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曲阜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剁手族”網購價格遊戲“貓膩”多

“雙十一”網購的饕餮大餐剛剛結束, “雙十二”的網購熱潮接踵而至, 據11月29日,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2017年“雙11”網路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報告》稱, 在“雙11”整個體驗週期內, 先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隨意標注價格的情況較為突出, 曲阜市市場監管局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于2017年10月至11月再次組織開展“雙11”網購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活動的實例, 提醒“剁手族”們, 網購價格遊戲“貓膩”多。

本次價格跟蹤調查體驗活動涉及16家網路購物平臺, 共選取了668款商品, 涉及服裝鞋帽、手機數碼、食品特產、化妝洗護、家居家紡、母嬰用品、箱包配飾、家用電器以及其他日用品共九大品類。

本次調查體驗涉及有預售商品的平臺9個共129款。 調查體驗發現, 不同平臺和商家預售規則、支付定(訂)金和尾款時間不盡相同, 對於定金的商家賠償政策不一或未見明確規定。

根據《擔保法》第八十九條規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 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從本次對129款預售商品價格行為調查體驗情況看, 預售商品價格相對規範, 但也發現4款商品存在價格問題。 本次調查體驗涉及非預售商品共539款(有效樣本)。 調查體驗發現, 今年的“雙11”促銷活動中, 一些平臺和商家優惠活動規則設置複雜, 打折、滿減、紅包、優惠券、津貼等多種“優惠”方式疊加, 附加各種限制條件與使用順序,

促銷規則晦澀難懂, 消費者很難推算出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 影響了消費者的網購消費體驗。

調查體驗發現, 一些促銷活動虛有其表, 消費者難得實惠, 其主要問題有:有的預售商品在預售期間定金隨意改變, 預售商品價格反而比11月11日價格高;有的將“劃線價格”解釋為參考價、建議價或曾經展示過的銷售價等以避免“虛構原價”相關法規的約束, 給隨意標注劃線價格、誤導消費留出餘地;有的先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 造成折扣力度大的假像, 而實際上並不比非活動期間價格低甚至更高, 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曲阜市市場監管局 孔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