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收購東芝,撿垃圾還是布棋局?海信獨家回應七問題

近日, 海信電器收購日本東芝電視的消息發佈, 引發各界再度將關注的焦點投向海信的全球化佈局。 收購日本電視巨頭東芝, 反擊、起訴夏普專利侵權, 在美國黑色星期五大促中一天即銷售52萬台4K電視……海信集團的國際化“動靜”有點大。

收購東芝, 這步棋對海信來說, 是國際化佈局的優化, 還是如外界質疑提出的“撿垃圾”?海信的國際化之路走得如何?國際化的“翅膀”能否助力海信, 這個連續13年在國內份額第一、目前全球市場佔有率前三的電視品牌, 領銜中國企業衝擊全球彩電老大?

為解開這些疑問,

《經濟參考報》記者對海信的國際化之路進行了深入採訪。

為什麼選東芝?

“本次海信收購東芝電視始於今年4月初。 據日經新聞等日本媒體報導, 東芝計畫出售其電視業務。 ”海信集團品牌總監朱書琴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海信得知此信息後進行了認真研究,

認為東芝電視在技術、品質等方面有深厚的累積, 尤其是在圖像顯示、畫質、晶片等方面, 而海信電視在智慧化技術和內容運營方面擁有領先的優勢, 雙方可以在技術和品質方面相互取長、相互借力, 進一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海信分析後得出這樣的結論:從品牌價值來看, 東芝電視目前的虧損是由於其規模小、成本高以及效率低。 但東芝品牌歷史悠久, 是世界知名品牌, 並且曾經是電視行業領導者, 其品牌影響力和品牌溢價能力仍然較高, 而海信電視全球市場佔有率已經進入全球前三, 海信在海外市場的自主品牌收入大約占全部出口收入的60%, 在全球主要國家都擁有銷售管道、銷售機構以及銷售和服務人員,

收購後將東芝的品牌影響力與海信的全球管道資源相結合, 將有利於迅速提升東芝電視的市場規模。

從技術價值來看, 東芝電視在影像處理、畫質晶片、音響等方面有深厚的技術積累, 海信電視在智慧化技術及內容運營服務、以及鐳射電視等新型顯示產品和技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收購後可以在電視技術、產品方面共用資源, 互相補充提升, 同時這也有利於縮短東芝電視產品上市的週期和降低開發成本;

此外, 海信電視擁有採購和製造的成本優勢和規模效應, 收購後通過與東芝電視共用供應鏈資源, 可以降低東芝電視的成本, 提高東芝電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海信為什麼行?

東芝作為歷史悠久、世界知名的電視品牌, 收購其股權的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之。 的確, 據媒體報導, 有意收購東芝電視的企業不止海信一家, 國內外電視企業都有, 而且某些企業此前與東芝有過深入的合作, 從東芝對於收購方的熟悉程度看, 海信沒有任何優勢。

“但海信電視在技術、規模和品牌運營能力上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 尤其是在日本市場, 海信電視是唯一進入並發展自主品牌的中國企業, 也是除日本本土品牌之外市場份額最大的品牌。 這是海信能夠從競爭中勝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書琴說。

據悉, 在完成東芝收購之後, 海信將進一步拓展電視業務的研發、品牌和行銷的全球佈局, 實施多品牌戰略, 在日本將向市場佔有率第二位發起有力的衝擊, 同時可以將海信的全球管道資源與東芝的品牌影響力相結合, 迅速提升整體銷售規模。

會不會帶來資金和盈利壓力?

也有觀點質疑認為, 東芝電視是負債累累的“洋垃圾”, 認為並購將會為海信的盈利帶來資金壓力。 還有媒體報導稱,“今年東芝TVS負債總額擴大到16.27億元,再加上7.54億元收購金,這意味著海信實際上付出了24億元的代價”。

對此,朱書琴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本次收購所需資金均是海信電器的自有資金。“某些媒體分析的所謂本次收購海信實際上付出24億元的代價,這個分析顯然不對。”首先,是目前上市公司公告中已經明確,收購資金129億日元出口方式為主不同,海信連續多年在海外市場建設海信品牌基地,在全球主要國家都擁有銷售管道、銷售機構以及銷售和服務人員,海信電視在海外市場的自主品牌收入大約占全部電視出口收入的60%,並且海信電視在南非和澳洲已經佔據市場第一的位置,美國及歐洲市場也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在日本市場,海信電視也是本土品牌之外市場份額最大的品牌。

今年以來,海信清晰地確定“U+Q”和鐳射顯示兩大發展方向。除了在 4K 超高清、人工智慧、曲面等行業發展趨勢上立於潮頭,同時還在大屏市場上建立自主技術的 ULED 電視產品佈局,並在高端超大屏市場上建立新一代顯示技術的鐳射電視佈局。

另一方面,海信的海外研發機構加力搶佔創新制高點。截至目前,海信在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以色列等已設立了7處海外研發機構,其中3家位分別位於矽谷、亞特蘭大海信美國總部及新澤西。其中矽谷研發中心正在顯示技術、晶片、光通信、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等領域發力。

值得關注的是,從全球來看,在彩電市場處於低潮,韓國和日本的彩電整體出貨量佔有率持續萎縮的背景下,中國電視企業整體出貨量和份額則逆勢攀升。以海信為例,2016年,海信集團實現1003.31億人民幣的銷售收入,海外實現35.3億美元的銷售收入。2017年1至9月,海信國際行銷實現29.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2%。

還有媒體報導稱,“今年東芝TVS負債總額擴大到16.27億元,再加上7.54億元收購金,這意味著海信實際上付出了24億元的代價”。

對此,朱書琴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本次收購所需資金均是海信電器的自有資金。“某些媒體分析的所謂本次收購海信實際上付出24億元的代價,這個分析顯然不對。”首先,是目前上市公司公告中已經明確,收購資金129億日元出口方式為主不同,海信連續多年在海外市場建設海信品牌基地,在全球主要國家都擁有銷售管道、銷售機構以及銷售和服務人員,海信電視在海外市場的自主品牌收入大約占全部電視出口收入的60%,並且海信電視在南非和澳洲已經佔據市場第一的位置,美國及歐洲市場也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在日本市場,海信電視也是本土品牌之外市場份額最大的品牌。

今年以來,海信清晰地確定“U+Q”和鐳射顯示兩大發展方向。除了在 4K 超高清、人工智慧、曲面等行業發展趨勢上立於潮頭,同時還在大屏市場上建立自主技術的 ULED 電視產品佈局,並在高端超大屏市場上建立新一代顯示技術的鐳射電視佈局。

另一方面,海信的海外研發機構加力搶佔創新制高點。截至目前,海信在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以色列等已設立了7處海外研發機構,其中3家位分別位於矽谷、亞特蘭大海信美國總部及新澤西。其中矽谷研發中心正在顯示技術、晶片、光通信、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等領域發力。

值得關注的是,從全球來看,在彩電市場處於低潮,韓國和日本的彩電整體出貨量佔有率持續萎縮的背景下,中國電視企業整體出貨量和份額則逆勢攀升。以海信為例,2016年,海信集團實現1003.31億人民幣的銷售收入,海外實現35.3億美元的銷售收入。2017年1至9月,海信國際行銷實現29.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