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康熙年間八旗已經墮落,吳三桂佔領半壁江山,為什麼最後失敗?

在滿清入關之後, 由於缺乏戰事和“鐵杆莊稼”的存在, 原本勇猛的八旗閒散下來, 戰鬥力也隨之迅速衰落, 到三藩之亂的康熙十二年(1673年), 滿清已經入關近三十年, 八旗子弟早已經不堪重用。

吳三桂的關甯鐵騎

吳三桂起兵之初, 可謂是從者如雲, 不僅他掌握下的雲南貴州, 福建耿精忠, 廣西孫延齡(孔有德的女婿), 廣東尚之信(尚可喜兒子), 四川的羅森、鄭蛟麟、吳之茂, 陝西王輔臣紛紛起兵聲援, 甚至臺灣的鄭氏集團, 四川的幾個土司、苗民、察哈爾蒙古布林尼、青海墨爾根台吉等少數民族也相繼回應, 一時間全國上下沸沸揚揚, 吳三桂的軍隊也迅速推進, 很快就佔領了湖南全境, 半壁江山落入吳三桂及其同黨之手。 但是事情很快逆轉, 先是王輔臣戰敗, 耿精忠和尚之信相繼投降, 吳三桂病死, 三番之亂很快被平定。 為什麼會失敗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實力最盛時

首先, 吳三桂名不正, 言不順, 不能號令天下明朝遺老遺少。 吳三桂曾在緬甸殺死明永曆皇帝, 這是怎麼也洗刷不掉的污點, 這就使得天下同情明朝的人士都已吳三桂為亂臣賊子, 而不會投奔到他麾下。

平番

其次, 吳三桂與其他人只是合作關係, 不能統一行動。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吳三桂和耿精忠為了避免摩擦, 誰也不佔領江西, 所以就有長江以南唯有江西未被佔領的現象。 王輔臣首鼠兩端, 被康熙威逼利誘就投降了。 而吳三桂聯繫的盟友鄭氏集團竟然去攻擊耿精忠的地盤,

導致耿精忠腹背受敵, 倉促投降。 尚之信也因為和吳三桂的摩擦, 又看到了王輔臣和耿精忠投降, 他也降了。

平番

再次, 吳三桂的戰略眼光不行, 起兵之初沒有迅速渡江北上, 瓦解清朝的統治, 也沒有下金陵扼守長江全線, 也沒有北出漢中, 佔領關中, 建立穩固的根據地,

而是把有限的兵力去佔領湖南湖北的土地, 給人的感覺就是想擴大割據範圍, 這就給了清軍整合的時機。

吳三桂

最後, 吳氏集團內部沒有強力的接班人。 吳三桂最看重的接班人吳應熊一直在北京當人質, 吳三桂起兵後被殺。 而吳三桂稱帝后, 可能為了留下退路,並沒有立次子吳應麟,而是立吳世璠為皇太孫。吳三桂起兵之時,已經61歲,而且身體不佳,1679年稱帝后很快就病逝。而當時吳世璠年幼威望不足,集團很快被瓦解。

可能為了留下退路,並沒有立次子吳應麟,而是立吳世璠為皇太孫。吳三桂起兵之時,已經61歲,而且身體不佳,1679年稱帝后很快就病逝。而當時吳世璠年幼威望不足,集團很快被瓦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