。

夾在上下美景宮之間的大花園由巴羅克花園設計大師Dominique Girard(1680-1738)設計, 1725年完成, 屬於嚴格對稱佈局的法式花園。

Girard從老師André le Nôtre為路易十四設計的凡爾賽宮花園中汲取了經驗, 以希臘眾神居住的奧林匹斯山為主題, 通過兩道瀑布將整座花園分成三個部分。 低區池塘中的噴泉表現的是兩個小天使與江河水泉中的女神耐得斯之間的嬉戲。

中央大道兩旁是奧地利雕塑家Giovanni Stanetti(1663-1726)雕刻的八位繆斯女神, 第九位司雄辯和敘事詩的女神卡利俄珀則與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雕刻在一起, 位於綠籬的前方。

與赫拉克勒斯和卡利俄珀相對稱的是阿波羅與達芙妮的雕像。 手持七弦琴的阿波羅是九位繆斯的統領,

他與達芙妮之間發生過一段有趣的故事。 傳說阿波羅瞧不起年幼的丘比特, 這讓丘比特很惱火。 丘比特有兩種特別的箭, 凡被他用黃金利箭射到的, 心中立刻燃起戀愛的熱情, 而被鉛制鈍箭射到的, 則會十分厭惡愛情。 當阿波羅走近河神的女兒達芙妮時, 丘比特立即向他們分別發出兩支愛情之箭, 金箭射向阿波羅, 鉛箭射向達芙妮。 後果可想而知, 阿波羅瞬間愛上達芙妮, 而達芙妮死活看不上阿波羅。 於是二者展開了追逐與逃離的過程, 眼看阿波羅將要追到達芙妮, 驚恐之下達芙妮急忙向父親呼救, 父親河神無奈, 將愛女變成一棵月桂樹。 我們看到在這組雕像中達芙妮的兩隻腳正在變成月桂樹的樹根。

低區與中區之間的瀑布叫貝殼噴泉,因特裡同托舉的貝殼形水池而得名。

兩側樓梯欄杆上雕刻的天使分別代表十二個月。

上到中區,站在貝殼噴泉後方回望下美景宮。

中區的綠地周圍種滿了鮮花,雖然已值深秋,但五彩的花朵仍在競相綻放。

中區與高區之間以這座五疊的瀑布噴泉相隔。

這是站在瀑布上方的高區回望下美景宮。

在高區向北望時,可以看到左側遠方聖斯蒂芬主教座堂的屋頂和尖塔,畫面右邊近處的黑色拱頂屬於天主教瑪利亞訪親教堂。

高區的幾個入口均由獅身人面的斯芬克斯把守。

繞到上美景宮的南邊,那裡有個大水池,沒有風的時候可以看到宮殿的倒影。宮殿的屋頂酷似土耳其人的帳篷,寓意歐根親王曾大勝過土軍。

走出美景宮南大門,在門上方還保留著歐根親王的盾徽。

美景宮入內參觀的時間是上午10點到下午6點,我們剛來時還沒開放,正好容我們在花園裡悠閒漫步。售票地點在上美景宮西側的房子裡,上下美景宮的門票分別為14歐和12歐,我們買的克裡姆特通票包含二者,成人票價20歐,19歲以下免費。另外還有一種歐根親王通票,除上下美景宮外還包含冬宮,票價為26歐。

走進上美景宮的北門,首先看到的是由四根阿特拉斯石柱支撐的一層大廳。阿特拉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因反抗宙斯而受罰以肩擎天的巨人,柱子由義大利雕塑家Lorenzo Mattielli製作。據說最初並沒有這四根石柱,1732年冬天大廳建築出現問題,才被迫增加的,不過這恰好給藝術家增添了表現的機會。

通往二樓的大臺階兩側裝飾著華麗的浮雕。

以前外來賓客走的南門現在已經被封死,門口還擺上了雕塑。

回轉向上的兩側臺階牆上刻著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西元前356-西元前323)戰勝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西元前380-西元前330)的浮雕。亞歷山大大帝是歐洲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家,曾統一希臘,奪取埃及和巴比倫,掃平整個波斯,甚至遠征印度。西側浮雕表現的是西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在伊蘇斯戰役中俘虜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的情景。傳說亞歷山大大帝以善待女性著稱,自己娶了波斯公主,還鼓勵手下將士都與波斯人通婚。

東側浮雕則表現了亞歷山大在西元前331年秋爆發的高加米拉戰役中率軍擊敗大流士三世,次年春,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死於非命,亞歷山大在追擊中發現大流士三世屍體的情景。據說亞歷山大命人將大流士的屍體運回,厚葬于波斯的皇家陵墓。

走上臺階後,迎面便是宏偉的大理石廳。1955年5月15日,標誌著奧地利二戰後重新取得獨立的《奧地利國家條約》就是在這裡簽署的。大廳由奧地利特產的阿德奈特棕紅色大理石裝飾而成。壁爐上方是Ignaz Heinitz von Heinzenthal繪製的動物圖案。

天頂畫為義大利畫家Carlo Carlone(1686-1775)於1721年繪製的《歐根親王的榮譽》。

周圍如真實建築般立體效果的壁畫則由義大利畫家Gaetano Fanti(1687-1759)繪製。

站在大廳窗前,美景宮花園景色盡收眼底。

獲取《世界美如斯之奧地利遊記》全文電子書,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千萬記住要留下您的郵箱地址。另有各國遊記和旅遊攻略,快到我的微店裡看看吧。

低區與中區之間的瀑布叫貝殼噴泉,因特裡同托舉的貝殼形水池而得名。

兩側樓梯欄杆上雕刻的天使分別代表十二個月。

上到中區,站在貝殼噴泉後方回望下美景宮。

中區的綠地周圍種滿了鮮花,雖然已值深秋,但五彩的花朵仍在競相綻放。

中區與高區之間以這座五疊的瀑布噴泉相隔。

這是站在瀑布上方的高區回望下美景宮。

在高區向北望時,可以看到左側遠方聖斯蒂芬主教座堂的屋頂和尖塔,畫面右邊近處的黑色拱頂屬於天主教瑪利亞訪親教堂。

高區的幾個入口均由獅身人面的斯芬克斯把守。

繞到上美景宮的南邊,那裡有個大水池,沒有風的時候可以看到宮殿的倒影。宮殿的屋頂酷似土耳其人的帳篷,寓意歐根親王曾大勝過土軍。

走出美景宮南大門,在門上方還保留著歐根親王的盾徽。

美景宮入內參觀的時間是上午10點到下午6點,我們剛來時還沒開放,正好容我們在花園裡悠閒漫步。售票地點在上美景宮西側的房子裡,上下美景宮的門票分別為14歐和12歐,我們買的克裡姆特通票包含二者,成人票價20歐,19歲以下免費。另外還有一種歐根親王通票,除上下美景宮外還包含冬宮,票價為26歐。

走進上美景宮的北門,首先看到的是由四根阿特拉斯石柱支撐的一層大廳。阿特拉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因反抗宙斯而受罰以肩擎天的巨人,柱子由義大利雕塑家Lorenzo Mattielli製作。據說最初並沒有這四根石柱,1732年冬天大廳建築出現問題,才被迫增加的,不過這恰好給藝術家增添了表現的機會。

通往二樓的大臺階兩側裝飾著華麗的浮雕。

以前外來賓客走的南門現在已經被封死,門口還擺上了雕塑。

回轉向上的兩側臺階牆上刻著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西元前356-西元前323)戰勝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西元前380-西元前330)的浮雕。亞歷山大大帝是歐洲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家,曾統一希臘,奪取埃及和巴比倫,掃平整個波斯,甚至遠征印度。西側浮雕表現的是西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在伊蘇斯戰役中俘虜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的情景。傳說亞歷山大大帝以善待女性著稱,自己娶了波斯公主,還鼓勵手下將士都與波斯人通婚。

東側浮雕則表現了亞歷山大在西元前331年秋爆發的高加米拉戰役中率軍擊敗大流士三世,次年春,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死於非命,亞歷山大在追擊中發現大流士三世屍體的情景。據說亞歷山大命人將大流士的屍體運回,厚葬于波斯的皇家陵墓。

走上臺階後,迎面便是宏偉的大理石廳。1955年5月15日,標誌著奧地利二戰後重新取得獨立的《奧地利國家條約》就是在這裡簽署的。大廳由奧地利特產的阿德奈特棕紅色大理石裝飾而成。壁爐上方是Ignaz Heinitz von Heinzenthal繪製的動物圖案。

天頂畫為義大利畫家Carlo Carlone(1686-1775)於1721年繪製的《歐根親王的榮譽》。

周圍如真實建築般立體效果的壁畫則由義大利畫家Gaetano Fanti(1687-1759)繪製。

站在大廳窗前,美景宮花園景色盡收眼底。

獲取《世界美如斯之奧地利遊記》全文電子書,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千萬記住要留下您的郵箱地址。另有各國遊記和旅遊攻略,快到我的微店裡看看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