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河北省滄州市肅寧縣

肅甯縣, 隸屬於河北省滄州市, 位於河北省中部, 滄州市最西端, 總面積515平方公里, 總人口344728人, 下轄6個鎮、3個鄉, 6個社區、253個村。

肅甯縣歷史悠久, 原始社會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春秋時期燕國置武垣縣, 隋朝改為河間縣, 金代置肅寧縣。 有鉤弋夫人、劉完素、魏忠賢、劉春霖、“畫眉張”等著名人物, 文物古跡有武垣城遺址、烈士塔等。

肅寧縣地處海河沖積平原, 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 是國家級商品糧基地, 是河北省核心區產糧大縣之一;工業以毛皮加工、針紡服裝、食品加工、圖書印刷發行為主導產業。

京九鐵路、朔黃鐵路在肅寧境內交叉而過,

肅寧北站是西煤東運的重要鐵路樞紐。

肅寧縣先後獲得省級園林縣城、國家級平安縣、“中國裘皮之都”等榮譽稱號。

中文名稱

肅寧縣

外文名稱

Suning County

別 名

武垣

行政區類別

縣級

所屬地區

河北省滄州市

下轄地區

6個鎮、3個鄉, 6個社區、253個村

政府駐地

肅寧鎮

電話區號

0317

郵政區碼

062350

地理位置

河北省中南部, 滄州市最西端

面 積

515平方公里

人 口

344728人

方 言

冀魯官話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文化中心、人民公園、武垣城遺址、烈士塔

火車站

肅寧站, 肅寧北站

車牌代碼

冀J

行政區劃代碼

130926

地區生產總值

130.0978億元

歷史沿革

肅甯地域開發甚早, 原始社會已有人類聚居。

春秋時期, 今肅寧縣地屬晉國。

周顯王十九年(前350年),

前燕置武垣縣(縣治在今肅甯縣城東南7.8公里)。

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前300年), 武垣屬趙國。

西漢, 武垣縣屬幽州涿郡。

新莽時期, 武垣改稱垣翰亭。

東漢建安十一年(206年), 武垣徒治東武垣城(今河間市城南12.5公里), 轄域仍含今肅甯全境。 初屬幽州涿郡, 後改隸冀州河間國。 三國魏時隸屬不變。

西晉時期, 武垣縣改屬冀州高陽郡。

十六國時期, 武垣縣先後為後燕、後趙地, 屬冀州高陽郡。

北朝時期, 武垣縣先後為北魏、東魏、北齊地, 隸屬於瀛州河間郡。

隋開皇三年(583年), 武垣縣治遷至瀛州城。 開皇十六年(596年), 武垣縣改名河間縣, 初屬瀛州, 大業三年(607年)改隸河間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 複置武垣縣。 貞觀元年(627年), 武垣縣併入河間縣。

後晉高祖天福元年(936年),

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今肅寧境域屬契丹。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收復, 仍屬瀛州。

北宋雍熙三年(986年), 在河間縣西置平虜寨。 景德二年(1005年)改為肅寧城(今肅寧鎮)。

金正隆元年(1156年), 置肅寧縣, 屬河北東路河間府。

元至元二年(1265), 廢肅寧縣為鎮, 入河間縣, 隸中書省河間路。 後恢復原建制。

明洪武元年(1368)十月始, 肅寧縣屬河間府。

清代, 肅寧縣屬直隸省河間府。 宣統三年(1911年), 肅甯歸天津河間道。

民國二年(1913年), 肅寧縣屬直隸省渤海道。 民國三年(1914年), 屬直隸省津海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 直隸省改為河北省, 肅寧縣屬之。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 屬河北省滄縣行政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屬河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 中共肅甯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屬冀中區一專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2月, 改屬四專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 肅甯縣屬冀中區十專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10月, 肅寧縣改屬冀中區八專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7月又改屬九專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1日, 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肅寧劃屬滄縣地區專員公署。

1952年11月, 肅寧縣改屬定縣地區專員公署。

1954年4月, 定縣地區專員公署撤銷, 肅寧縣複屬滄縣地區專員公署。

1958年6月15日, 撤銷滄縣地區專員公署, 肅寧縣改屬天津地區專員公署。

1958年11月20日, 撤銷肅寧縣, 併入河間縣, 歸天津市管轄。

1962年3月27日, 恢復肅寧縣建制, 隸滄州地區專員公署。

1993年7月, 滄州地區與原滄州市合併為地級滄州市, 肅寧縣隸屬滄州市。

風景旅遊

武垣城遺址

武垣城遺址

武垣城遺址位於肅甯縣城東南偏北7.8公里處。 古城分內、外兩城, 皆為正方形。 外城每面均為1.75公里, 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 內城位於城中心, 每面各長0.5公里。 城內建築存, 僅內城東南隅保留鉤弋夫人廟遺址, 高約2米, 寬35米, 長45米。 內外土城牆已平毀, 外城西、北兩面較為完好。 內城只存西牆和北牆。

肅寧牌坊

明清時期肅甯縣城牌坊林立,大致可分為科舉成就坊、宦績政聲坊、貞節坊、孝子坊等。建築材料有木、磚、石三種,除進士坊和楊氏貞節坊外均為木坊。

其中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的東大街的進士坊由漢白玉石料構成,四柱三拱五沿,燈塔造形,脊沿端、頂、角均雕有張嘴石獸,方椽、方檁、方柱及台墩上凸刻飛禽走獸,神態各異,形象逼真,雄偉華麗,為肅寧牌坊代表作。1966年初拆毀。

烈士塔

烈士塔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建于原文廟(今肅寧一中),磚木水泥結構。塔基、塔座、二層塔樓均為六棱體造形,通高12米。塔樓門額懸“雖死猶榮”木匾1塊。塔頂為六面鑽尖形,上裝寶葫蘆。一層塔樓內迎門並排石碑兩座。東碑額篆刻“萬古流芳”,碑陽銘刻紀念文,碑陰刻“英氣長存”4個大字;西碑銘記抗日犧牲烈士姓名、性別、籍貫、職務。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內城只存西牆和北牆。

肅寧牌坊

明清時期肅甯縣城牌坊林立,大致可分為科舉成就坊、宦績政聲坊、貞節坊、孝子坊等。建築材料有木、磚、石三種,除進士坊和楊氏貞節坊外均為木坊。

其中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的東大街的進士坊由漢白玉石料構成,四柱三拱五沿,燈塔造形,脊沿端、頂、角均雕有張嘴石獸,方椽、方檁、方柱及台墩上凸刻飛禽走獸,神態各異,形象逼真,雄偉華麗,為肅寧牌坊代表作。1966年初拆毀。

烈士塔

烈士塔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建于原文廟(今肅寧一中),磚木水泥結構。塔基、塔座、二層塔樓均為六棱體造形,通高12米。塔樓門額懸“雖死猶榮”木匾1塊。塔頂為六面鑽尖形,上裝寶葫蘆。一層塔樓內迎門並排石碑兩座。東碑額篆刻“萬古流芳”,碑陽銘刻紀念文,碑陰刻“英氣長存”4個大字;西碑銘記抗日犧牲烈士姓名、性別、籍貫、職務。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