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慕容複那些大燕國祖先裡,有位反歷史定律的先生

中國有句古話:慈不掌兵, 義不掌財。

我想了半天, 大概中國史上, 只有一個名將, 違背了“慈不掌兵”, 但還算成功吧。

那是姑蘇慕容的祖先,

前燕的柱石人物, 慕容恪, 也就是慕容玄恭。

這個人做將軍, 不尚威嚴, 主要靠恩信結納人心;務於大略,不以小令勞眾——這個聽上去很像不擊刁鬥的李廣。

但他的慈, 體現在:

官員若有過失, 慕容恪不當眾揭破, 也不會貶他們的官, 只是調他們到別的位置, 意思意思。 所以當時他手下人都有自知之明, 都不敢犯罪, 犯了小過亦會自責。

麾下軍士有犯法者,慕容恪會悄悄把犯法者放了,自己再捉幾個盜賊來斬首, 冒充犯法軍士的首級, 號令全軍。

論其戰績, 則守遼東、伐高句麗、征扶余、取中原、平段龕。 當然, 還有眾所周知地:擒了冉閔。

當然, 嚴格意義上來說, 他這種慈, 也是種手段。

即便慈, 放了手下犯法軍士一馬, 到底還是得殺幾個人,

掛羊頭賣狗肉, 以警示全軍。

順便多說幾句。

自古名將, 若非撞了大運的, 未有軍紀不嚴明者。 軍紀嚴明則殺伐不可不果斷。

將軍自然可以對士兵溫柔關心。 吳起吮創、嶽飛與士卒共甘苦、韋睿輕裘儒袍不勞士卒, 都得士卒心, 但該殺時, 不可不殺。 孫武殺宮女, 司馬穰苴殺監軍, 周亞夫細柳營戎裝見君, 這都是明例。 這事兒用腓特烈二世的話就說明白了:

“我們的斜陣方略比對手強是因為我們的速度比對手快一倍;我們的速度比對手快是因為我們的紀律比對手好得多。 ”

衛青素來推恩手下, 仁善退讓。 但李廣當年失期不到, 衛青還是得派人責讓, 於是李廣自盡。

治軍嚴謹的將軍, 容易脾氣硬, 不善於敷衍上頭, 比如李光弼, 比如俞大猷。

所以在中國出名又長壽的將軍, 除了治軍嚴謹外, 對麾下將官們(注意不是士兵), 也有軟的、溫和的一手。 但那不純是慈, 更多是手段了。

慕容恪能以慈掌軍, 也有他本人天然因素在。

一是他權傾朝野, 已經不需要特意立威了。 你看他稍微給人調個職意思意思, 屬下都會自責的。 二是前燕民族成分比較複雜, 士卒勁悍, 他也算是針對性地施為。

但他對自己人慈, 在戰場上該殺還是殺, 該打還是打, 並沒有效法宋襄公。

所以說直白點就是:到了戰場上, 紀律務必嚴整果決, 所以心慈手軟者不能掌兵;如果哪位名將意外表現得心慈手軟, 那基本就兩種可能:

——他的部隊規模很小, 而且長期在外, 處於進擊姿態。 王夫之說過, 李廣那種放羊式管理容易激發血性,

適合進擊;程不識那種嚴格管理容易塑造紀律, 適合防守;但越是大軍, 越需要紀律。

——這是他特殊身份下的特殊手段。 比如, 慕容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