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濟南這家藥鋪被拍成電視劇,更是江北三大名堂之一!

濟南宏濟堂和北京同仁堂是一脈兩支, 同祖同宗, 是當時與北京同仁堂、天津達仁堂齊名的“江北三大名堂”之一。

宏濟堂創辦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 距今已過百年, 為濟南市現存的罕有的百年企業。 創始人為樂鏡宇(1872~1954年), 是當時樂氏四大房、也即同仁堂幫主樂樸齋的第三房侄子, 電視劇《大宅門》裡“百草廳”的少東家白景琦就是以樂鏡宇為原型的, 他在濟南創立的藥鋪就是宏濟堂。

1907年, 樂鏡宇斥鉅資取得官藥局的所有權, 並在院前街(原址就是現在的泉城路170號)租一門面開辦藥店, 更名為“宏濟堂”, 經理仍用沈錫五(後為北京來的劉瀛洲所取代)。 和當時的許多商家經營模式一樣, 也是前店後廠、工商一體, 是濟南當時規模最大、最有名的一個商號。

樂鏡宇不是一個保守的人, 深得經商之道。 當年, 他根據藥店發展實際, 先後在濟南最繁華的商埠區經二路開了兩個分店, 一個在緯一路東(宏濟堂第二支店), 一個在緯五路東(宏濟堂第三支店又稱宏濟堂西記), 建築雖不及老店精美, 但形制相近, 讓人一看就知是宏濟堂分號。

宏濟堂西記於2008年2月進行了平移, 現位於濟南市槐蔭區五裡溝街道經二路281號。 南樓一樓大廳已完成“修舊如舊”, 以“原汁原味”的老藥店形式對市民開放。 現存建築由沿街南樓營業廳與北樓辦公室圍合成獨立院落, 占地面積361平方米。 南面臨街的樓房為營業大廳, 磚石木結構, 廡殿大瓦頂, 東西兩山牆簷口為女兒牆, 南立面牆上有六個對稱佈置的牆跺, 主入口上方置刻有“宏濟堂”三字的牌匾。 營業廳內設有大櫃檯、中藥鬥櫥架、木式方桌、屏風等木質傢俱。 院北面的樓房二層帶有前廊, 磚石木結構, 硬山灰瓦頂, 清磚牆, 走廊底部靠近南牆的地方有雕龍木雕。 2013年被評為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在南北樓之間有一處300餘平方米的濟南宏濟堂中醫藥博物館, 展示宏濟堂中醫藥文化和中醫藥文物, 是山東省首家集地道藥材銷售、傳統中醫驗方治療、傳統中藥養生、中醫藥知識普及、中醫藥古籍文物展示、中醫藥歷史文化介紹於一體的博物館, 融中醫文化于百姓生活中。

該博物館主要陳列宏濟堂中醫藥及其他中藥文化展品,目前展出文物和展品約500餘件。展品主要以宏濟堂歷史檔案館中的藏品為主,1923年印製的《宏濟堂藥目》、1932年的《宏濟堂樂家老鋪丸散膏丹價目》、清朝印製的《正人明堂圖》和《臟腑明堂圖》等珍貴宏濟堂老物件。而數量最多的要屬從清順治年間到清末再到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各種中醫藥書刊,如民國版《古今圖書集成》、全套的《四庫全書》醫藥版 等60多函醫書和其他幾十種清代木版醫書等。

宏濟堂中醫藥博物館現免費向市民開放,廣大市民朋友可以前來參觀學習。

地址:槐蔭區經二路281號。

融中醫文化于百姓生活中。

該博物館主要陳列宏濟堂中醫藥及其他中藥文化展品,目前展出文物和展品約500餘件。展品主要以宏濟堂歷史檔案館中的藏品為主,1923年印製的《宏濟堂藥目》、1932年的《宏濟堂樂家老鋪丸散膏丹價目》、清朝印製的《正人明堂圖》和《臟腑明堂圖》等珍貴宏濟堂老物件。而數量最多的要屬從清順治年間到清末再到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各種中醫藥書刊,如民國版《古今圖書集成》、全套的《四庫全書》醫藥版 等60多函醫書和其他幾十種清代木版醫書等。

宏濟堂中醫藥博物館現免費向市民開放,廣大市民朋友可以前來參觀學習。

地址:槐蔭區經二路281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