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北京有30套房的小哥:人一閑,就廢了!

(1)文/哈叔哈叔的職場微課堂

我有個朋友在北京有30套房, 他全部租了出去, 然後自己就住在一個平房裡。

他要求所有的租戶必須押一付一,

交租金的日期, 他也給規定好了, 從每月的1號到30號依次排下去。

他每天的事情就是開著一輛帕薩特挨家挨戶地去收房租, 收到的錢當天就花掉, 燒烤, 擼串, 洗澡, 唱歌......

錢花光了, 然後第二天再去收下一家房租。

他常常請我擼串, 並且時常抱怨:活得太累了, 每天起早貪黑的, 還沒週六周日, 一個月頂多只能休一天。

我問他, 你為啥不集中一兩天收掉所有房租呢, 省得天天跑, 再說現在網銀支付很快, 幹嘛非要跑上門?

他看了我一眼說, 哥, 你不懂, 我媽說了, 人不能閑著, 一閑下來就廢了。

我可沒這麼土豪又勤奮的朋友, 不過這話講得還是挺有道理的:

人不能閑著, 一閑下來就廢了。

人真得不能太清閒, 閑則廢

人為什麼不能閑著?

我講講身邊一個朋友的故事。

她大學一畢業就進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分公司, 員工不多, 只有三個人, 等她進去後正好可以湊一桌打麻將。

她們的領導長期在總公司上班, 半年左右才來一趟, 請大家吃飯, 這裡儼然成了總公司遺棄的地方, 卻成了她們的天堂。

用她的話講, 工作太閑了, 每天不知道幹什麼, 但工資照發, 福利待遇也不錯, 所以四五年過去了, 沒有誰想過離開。

去年, 朋友問我有沒有合適的工作給介紹, 我驚愕, 你那麼舒服的工作要辭掉嗎?

她發了一個捂臉的表情, 不是的, 是總公司要準備在我們這城市撤了, 這邊估計撐不到年底了。

因為是老同學, 關係也不錯, 我就幫她開始物色合適的工作, 發了好幾個過去,

結果都不行:不是工作不好, 而是她覺得不能勝任。

這幾年過得舒服又清閒, 她幾乎喪失了正常上班族的戰鬥力, 能力還停留在剛畢業的階段, 但年齡卻已近三十, 人至中年。

她說, 以前總覺得自己的工作不錯, 清閒又按時發工資, 現在想想真是浪費了幾年大好的時光, 可惜沒後悔藥吃了。

業精於勤荒於嬉, 想讓自己優秀就只有靠勤奮, 嬉戲玩樂的清閒日子只會讓人荒廢, 最終被淘汰出局。

老祖宗的一些話, 我們讀書時就在學, 但只是會背, 卻並沒有以此為誡。

為什麼畢業幾年後,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很大?

其實就是看在這幾年之中幹了什麼, 有著怎樣的經歷。

曾經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舍我其誰。 覺得這個世界一分付出會有一份收穫。

世界會很公平的對待你的付出, 現在看來, 因為世界缺乏統一的標準。

所以, 你認為你做的很多很努力, 但是其實, 在人家眼裡都是應該的, 甚至還遠遠不夠的。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委屈和無奈。 或許, 並不是世界錯了。 而是我們太高看自己了。

愛折騰的人, 更容易成功

我為什麼說, 越愛折騰的人, 比較容易成功呢?

首先, 這樣的人有一顆不安於現狀的心, 是想改變目前現狀的願景,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前幾天, 我看過一位讀者發的朋友圈, 很有意思。

什麼叫出路, 出路就是走出去, 多折騰折騰, 活路就出來了;什麼叫困難, 困難就是總是將自己困在一個地方不動, 那人生自然就難了。

我有一發小, 關係很鐵, 如今見面我就叫他胡老闆, 這傢伙是一個很能折騰的人。

他高中學得是美術, 後來考進了南京藝術學院, 我就調侃他, 趕緊給我畫幾幅, 等你出名了, 那可就值錢了。

他還真給我畫了幾幅, 我也以為成為一個藝術家是他將來要走的路。

大四那年, 他開始做起了培訓, 教孩子畫畫,畢業後就和兩舍友開了一個工作室,事業有聲有色。

一年後,他竟然抽出股份不幹了,自己開了一家奶茶店,我一度罵他腦子壞了,瞎折騰什麼。

三年過去了,現如今他將奶茶店開了十多家分店,交給了一個總店長管理,自己則專心經營起了一家串串店。

喜歡折騰,是我給他設定的標籤,我發現身邊很多的朋友,包括看過的一些故事和案例,都在說明一個道理:

越是喜歡折騰,不安於現狀的人,會越來越自由,越來越成功。

馬雲當年是在學校裡當英語老師的,多好的工作,但他出來了,成立了海博翻譯社,創辦了中國黃頁,都不成功,最後折騰出阿裡巴巴。

俞敏洪可是北大的老師,據說快評上教授了,因為在校外辦班賺課時費,被北大處分,後來他索性辭職,幾經折騰,創立了新東方。

褚時健褚老,74歲的時候還在監獄,出獄後本該好好安度晚年,卻選擇和妻子上山種植柳丁,由一代煙草大王變身成了中國橙王,如今年近90依舊活躍在林海裡。

這個世界太平了,平到任何人都可以很虛幻的感覺到自己和那些牛逼的人站在一個水平線上,他們可以很輕鬆的評論商業鉅子,然後談笑風生,點評得失,產生一種天下英雄不過如此的豪邁感。最終的結果就是做不了小事,看不到以前的路,看到的遠方太遠,忘了如何走路。

太多的年輕人都覺得很容易在他這個年紀獲得與年紀不匹配的東西。三十歲不到就幻想著豪車名宅,美女如雲,卻從沒想過怎麼能腳踏實地獲得這些,也沒想過為這些事情付出足夠多的努力和委屈。

這代人擁有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最好的眼界,同樣帶來的副作用也就是這代人面臨著最為嚴重的眼高手低的缺點。

趁年輕,還是應該多奮鬥、多折騰,整天抱著手機玩樂,失控的將是整個人生。

(2)

生活中總有些人,看到同事升職拿高薪,說那是因為他會巴結公司領導。看到朋友風光創業,說那是因為富二代,有個土豪爸爸撐腰。直到看到原本遠不如自己的人,如今卻混的比自己好,又說那是因為他走了狗屎運,盼著他倒楣不落好。這些人就是不肯承認,人家是行動派,他只是死要面子耍嘴皮。

只看到別人的光鮮一面,卻無視他們勤奮努力的背影,這就是那些平庸的人最大的喜好。今天,全民健商創辦人小龍老師給大家分享幾個商界大佬創業故事,來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

騰訊公司無疑是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僅靠王者榮耀一天就能賺一個億!甚至幫助馬化騰成功升級成中國首富,但是,馬化騰創業的時候,給老東家瑞訊打工,人家要求他做3萬用戶,馬化騰這位內向的小夥子不可能站在大街上拉人,所以他混跡於學校的BBS,就像我們一樣厚著臉皮加人好友,而且為了陪聊,他甚至將頭像換成是女孩子。寫起程式來更是不要命,由於長時間工作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做完腰部手術,躺在醫院繼續寫代碼。

已經80多歲高齡的李嘉誠,從早年創業至今,一直保持著兩個習慣:一是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二是晚飯之後,一定要看英文電視,不僅要看,還要跟著大聲說,因為“怕落伍”。這種勤奮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

小米手機的創始人雷軍,當年也是非常生猛,大學期間就已經賺得了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28歲的時候就已經當上了金山公司北京的總經理的位置。眾所周知,雷軍工作非常努力,也非常勤奮。他還有一個綽號叫做"中關村勞模",這可是一點都不誇張。

以前有金山公司同事曾爆料說,雷軍在金山的時候,經常工作16個小時以上,有的時候甚至只休息三四個小時。雷軍有一次在介紹記者採訪的時候也說過,他中午吃飯的時間,只有3分鐘。一天需要開幾十個會議。

事實證明:沒有人能輕鬆成功,只有勤奮努力才有更多機會。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動盪的世界;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這是一股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

為了讓大家徹底認清時代究竟在發生什麼

水木然寫了這三本書:

《跨界戰爭》討論的是秩序重組;

《時代之巔》討論的是經濟變革;

《個體崛起》討論的是商業模式

這三本書的關係層層遞進

它將幫你認清社會的發展動向和趨勢

教孩子畫畫,畢業後就和兩舍友開了一個工作室,事業有聲有色。

一年後,他竟然抽出股份不幹了,自己開了一家奶茶店,我一度罵他腦子壞了,瞎折騰什麼。

三年過去了,現如今他將奶茶店開了十多家分店,交給了一個總店長管理,自己則專心經營起了一家串串店。

喜歡折騰,是我給他設定的標籤,我發現身邊很多的朋友,包括看過的一些故事和案例,都在說明一個道理:

越是喜歡折騰,不安於現狀的人,會越來越自由,越來越成功。

馬雲當年是在學校裡當英語老師的,多好的工作,但他出來了,成立了海博翻譯社,創辦了中國黃頁,都不成功,最後折騰出阿裡巴巴。

俞敏洪可是北大的老師,據說快評上教授了,因為在校外辦班賺課時費,被北大處分,後來他索性辭職,幾經折騰,創立了新東方。

褚時健褚老,74歲的時候還在監獄,出獄後本該好好安度晚年,卻選擇和妻子上山種植柳丁,由一代煙草大王變身成了中國橙王,如今年近90依舊活躍在林海裡。

這個世界太平了,平到任何人都可以很虛幻的感覺到自己和那些牛逼的人站在一個水平線上,他們可以很輕鬆的評論商業鉅子,然後談笑風生,點評得失,產生一種天下英雄不過如此的豪邁感。最終的結果就是做不了小事,看不到以前的路,看到的遠方太遠,忘了如何走路。

太多的年輕人都覺得很容易在他這個年紀獲得與年紀不匹配的東西。三十歲不到就幻想著豪車名宅,美女如雲,卻從沒想過怎麼能腳踏實地獲得這些,也沒想過為這些事情付出足夠多的努力和委屈。

這代人擁有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最好的眼界,同樣帶來的副作用也就是這代人面臨著最為嚴重的眼高手低的缺點。

趁年輕,還是應該多奮鬥、多折騰,整天抱著手機玩樂,失控的將是整個人生。

(2)

生活中總有些人,看到同事升職拿高薪,說那是因為他會巴結公司領導。看到朋友風光創業,說那是因為富二代,有個土豪爸爸撐腰。直到看到原本遠不如自己的人,如今卻混的比自己好,又說那是因為他走了狗屎運,盼著他倒楣不落好。這些人就是不肯承認,人家是行動派,他只是死要面子耍嘴皮。

只看到別人的光鮮一面,卻無視他們勤奮努力的背影,這就是那些平庸的人最大的喜好。今天,全民健商創辦人小龍老師給大家分享幾個商界大佬創業故事,來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

騰訊公司無疑是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僅靠王者榮耀一天就能賺一個億!甚至幫助馬化騰成功升級成中國首富,但是,馬化騰創業的時候,給老東家瑞訊打工,人家要求他做3萬用戶,馬化騰這位內向的小夥子不可能站在大街上拉人,所以他混跡於學校的BBS,就像我們一樣厚著臉皮加人好友,而且為了陪聊,他甚至將頭像換成是女孩子。寫起程式來更是不要命,由於長時間工作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做完腰部手術,躺在醫院繼續寫代碼。

已經80多歲高齡的李嘉誠,從早年創業至今,一直保持著兩個習慣:一是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二是晚飯之後,一定要看英文電視,不僅要看,還要跟著大聲說,因為“怕落伍”。這種勤奮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

小米手機的創始人雷軍,當年也是非常生猛,大學期間就已經賺得了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28歲的時候就已經當上了金山公司北京的總經理的位置。眾所周知,雷軍工作非常努力,也非常勤奮。他還有一個綽號叫做"中關村勞模",這可是一點都不誇張。

以前有金山公司同事曾爆料說,雷軍在金山的時候,經常工作16個小時以上,有的時候甚至只休息三四個小時。雷軍有一次在介紹記者採訪的時候也說過,他中午吃飯的時間,只有3分鐘。一天需要開幾十個會議。

事實證明:沒有人能輕鬆成功,只有勤奮努力才有更多機會。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動盪的世界;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這是一股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

為了讓大家徹底認清時代究竟在發生什麼

水木然寫了這三本書:

《跨界戰爭》討論的是秩序重組;

《時代之巔》討論的是經濟變革;

《個體崛起》討論的是商業模式

這三本書的關係層層遞進

它將幫你認清社會的發展動向和趨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