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藥傳統治療方式將會在心臟康復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院長線上按+

心臟康復是一類綜合的康復醫療, 涵蓋主動積極的身體、心理、行為和社會活動的訓練與再訓練, 以改善心血管功能,

在生理、心理、社會、職業和娛樂等方面達到較佳功能狀態, 並促進控制心臟病危險因素, 阻止或延緩心臟疾病發展, 減少再次發作的危險。 多項研究表明, 心臟康復可降低心肌梗死後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 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發展進程, 最大程度地減少心血管疾病對身心的不良影響, 增強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有利於改善醫患關係。

1 中醫藥在心臟康復中大有可為

近年來, 隨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年輕化、人口的老齡化, 以及急診患者救治率和慢性病救治率的提高, 使帶病生存的人數增加。 人們對生命品質的追求及對疾病預防的重視, 使得心臟康復治療變得緊迫。 世界衛生組織將心臟康復鍛煉定義為, 盡可能確保心臟病患者擁有良好的身體、精神、社會生活狀況所必需的行動總和。

國內心臟康復的理論與實踐正處於發展階段, 結合中醫藥在預防、治病、養生方面的特色, 吸取國外心血管康復的先進經驗, 心臟康復的中西醫結合發展路線將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2 心臟康復的困局

心臟康復的發展歷史已有兩個多世紀, 近50年是它快速發展、走向成熟的歷史階段。 美國、歐洲與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心臟康復已有逐步完善的指南與醫保配套支援。 同時心臟康復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 有了巨大發展。 在新世紀, 心臟康復與二級預防結合更加緊密, 融為一體。 近年來, 以冠心病介入治療、經導管射頻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人工心臟起搏、埋藏式自動複律除顫裝置,

以及現代影像技術, 尤其是冠狀動脈CT為主體的, 現代生物技術的推廣發展, 數量增加迅猛。

在我國, 有限的醫療衛生資源主要用於心臟事件發生後的急診救治與器具或手術操作, 反復住院、反復造影與介入治療, 以及高手術費用, 導致醫療資源的巨大浪費, 患者對醫療結果的困惑與不滿;心臟事件後的康復與二級預防體系基本缺失, 且缺乏醫保支持。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胡大一指出我國心臟康復發展的困局主要如下:

01 康復僅局限于肢體康復, 並未開展真正的心臟康復。

02 心臟康復無醫保政策支持。 目前的收費體制使心臟康復工作的經濟收入回報低, 患者及家庭對心臟康復的意義與重要性缺乏認識,

對康復醫療費用承受能力不足。

03 沒有系統的心臟康復人才培訓和准入體系, 人才匱乏, 康復知識、技能和設備缺乏。

04 學術界對心臟康復的理論和實踐缺乏瞭解與重視。 一些初步開展心臟康復的醫院也把心臟康復狹隘地理解為患者運動能力評估與訓練, 對心理、生活品質和職業康復落實不夠。 不少醫院的康復還停留在臨床研究階段, 在醫療保健的實踐層面並未真正落實。

3 中西醫結合心臟康復的優勢

我國康復醫學源遠流長, 《素問•五常政大論》曾提到:“其病久者, 有氣從康, 病去兩瘠, 奈何……養之和之, 靜以待時, 謹守其氣。 ”指出康復患者調理及正常人防病保健的方法。 隨著中醫理論及治療水準的不斷完善, 中醫康復學也形成了很多有特色並有臨床實踐效果的康復方法。 適合心臟病患者康復的方法主要有精神、飲食、運動、藥物、針灸以及環境療法等。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王階教授作為中西醫結合的領軍人, 一直在強調中西醫結合治病的重要性。胡大一在2016年的文章中也提出中西醫結合要充分發揮祖國醫藥的整體觀念:上醫治未病、辨證施治的哲學思想體系和針灸、按摩、太極拳、中藥等技術的特色與優勢,進行心臟康復。

中醫養生方法源遠流長,在西醫的康復原則下,開展具體的中醫治療方法,能彌補西醫康復方法的不足。其中氣功、導引、武術、樂舞、拳操等運動項目都具有動靜結合、剛柔相濟的獨特風格。這種動靜結合、剛柔相濟的特點能夠將心臟康復治療的收益性和安全性達到很好的統一。這些運動簡單易行,不需要進行心肺功能的評估,適合的人群廣泛。實踐證明,中醫心臟康復在緩解臨床症狀、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品質、降低再入院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中醫傳統手段和方式將會在心臟康復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4 麝香保心丸全面干預冠心病心臟康復

麝香保心丸是促進治療性血管新生的抗心絞痛中成藥,全面干預冠心病康復與二級預防管理,在心臟康復中具有重要地位。

麝香保心丸具有芳香溫通、益氣強心的功效。麝香保心丸的主要成分是麝香、人參提取物、牛黃、肉桂、蘇和香、蟾酥、冰片,屬芳香溫通藥。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證明,麝香保心丸具有擴張心臟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慢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縮力的功效。另有研究證明,麝香保心丸具有開放原有側支,增加新側支形成的作用,不良反應少且輕微。

有資料顯示, 麝香保心丸治療穩定型心絞痛療效顯著,不僅能夠即刻緩解症狀,而且長期服用可增強心血管功能,提高生活品質,減少和防治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再發生率。■

值班編輯:劉夢雪 編審:李小不

一直在強調中西醫結合治病的重要性。胡大一在2016年的文章中也提出中西醫結合要充分發揮祖國醫藥的整體觀念:上醫治未病、辨證施治的哲學思想體系和針灸、按摩、太極拳、中藥等技術的特色與優勢,進行心臟康復。

中醫養生方法源遠流長,在西醫的康復原則下,開展具體的中醫治療方法,能彌補西醫康復方法的不足。其中氣功、導引、武術、樂舞、拳操等運動項目都具有動靜結合、剛柔相濟的獨特風格。這種動靜結合、剛柔相濟的特點能夠將心臟康復治療的收益性和安全性達到很好的統一。這些運動簡單易行,不需要進行心肺功能的評估,適合的人群廣泛。實踐證明,中醫心臟康復在緩解臨床症狀、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品質、降低再入院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中醫傳統手段和方式將會在心臟康復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4 麝香保心丸全面干預冠心病心臟康復

麝香保心丸是促進治療性血管新生的抗心絞痛中成藥,全面干預冠心病康復與二級預防管理,在心臟康復中具有重要地位。

麝香保心丸具有芳香溫通、益氣強心的功效。麝香保心丸的主要成分是麝香、人參提取物、牛黃、肉桂、蘇和香、蟾酥、冰片,屬芳香溫通藥。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證明,麝香保心丸具有擴張心臟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慢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縮力的功效。另有研究證明,麝香保心丸具有開放原有側支,增加新側支形成的作用,不良反應少且輕微。

有資料顯示, 麝香保心丸治療穩定型心絞痛療效顯著,不僅能夠即刻緩解症狀,而且長期服用可增強心血管功能,提高生活品質,減少和防治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再發生率。■

值班編輯:劉夢雪 編審:李小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