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文藝|酒海裡的日月乾坤

作者: 魏曉婷

不知因何力量驅使, 我和文友追尋著神秘而古老的儲酒器具——酒海, 踏上故鄉這片熱土, 走進了柳林鎮亭子頭村。

這個村落原是古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驛站。 十裡一長亭, 那時是官商往來運輸歇息換馬的地方, 和鳳翔縣柳林鎮毗鄰, 也是盛產美酒美詩的地方, 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據縣誌記載, 唐儀鳳三年, 吏部侍郎裴行儉送波斯王子回國, 行至此處驛站歇息。 正值春暖花開, 忽聞酒香撲鼻, 蜂蝶紛紛墜地, 經查訪, 原是柳林鋪(現今柳林鎮)上一家酒坊的陳年老酒出窖開壇, 香飄十裡。 裴公大喜, 即興吟詩一首:“送客亭子頭, 蜂醉蝶不舞, 三陽開國泰, 美哉柳林酒”。 鳳翔郡守即贈美酒一壇。 裴公回朝後, 獻此酒于高宗皇帝, 皇帝飲之大喜, 親批為唐皇室禦酒。 自此鳳翔柳林地區釀酒業更為興盛, 酒質更美。 酒稅成了長安地區一大稅源。

柳林地區的酒香不只取決於豐富甘甜的水質,

精湛的釀酒工藝, 與古法儲酒的器具——酒海不無關係。

隨著村民的指引, 我們在王虎田家看到了正在製作的酒海、酒籠(大的叫酒海, 小的叫酒籠)。 看著聊著竟有動手製作的衝動。 可這種技藝有著千年傳承的精細工藝及經驗, 談何容易。

儲酒容器很多, 古人最早用過銀海、銅海、陶海等, 但唯有古法編制的荊條酒海、酒籠有著能增強酒之品質和香味的奇異功能, 蘊含著悠久文化和傳奇故事, 不由人想要一探究竟。

王虎田兄弟倆很是熱情好客, 一邊共同編制著一個酒海, 一邊給我們作著介紹。

他說他家解放前後在鳳翔城開有籠鋪, 主要編制出售酒籠。 大的酒海不便搬運, 接攬了活兒,

就去現場編制。 十噸以上的酒海需多人爬裡爬外忙活數月才能製成。 那時他們村上十多家開有籠鋪, 幾十家有燒酒作坊, 生意都很興旺。 後來隨著時代變遷, 商品經濟的繁榮, 替代酒海酒籠的器具多了。 加之老一輩民間藝人相繼離世, 年輕人流向城市, 這種傳統的純手工酒器也就逐漸減少。 古來以燒酒, 製作酒海、酒籠聞名的村落, 目前只有他們一家兄弟倆在操持著這種古老的祖業。 不過訂單很多, 價錢也好, 遠銷省外, 所以常常得廢寢忘食地幹。

在西安工作的兒子休假回來坐在一旁獨自編著一個酒籠, 時不時插幾句話。 看得出他已入行, 是他家唯一可傳承祖業之人。

編制酒海必須要用秦嶺山生長的荊條, 質地堅硬又有柔韌性, 是一種神奇的藥性植物。 且與“負荊請罪”裡廉頗背上背的用來懲罰自己, “荊釵布裙”裡古代婦女用來支撐裙裾的荊條是同一種植物。

製作前先要將荊條曬乾, 捋順削光, 按長短粗細分類捆紮。 編制手法類似於編制竹篾背簍。 根據儲酒量的多少編成各種規格的方形或橢圓形酒海、酒籠。

然後裡外用白布、麻紙(只能是枸樹皮特製的紙)裱糊好多層, 再用動物血、生石灰、雞蛋清按一定比例配製混合成的粘合劑裡外塗刷好多層。 最後還需用菜籽油、蜂蠟仔細塗抹內壁。 儲酒量大的酒海裱糊內壁, 需要藝人穿上右胳膊沒有袖子的衣服, 光著膀子鑽進酒海裡去裱糊塗刷, 往往要上百層, 花費一兩年功夫。 最後待陰乾後裝上原漿酒密封存放。 時間越長酒質越好。 因為這種酒器裡裡外外都是純天然物質製成, 透氣性好, 酒在裡面可以呼吸。 最關鍵的是放置過程中, 酒養海子, 海子養酒。 隨著日月輪回, 歲月變更, 酒與海子中的各種微生物發生物理化學反應, 使酒不斷熟化、增香、醇厚、濃郁、綿滑……最後變成開壇十裡香的絕佳美酒。

一個酒海可以使用二三十年才進入維修期。大的酒海可以儲酒上千噸。西鳳酒廠上萬個老酒海就是他們村裡藝人編制的。更為神奇的是若裝進去水會很快滲漏出來,而裝進去酒幾十年也不滲漏,可見酒海只接納純酒,美化純酒,這種功能使酒海有了更多神秘色彩。我禁不住問:是誰發明的這種酒器?“呂洞賓,老祖上一直這麼說。”王師傅不假思索的回答,讓我們一起會心地笑了。

的確,道教祖師呂洞賓好酒,坊間象形是背懸寶劍,手托酒葫蘆,醉醺醺,飄然于雲海之上。即謂“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大概酒中之瀟灑意趣也在於此吧。《全唐詩》收有他的詩作二百多首,幾乎篇篇不離酒。因而贏得 “劍仙”、“酒仙”、“詩仙”之名。“等閒倒盡十分酒,遇興高吟一百篇。物外煙霞為伴侶,壺中日月任嬋娟。”“白酒釀來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待賓榼裡常存酒,化藥爐中別有春。”如此好酒好詩,使他成了八仙中最著名、民間傳說最多的一位。“大道修成,瓦礫盡黃金,黃金皆瓦礫。美酒飽飲,君山為我枕,我枕是君山。”品味著呂祖之詩,想像著呂祖之風采,怎能不神思飛揚,心悅誠服!恰好呂祖為唐末宋初人,相傳酒海始于唐,興于宋,不是他發明,又有誰呢?

欣喜之餘,也不免擔憂:這是個急功近利飛速發展的時代,也是諸多祖傳技藝遺失的時期,面對工業化模具式生產的迅猛態勢,許多傳統手工技藝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頻臨失傳,急需拯救。

一個酒海可以使用二三十年才進入維修期。大的酒海可以儲酒上千噸。西鳳酒廠上萬個老酒海就是他們村裡藝人編制的。更為神奇的是若裝進去水會很快滲漏出來,而裝進去酒幾十年也不滲漏,可見酒海只接納純酒,美化純酒,這種功能使酒海有了更多神秘色彩。我禁不住問:是誰發明的這種酒器?“呂洞賓,老祖上一直這麼說。”王師傅不假思索的回答,讓我們一起會心地笑了。

的確,道教祖師呂洞賓好酒,坊間象形是背懸寶劍,手托酒葫蘆,醉醺醺,飄然于雲海之上。即謂“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大概酒中之瀟灑意趣也在於此吧。《全唐詩》收有他的詩作二百多首,幾乎篇篇不離酒。因而贏得 “劍仙”、“酒仙”、“詩仙”之名。“等閒倒盡十分酒,遇興高吟一百篇。物外煙霞為伴侶,壺中日月任嬋娟。”“白酒釀來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待賓榼裡常存酒,化藥爐中別有春。”如此好酒好詩,使他成了八仙中最著名、民間傳說最多的一位。“大道修成,瓦礫盡黃金,黃金皆瓦礫。美酒飽飲,君山為我枕,我枕是君山。”品味著呂祖之詩,想像著呂祖之風采,怎能不神思飛揚,心悅誠服!恰好呂祖為唐末宋初人,相傳酒海始于唐,興于宋,不是他發明,又有誰呢?

欣喜之餘,也不免擔憂:這是個急功近利飛速發展的時代,也是諸多祖傳技藝遺失的時期,面對工業化模具式生產的迅猛態勢,許多傳統手工技藝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頻臨失傳,急需拯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