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自己的資料感,做一個更好的產品經理

之前說過產品經理要有的硬實力, 還有一些工作當中的軟實力, 同時也分析了各種各樣的產品會有不一樣的 產品經理, 那麼今天就來談談產品經理必備的一個資料感, 這並不是產品才有的技能, 但是產品必須要有這個, 如果你不是產品, 學習一下, 在其他的工作中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什麼是數據感?

資料感其實很簡單, 就是對任何事情, 任何看法首先第一要去找依據, 而不是憑藉自己的主觀判斷。 那麼依據從哪裡來, 就是來自於資料。 先來一個簡單的實例, 假如我問你, 你覺得愛奇藝和優酷相比, 誰更火?

要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分析一下這個火指的是什麼?是用戶量大?還是日活數量大?還是訪問數量大?這裡我們就假定是算他的用戶數量吧, 用戶數量多了也就是用的人多了那肯定能說明這個網站火咯!好的, 當你知道你要衡量的指標之後,

我們就可以去解決這個問題了。 如果你只是和朋友茶餘飯後聊天, 那麼你肯定會根據身邊的朋友或者自己的認知來想當然的回答這個問題, 例如:

我:我覺得優酷更火, 因為前段時間我看到很多人朋友圈借帳號要看《 春風十裡》, 而且優酷感覺出來很多年, 用戶數量肯定很大;

但是你朋友不樂意了, 他提出反駁意見:

朋友:前段時間《中國有嘻哈》更火, 我覺得用愛奇藝的人肯定比優酷的多, 而且愛奇藝最近多了很多新劇, 也有很多人找我借帳號, 要追劇呢?

然後雙方開始爭執不下, 如果你是一個產品經理, 你想解決這個問題, 你要怎麼辦?很簡單, 用資料來說話, 以下是來自艾瑞資料的線上視頻9月份月度覆蓋人數的分析:

從上面的資料來看, 優酷好像是稍稍領先與愛奇藝, 而且翻看了8月, 7月, 6月的資料來看都是優酷比愛奇藝人數多一點, 然後你因為拿到了資料你成功地就說服了朋友, 同時你也發現, 原來優酷和愛奇藝的火爆程度都是數一數二的, 這就是資料感給你帶來的一些生活的實際。

當然這個例子還是有一些漏洞存在的, 例如艾瑞資料的真實性是否準確, 然後單獨的評判覆蓋人數是否足夠全面, 還有就是單獨比較月份會不會偶然性太大等等問題, 由此我們發現, 一個簡單的問題「誰更火」其實背後需要考量的因素有很多, 我們也發現了原來資料給我們的説明是很大的, 越多的資料, 越全面的資料, 對我們認清一個東西越有幫助。 而資料分析的辦法和一些因素的審核考量我們後續再談, 我們今天聊的是資料感。

有了資料感, 我們能用在哪?

很多人覺得有了資料, 無非就是爭論問題的時候多了一點點證據罷了, 好像在我的生活中並沒有什麼幫助啊, 我平時經常想當然的好像也沒有錯啊!這種想法其實是對資料感這詞的認知太片面了,

資料感不僅僅是來自於這些資料統計分析網站, 還來自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時候我們流覽問答社區, 會有一個點贊功能, 點贊意味著有人贊同這個觀點, 例如說很多人覺得煎雞蛋的時候往裡面加一點鹽還有料酒還有一點點水會更好吃, 但是你並不知道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那麼當你看到原來有這麼多人贊同這種做法的時候, 資料感告訴你, 也許我晚上做雞蛋的時候可以試試這個辦法!結果發現, 原來這種辦法真的會讓雞蛋更加美味一點點。

還有很多時候我們看到路邊有人擺攤, 這個時候有人會說, 下雨天也擺攤, 出太陽也擺攤, 這麼辛苦又不賺錢真的是太慘了,以為我肯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坐在辦公室裡面吹著空調,喝著咖啡,真的是太爽了!但是旁邊也許有人就會反駁你,你怎麼就知道人家不賺錢?

你覺得不賺錢的原因來自於你對他們片面的瞭解,你覺得這是一份苦差事肯定是因為沒錢賺,所以他們才這麼辛苦希望多花點時間去多增加一點點收益,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朋友提出了反對意見,這個時候你很尷尬,到底是去聽他的呢還是相信自己的直覺,自己的想法?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資料感來説明你了,這裡的資料可能是來著網上,也可能是你多去問幾個人進行一些統計和計算,當然你會覺得這個操作行為很弱智啊!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假如你打算在學校開一個奶茶店,這個時候你要去做調研,這個學校喝奶茶的人多不多,那麼你就需要資料。沒有資料感的或者愣頭青就會想當然的以為,這個學校有幾萬人,然後大家都經常來這個地方消費,那麼我在這裡開一個奶茶店肯定是有錢賺的。然後就風風火火地開始了自己的創業道路,那麼這個時候你一定會賺錢嗎?答案是不一定的,但是能確定的一點是,如果你對前期的使用者,資料等等沒有調研清楚,就盲目地去做這件事,那麼失敗的概率是很大的。

很多人自以為有資料感,看到這個地段人很多,就說:要是在這裡開一個xx店肯定賺錢;看到別人做某個行業賺了很多錢,就說:我現在跟著入這個行業肯定也能賺到很多錢;看到某某手機賣的很好,就說:用這個手機肯定很好,不然他不會賣的這麼好。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我們很容易就陷入對資料的自我臆斷的漩渦,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東西不是什麼致命的,反正他也不創業,不會去做這個,做那個,要那麼多的資料好像也沒什麼作用;但是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沒有資料感將會非常致命,盲目地去做一個產品,去上線一個功能,虧損的是整個公司,而不是只有自己的利益,所以請盡力地去學習培養自己的資料感!

怎麼培養自己的資料感

關於資料感的培養,或者是關於xxx技能的學習與培養我感覺是最難回答或者最難學習的,就好像有人問:怎麼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這個問題大而空,廣而泛,壓根就不好回答,所以我就簡單說幾個需要抓住的點:

時常關注資料多去思考資料背後的東西相信資料前,先否定自己的想當然多溝通,不要偏執時常關注資料

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能做的到,但是很多人關注的資料或者是資訊可能是娛樂性質的,也可能是一些新聞報導的東西,例如說:ofo和摩拜的用戶數量誰的多,誰融資的錢更多;哪個明星上了頭條次數多,哪個明星的演唱會門票賣的多;這些都是資訊,都是資料,只不過你關注的點大多數是娛樂性質的而已,假如你是一個產品經理,那麼你要關注的就是公司所處行業的一些資料,當然你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去關注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模組,畢竟資料那麼多沒有人都能知道,都有時間去關注,那麼養成查找資料的技能就很關鍵了。所以提升自己查找資料的能力,例如:百度分析,百度指數,艾瑞資料,IT橘子,阿裡資料,易觀千帆等等,很多網站都有資料分析和統計,所以記得多去逛逛,瞭解一些行業和你想要的資料。

多去思考資料背後的東西

很多時候資料可能就是一個冰冷的數字,就是一幅幅變化的統計圖,但是有能力的人會去分析冰冷資料後面所存在的溫暖,而很多人就是一瞥而過就沒有然後了。

舉個栗子:現在OV手機的銷量和幾年前相比翻了很多,很多人印象中OV還是個三線的小牌子,儘管人家賣的很好,但是還是很多人覺得OV就是靠廣告堆疊起來的銷量,實際機器性能差的很。誠然,OV的價格和他的配置確實不是很搭,但是這也是很多人的主觀想法了,覺得高配置=高價格,高價格=低配置的就是垃圾手機,就是不好用的手機;那麼如果你只是看到了這一層的話,那麼我感覺這個資料還是太冰冷的,我們不妨試著去想想:如果一個手機配置很差,用的很不舒服,而且價格很好,唯一的就是店鋪很多,廣告很多,那麼這個手機能賣的很好嗎?就算他能幾個月或者一兩年能賣的很好,他能一直賣得很好嗎?但是OV已經賣了好多年了,而且在不斷地擴展中,因為他們想告訴消費者的就是:我們的手機配置不是最好的,價格雖然高,但是我們的功能和體驗絕對的不會差,而現實中OV的旗艦店和售後的服務態度確實比很多廠家好很多。

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只是看中參數的,更多的人關注的是這個東西好不好用,他買這個產品受到的待遇和服務好不好,配置只是一個冰冷的參數,如果購物體驗和使用體驗很差的話,這些參數並不能挽救一個消費者對一個產品的厭惡感。這一切都是資料背後存在的江湖,也是OV這樣燒錢依然可以賣的很好的原因,OV的銷量事實上就是一個成功的銷售案例,很多人對他們的產品不屑一顧,但是卻忘了當你還在主觀想法審批別人的東西不好的時候,人家已經把產品賣出去了很多,而且是不斷地在擴張,擴張到衝擊你三觀的地步了,這個時候你確定還不改變下自己的看法麼?

相信資料前,先否定自己的想當然

網上有很多人說不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尤其是現在,因為你的直覺往往是錯誤的。

這句話說的頗有一點絕對,但是細細品來也有點意思。現在的互聯網時代很多新的玩法和新的事物衍生,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不務正業的打遊戲,電競行業火得一塌塗地,很多人都要輟學去打電競;讓人感覺秀智商秀下限的搞笑短視頻,觀眾數量龐大,很多草根紅人依靠這個一路火起來;以前那些踏踏實實做事幹活的人一個月可能賺錢還沒人家寫一篇稿子的廣告費多……現在的社會多元化,層出不窮的新鮮事物已經讓我們的直覺越來越不準確了,很多時候我們做一個大決定的時候可能還會去問問父母,但是我曾看到有人說:「不要去問昨天的太陽能不能曬乾今天的衣服。」父母長輩固然有很多道理和知識值得我們去學習,但是更多的時候他們所掌握的一些經驗和知識可能已經是落伍,跟不上時代的了。

所以在相信資料前,先否定自己的想當然,自己的直覺往往是不准的,它只是一個參考,但是不要太過於盲目的去相信自己的直覺,尤其是對一個大一點的問題面前,請慎重一些,去相信資料。

多溝通,不要偏執

人很多時候都是很奇怪的,沒人認同你的時候你就特別想說服別人去認同你。所以一旦產生了偏執,聰明的人會愉快地機智地繞過這個問題,不去與別人爭論,因為往往爭論的結果都是沒有意義的。而我們畢竟都是凡人,都會或多或少有這些毛病,喜歡和人家爭論,試圖去說服別人,去證明自己說的是對的。但是在培養自己的資料感的時候,在做產品的工作的時候,我們要多注意去避免這個問題,多溝通不要爭執,也不要與別人發生矛盾。很多時候被別人說服很簡單,但是自己完全的認可別人,自己說服自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了這件事情,想必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會順暢很多的。

以上就是作為一個產品新人的一些感悟,內容可能有些單薄,但是希望表達的意思能到位,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本文由 @vitamin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這麼辛苦又不賺錢真的是太慘了,以為我肯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坐在辦公室裡面吹著空調,喝著咖啡,真的是太爽了!但是旁邊也許有人就會反駁你,你怎麼就知道人家不賺錢?

你覺得不賺錢的原因來自於你對他們片面的瞭解,你覺得這是一份苦差事肯定是因為沒錢賺,所以他們才這麼辛苦希望多花點時間去多增加一點點收益,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朋友提出了反對意見,這個時候你很尷尬,到底是去聽他的呢還是相信自己的直覺,自己的想法?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資料感來説明你了,這裡的資料可能是來著網上,也可能是你多去問幾個人進行一些統計和計算,當然你會覺得這個操作行為很弱智啊!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假如你打算在學校開一個奶茶店,這個時候你要去做調研,這個學校喝奶茶的人多不多,那麼你就需要資料。沒有資料感的或者愣頭青就會想當然的以為,這個學校有幾萬人,然後大家都經常來這個地方消費,那麼我在這裡開一個奶茶店肯定是有錢賺的。然後就風風火火地開始了自己的創業道路,那麼這個時候你一定會賺錢嗎?答案是不一定的,但是能確定的一點是,如果你對前期的使用者,資料等等沒有調研清楚,就盲目地去做這件事,那麼失敗的概率是很大的。

很多人自以為有資料感,看到這個地段人很多,就說:要是在這裡開一個xx店肯定賺錢;看到別人做某個行業賺了很多錢,就說:我現在跟著入這個行業肯定也能賺到很多錢;看到某某手機賣的很好,就說:用這個手機肯定很好,不然他不會賣的這麼好。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我們很容易就陷入對資料的自我臆斷的漩渦,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東西不是什麼致命的,反正他也不創業,不會去做這個,做那個,要那麼多的資料好像也沒什麼作用;但是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沒有資料感將會非常致命,盲目地去做一個產品,去上線一個功能,虧損的是整個公司,而不是只有自己的利益,所以請盡力地去學習培養自己的資料感!

怎麼培養自己的資料感

關於資料感的培養,或者是關於xxx技能的學習與培養我感覺是最難回答或者最難學習的,就好像有人問:怎麼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這個問題大而空,廣而泛,壓根就不好回答,所以我就簡單說幾個需要抓住的點:

時常關注資料多去思考資料背後的東西相信資料前,先否定自己的想當然多溝通,不要偏執時常關注資料

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能做的到,但是很多人關注的資料或者是資訊可能是娛樂性質的,也可能是一些新聞報導的東西,例如說:ofo和摩拜的用戶數量誰的多,誰融資的錢更多;哪個明星上了頭條次數多,哪個明星的演唱會門票賣的多;這些都是資訊,都是資料,只不過你關注的點大多數是娛樂性質的而已,假如你是一個產品經理,那麼你要關注的就是公司所處行業的一些資料,當然你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去關注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模組,畢竟資料那麼多沒有人都能知道,都有時間去關注,那麼養成查找資料的技能就很關鍵了。所以提升自己查找資料的能力,例如:百度分析,百度指數,艾瑞資料,IT橘子,阿裡資料,易觀千帆等等,很多網站都有資料分析和統計,所以記得多去逛逛,瞭解一些行業和你想要的資料。

多去思考資料背後的東西

很多時候資料可能就是一個冰冷的數字,就是一幅幅變化的統計圖,但是有能力的人會去分析冰冷資料後面所存在的溫暖,而很多人就是一瞥而過就沒有然後了。

舉個栗子:現在OV手機的銷量和幾年前相比翻了很多,很多人印象中OV還是個三線的小牌子,儘管人家賣的很好,但是還是很多人覺得OV就是靠廣告堆疊起來的銷量,實際機器性能差的很。誠然,OV的價格和他的配置確實不是很搭,但是這也是很多人的主觀想法了,覺得高配置=高價格,高價格=低配置的就是垃圾手機,就是不好用的手機;那麼如果你只是看到了這一層的話,那麼我感覺這個資料還是太冰冷的,我們不妨試著去想想:如果一個手機配置很差,用的很不舒服,而且價格很好,唯一的就是店鋪很多,廣告很多,那麼這個手機能賣的很好嗎?就算他能幾個月或者一兩年能賣的很好,他能一直賣得很好嗎?但是OV已經賣了好多年了,而且在不斷地擴展中,因為他們想告訴消費者的就是:我們的手機配置不是最好的,價格雖然高,但是我們的功能和體驗絕對的不會差,而現實中OV的旗艦店和售後的服務態度確實比很多廠家好很多。

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只是看中參數的,更多的人關注的是這個東西好不好用,他買這個產品受到的待遇和服務好不好,配置只是一個冰冷的參數,如果購物體驗和使用體驗很差的話,這些參數並不能挽救一個消費者對一個產品的厭惡感。這一切都是資料背後存在的江湖,也是OV這樣燒錢依然可以賣的很好的原因,OV的銷量事實上就是一個成功的銷售案例,很多人對他們的產品不屑一顧,但是卻忘了當你還在主觀想法審批別人的東西不好的時候,人家已經把產品賣出去了很多,而且是不斷地在擴張,擴張到衝擊你三觀的地步了,這個時候你確定還不改變下自己的看法麼?

相信資料前,先否定自己的想當然

網上有很多人說不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尤其是現在,因為你的直覺往往是錯誤的。

這句話說的頗有一點絕對,但是細細品來也有點意思。現在的互聯網時代很多新的玩法和新的事物衍生,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不務正業的打遊戲,電競行業火得一塌塗地,很多人都要輟學去打電競;讓人感覺秀智商秀下限的搞笑短視頻,觀眾數量龐大,很多草根紅人依靠這個一路火起來;以前那些踏踏實實做事幹活的人一個月可能賺錢還沒人家寫一篇稿子的廣告費多……現在的社會多元化,層出不窮的新鮮事物已經讓我們的直覺越來越不準確了,很多時候我們做一個大決定的時候可能還會去問問父母,但是我曾看到有人說:「不要去問昨天的太陽能不能曬乾今天的衣服。」父母長輩固然有很多道理和知識值得我們去學習,但是更多的時候他們所掌握的一些經驗和知識可能已經是落伍,跟不上時代的了。

所以在相信資料前,先否定自己的想當然,自己的直覺往往是不准的,它只是一個參考,但是不要太過於盲目的去相信自己的直覺,尤其是對一個大一點的問題面前,請慎重一些,去相信資料。

多溝通,不要偏執

人很多時候都是很奇怪的,沒人認同你的時候你就特別想說服別人去認同你。所以一旦產生了偏執,聰明的人會愉快地機智地繞過這個問題,不去與別人爭論,因為往往爭論的結果都是沒有意義的。而我們畢竟都是凡人,都會或多或少有這些毛病,喜歡和人家爭論,試圖去說服別人,去證明自己說的是對的。但是在培養自己的資料感的時候,在做產品的工作的時候,我們要多注意去避免這個問題,多溝通不要爭執,也不要與別人發生矛盾。很多時候被別人說服很簡單,但是自己完全的認可別人,自己說服自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了這件事情,想必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會順暢很多的。

以上就是作為一個產品新人的一些感悟,內容可能有些單薄,但是希望表達的意思能到位,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本文由 @vitamin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