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為漢武帝解決了三個天大的難題,漢武帝大喜,然後卻將他滅族

關注“金鋒說”, 看不一樣的歷史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 雄才大略, 在各個領域均有不俗的建樹, 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 正所謂一個籬笆三個樁, 一個好漢三個幫, 漢武帝的赫赫功績, 自然少不了手下一幫人的輔佐。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為漢武帝解決了解決了三個大難題, 但最終卻慘遭滅族的臣子——主父偃。

主父偃出身貧寒﹐早年學長短縱橫之術, 後學《易》、《春秋》和百家之言。 在齊受到儒生的排擠, 於是北游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 但都未受到禮遇。 元光元年(前134)﹐主父偃抵長安, 後直接上書漢武帝劉徹, 當天就被召見, 與徐樂、嚴安同時拜為郎中, 不久又遷為謁者、中郎、中大夫, 一年中升遷四次, 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 並向漢武帝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

主父偃得到漢武帝的信任後, 幾次上書, 都能切中時弊, 對當時的政治頗有影響, 一共幫漢武帝做了三年大事, 這三件大事直接讓西漢走向了鼎盛。

1, 打擊豪強

漢武帝時期, 一些地方豪強獨霸一方, 為非作歹, 其實力龐大到對中央構成了威脅。 漢武帝自然容不下這些人, 但是又不能直接將他們都殺掉, 因為這些豪強不僅稱霸地方,

還與朝廷高官往來密切, 其中勢力錯綜複雜, 牽一髮而動全身。 此時, 主父偃給漢武帝出了一個主意, 那就是將這些豪強全部遷到茂陵, 茂陵乃是漢武帝給自己修陵墓之地, 此舉一可以發展茂陵周邊, 二能有效管理。 於是就這樣兵不血刃的解除了豪強之禍。

2, 對付匈奴

匈奴一直是漢朝的禍患, 當時又還沒有徹底打垮匈奴, 於是主父偃就向漢武帝進言, 建議在北方朔方築城, 作為抵禦匈奴的前線根據地, 而且還可以存放糧草兵馬, 方便戰時調動, 節約時間。 漢武帝一聽, 立即命蘇武的父親率領十萬人前去興建朔方郡, 朔方郡的建立果然狠狠地打擊了匈奴的氣焰, 為最終打垮匈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 推恩令

劉邦建立漢朝之後, 大封諸侯王, 到了文景二帝時期, 諸侯王的勢力日益膨脹, 還發生了七國之亂, 嚴重威脅到了中央集權, 到了漢武帝的時候, 對諸侯王的問題更加頭疼。 此時, 又是主父偃站了出來, 向漢武帝提出了我們所熟知的“推恩令”, 最後完美的解決了諸侯王國封地過大的問題。

主父偃雖然為漢武帝解決了好幾個天大的難題,但在這個過程中,主父偃得罪的人自然越來越多,特別是推恩令一出,嚴重損害了諸侯王的勢力,幾乎把地方豪強和諸侯王都給得罪光了。於是趙王派人上書,告發主父偃收受諸侯財物,漢武帝本來不想殺他的,但是這個時候,丞相公孫弘發言了,他說主父偃用權無忌,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謝天下。最後迫于壓力,漢武帝下令處死主父偃,並滅族。

主父偃雖然為漢武帝解決了好幾個天大的難題,但在這個過程中,主父偃得罪的人自然越來越多,特別是推恩令一出,嚴重損害了諸侯王的勢力,幾乎把地方豪強和諸侯王都給得罪光了。於是趙王派人上書,告發主父偃收受諸侯財物,漢武帝本來不想殺他的,但是這個時候,丞相公孫弘發言了,他說主父偃用權無忌,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謝天下。最後迫于壓力,漢武帝下令處死主父偃,並滅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