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一直在等那個還有故鄉的人

《返鄉圖》(組詩)

文/王志剛

選稿:中鄉美駐寧夏創作室主編 李茂林

文圖編輯:丁錄年 柳絲青青

《雪花如刀》

天地淪陷。 戴著安全帽的兄弟

把自己站成一根根楔子。 釘在城市中央

釘進異鄉, 皴裂的傷口

釘住自己, 欲邁向歸途的雙腳

他們沒發現, 就在此刻

已將自己變成心懷危險的人, 身處

危險的人間

萬籟失聲。 尖銳的利刃破風聲

沒有束縛, 沒有回聲

歸途上伏地的荒草, 刀口的刻度經歷了

無多顧及的對峙。 擺出一種並不明媚的姿勢

扼守

眼睜睜看著, 比自己更堅韌更柔軟的樹枝

被撂倒被淩遲。 身體莫名地痙攣了

一下子輕了許多。 積鬱三百天的鄉愁相思

隨著皮膚表面一片片剝落的, 鏽跡斑斑的

偽裝的鱗甲。 隨風化為齏粉

沉澱下一年的輪回

《虛掩之門》

臘月的家門, 一定是虛掩的

門縫裡有絲絲煙火氣滲出, 修飾那個念想

擠出的弧度。 北風鑽進門縫

不再冷。 爹娘的目光門裡門外

翻撿風聲捎來的消息

門楣上的紅燈籠, 點燃這臘月

模擬了千百次聚首的驚慌。 想想那一刻

躲躲閃閃的心思, 心跳聲高過節日的鼓點

紅燈籠措不及防。 把自己燃燒成火把

虛擬燎原之勢

一直虛掩著的門, 累了

從來被慢待的門, 一直在等那個還有故鄉的人

推門前的一聲咳嗽

《春潮》

雪越下越大, 飄飄搖搖的雪花

漸漸有了微醺的感覺。 或者有些猶豫

一聲低沉悠長的歎息, 在漫天雪舞中蕩出

一道波浪。 一股不會輕易被察覺的小南風

徐徐而來

我們的春天, 從臘月開始

從春運的第一列火車, 駛出月臺的一刻開始

綠色的絲線穿梭於故鄉與異鄉之間, 織成網

織出春天的版圖上, 熙熙攘攘的

漣漪般蕩開的春潮

乍暖還寒的風, 不適合比喻

對於我們, 年是一道不適合比喻的關隘

為此我動用了, 方言土語裡

三百天積攢的鄉音

《綠皮火車》

當一條條綠絲帶, 在茫茫雪野一閃即逝

歲月背靠曠野, 已經學會凋零的萬物

抑制不住內心由內而外的生動。

沿著鐵軌

既定的弧度, 丈量鄉愁以秋水之名

命名的遼闊

綠皮火車, 從一端駛向另一端

中間越來越長的距離是, 隱藏在草木之間的

搖晃的中年。 以及一小條明朗的天空

依舊保持的童年的藍

其實, 每年只開一個來回的綠皮火車

只是一個符號, 無論是飛馳還是停靠在哪個小站

都像我們這些還有故鄉的人, 用瘋長的荒草

填補癟下去的皮囊。 外表青翠

內心枯黃

《返鄉圖》

返鄉者把人間臘月, 走成空闊的棋盤

一群滿身塵埃的男女, 骨子裡發散的鐵銹味

漸漸被越來越濃的, 秸稈燃燒的味道代替

他們用舊的身體, 像一幅滄桑的畫布上

人為做舊的, 行動遲緩的

暗灰色的雲

他們行走的腳步, 踩疼這個時代真實的疼痛神經

猶如一個個句號, 點進鄉村暮色

老屋矮下來, 高過臺階的蒿草

矮下來。 一直下落不明的

斷了一條大腿的蛐蛐, 它經歷了什麼

它是歲月遺落的一個細節

擁擠的臘月, 返鄉圖上

每一雙閃爍磷火的眼睛, 都呼應著村頭樹下北風裡

手搭涼棚的人, 被風吹斷的白髮

露出多餘的風雨和雷電

簡介:王志剛,農民,73年生人,筆名中華民工。有詩歌散見《星星》《綠風》《中國詩歌》等報刊。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露出多餘的風雨和雷電

簡介:王志剛,農民,73年生人,筆名中華民工。有詩歌散見《星星》《綠風》《中國詩歌》等報刊。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