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爸爸到底去哪兒了?

作者簡介:文峰, 一位從事兒童教育的文學愛好者, 有育兒經歷, 也有教學經驗, 自信, 樂觀, 喜歡與人交流, 是一名喜歡孩子的大叔。

紅遍中國的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 曾贏得無數家庭的喜愛。 節目中都是爸爸陪著孩子們去玩, 以找回丟失的父子時光。 在現實生活中, 也同樣如此, 爸爸常常消失在孩子們的視野中, 那他們到底去哪了?

案例

小偉是個男孩子, 由於爸爸工作忙, 很少陪小偉玩, 小偉一直由媽媽一個人帶。 時間長了, 小偉對爸爸產生了排斥心理。 媽媽怎麼說小偉都可以, 但是爸爸不能說。 只要爸爸一說, 小偉就立刻反駁。

小的時候媽媽教育小偉, 他還能聽話。 可是隨著小偉漸漸長大, 媽媽似乎有點力不從心了。 說輕了小偉就是死皮一個, 說重了不理不采。 小偉做了錯事, 媽媽氣急了想動手打, 可是一個大小夥子, 媽媽哪裡打得動他。 這時候, 媽媽想起了爸爸,

可是爸爸哪能管得了。 由於小時候爸爸缺少陪伴, 小偉對爸爸根本談不上尊重, 動不動就和爸爸對著吵, 說急了還揚言要離家出走。 夫妻倆面對這種情形也不敢來硬。 漸漸地, 小偉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上網、玩遊戲倒是挺在行。 爸爸後悔在孩子小的時候只顧忙於工作和賺錢, 幾乎沒有時間參與對兒子的教育和陪伴, 現在兒子長大了, 誰也管不了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父親對孩子的陪伴, 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 又有多少父親能隨時陪伴在孩子的左右?

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媽媽去幼稚園接送孩子, 領孩子上街, 陪孩子玩耍, 陪孩子學習, 陪孩子睡覺。 我們常常聽到父親說:“我晚上要加班,

晚點回來, 你們不用等我了。 ”“我週末約了朋友打球, 你陪孩子出去轉轉吧。 ”“我今晚有個飯局, 不回家吃飯了。 ”即使父親回到家裡, 也常常是抱著手機不撒手。 孩子在旁邊叫了半天“爸爸”, 可父親們總是一句“爸爸忙著呢”就把孩子打發了。 在孩子的生活中, 父親一職似乎可有可無。 而孩子就好像是媽媽一個人生的, 父親只是用來享受稱呼的。

據有關教育專家統計, 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缺失, 會給孩子帶來以下問題:

1.離家出走的孩子大多是來自缺少父愛的家庭。

2.輟學的孩子中一大半是沒有父親的家庭。

3.自殺人群中有超過一半是來自沒有父親的家庭。

4.犯搶劫殺人罪的孩子多數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父親的陪伴。

5.陷入早期性行為的孩子大多是沒有父親的孩子。

6.成為少女孕婦的女孩子多數缺少父愛。

失去父親的陪伴, 教訓是令人生畏的。 在此我們提醒父親們, “爸爸”不止是一個標籤, 他既是一種責任, 也是一種義務。 而我們在提醒父親的同時也要告訴媽媽, 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包攬在自己身上, 母親不能替代父親的存在。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母親需要向父親“推卸”一部分責任, 讓父親能時常出現在孩子的生活圈裡。 切不要以為自己帶著孩子, 將來孩子就會和自己親, 更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說父親的不是, 那是狹義的想法和做法,只會害了孩子。

當有一天孩子大了,媽媽再也管不了他們時再讓爸爸管,爸爸還能管得了嗎?

健康生活,快樂育兒,心貝網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優親子育兒品牌,想獲得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育兒資訊,敬請關注心貝親子網。

那是狹義的想法和做法,只會害了孩子。

當有一天孩子大了,媽媽再也管不了他們時再讓爸爸管,爸爸還能管得了嗎?

健康生活,快樂育兒,心貝網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優親子育兒品牌,想獲得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育兒資訊,敬請關注心貝親子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