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宦官和太監不一樣?那有如何區分呢?就看這幾點

中國古代宦官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心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太監。 但實際上宦官並不全都是太監。 太監是中國古代畸形的產物,

男性經過閹割之後便入宮成為太監, 也是我們在古裝劇中見到非常多的一種人, 但是宦官雖然大多也是太監, 但其中還有部分是知識份子, 而且是沒有經過閹割的正常男性。

宦官是什麼意思?宦官傳說是西方古代亞述國王的美麗王妃所創, 但是在中國, 宦官一詞歷史悠久, 是皇宮中皇帝以及皇族服務的官員的總稱。 很多人覺得, 這不就是太監的職責嗎?說白了宦官就是太監, 其實並不完全是。 在東漢以前, 宦官中既有閹人, 也有士人。

宦官是什麼意思?據記載, 宦官悉用閹人, 不複雜調它士。 可見悉用閹人是東漢之後才有的事情, 而在之前, 宦官並不全都是閹人。 在東漢時期甚至還有女宦官的出現, 出土的漢代彩繪女宦官陶俑就是明證。 宦官一般都是幼年入宮, 社會關係簡單, 別無出路, 又因其近于皇帝, 所以權勢很大。 在唐代以後, 民間官僚富商收買男童, 私自閹割後送入宮廷, 希望日後能夠利用。

太監一詞也是在唐代開始出現的, 到了遼代, 太監成為了證券機構中的官員稱謂之一, 金、元直接沿襲了遼代制度, 所以這時候宦官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朝廷中的一個官職, 元代太監是諸監中的二級官吏, 並非盡是刑餘之人。 不過到了明朝, 太監和宦官才有了較為固定的關係。 從當太監必是宦官, 但明代宦官並不都是太監,

太監成為宦官的專稱是從清朝開始的。

到了清朝, 宦官被取消了, 一律稱為太監。 清朝的太監分為三六九等, 下級的受苦受難, 上級的為非作歹、為所欲為。 比如有名的慈禧太后的太監李蓮英既可制約滿朝文武大臣, 又可與太后同吃一個灶, 他的家鄉居然有地三十六頃, 金銀財寶無數。

可見, 太監、宦官在東漢之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從東漢時起, 二者才合流, 成為一體。 而太監是地位高於一般宦官的閹人, 或者說是閹人首領, 三者本不應混為一談、魚目混珠。

清代太監之間也是等級森嚴, 僅從他們的服飾上可看得很分明。 按照規定, 不同品級的太監的服飾也是不一樣的。 太監的服飾華麗考究, 二品太監, 頭戴紅頂花翎, 蟒袍補子為仙鶴;三品太監為正藍頂花翎, 蜞袍補子為鳳凰, 無品太監, 一律穿紫色綢緞袍, 補子為蟠龍花和五蝠捧壽的吉祥圖案。 其他充當雜役的太監均穿紫色布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