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陳思誠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接觸好萊塢工會探索1905年的美國洛杉磯

1905年, 中國電影元年, 遠在美國的洛杉磯, 一批電影人漸漸聚集于此, 黃柳霜勇闖好萊塢......

百年之後, 陳思誠帶著他的製作團隊來到洛杉磯,

他在這裡接觸到好萊塢工會。

如你所知, 工會是好萊塢的基石, 從線上的製片人、導演、編劇、演員, 再到線下的攝影師、剪輯師、美術指導和服化道, 它所組成的一條龍工業流程代表著專業化與一體化。

第53屆金馬獎, 《唐人街探案》拿到的是最佳動作設計與最佳造型設計。

記得千禧年初, 陳國富導演拍了一部名叫《雙瞳》的影片, 是東西方或者說全球化合作的產物, 整個製作集結了中國臺灣、香港地區以及美國、澳大利亞等地的工作人員。

其實陳國富一直想做本土化類型的電影, 但礙于現實環境的無奈, 始終沒有實現, 老陳沒做完的事, 陳思誠在打主意!

前些日子《好萊塢報導》登載了關於《唐人街探案2》的新聞, 連同海報一起抖了出來。 一個象徵著推理的放大鏡中, 既有中國傳統的周易、五行、八卦、陰陽等哲學文化, 也有六芒星和黃道十二宮等西方星象學符號。

它們形成如坐標系一般的神秘符號, 據此透視以帝王大廈為地標的現代紐約, 這座繁華之城駁雜叢生, 甚至有些傾斜失序。

再回到《唐人街探案》來說, 王寶強是“脖子上戴著太極八卦, 打麻將要擺風水陣, 破案要用尋龍尺, 金鏈要帶八卦墜”, 思諾家角落有十字架, 坤泰又信佛又拜福祿壽。

呈現中國社會的一種現實, 畢竟儒、釋、道三教合一曾相當流行, 而這種風潮恰恰是在開放的唐朝興盛起來的。

而在全球化的今天, 陳思誠並沒有掉進“中國風”的成規, 他找到了“中國風”的精神內涵, 並用一個視覺印象——既不失中國特色又積極與世界融合的唐人街傳達出來, 今天的中國, 不再閉關鎖國, 不止雖遠必誅, 而是有自信地開放與交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