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英特爾先別著急 驍龍835進軍PC市場可能並不是針對你

想必這幾天科技圈大家最關注的大概就屬高通的消息了, 一邊忙著發佈萬眾期待的驍龍845, 一邊又把驍龍835晶片放到了PC上。

就在剛剛舉辦的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

高通不僅找來了微軟、AMD、三星、Sprint, 同時還聯合了華碩、惠普、聯想作為合作夥伴, 光這架勢也就看出了高通想要進軍PC市場的野心。

只是, 英特爾會為之顫抖嗎?

1

如果說2G時代, 是GSM的天下, 還沒高通什麼事的話, 那3G時代, WCDMA、TD-SCDMA、CDMA2000, 那都和高通一手開創的CDMA有密切關係。

而在如今的4G時代, 高通更是成為了手機晶片最大贏家, 據初步統計, 在高端及中端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共掌握約50%的市場佔有率。

一直以來, 高通的主要收益來源於兩大部分, 一是專利授權, 二是手機基帶晶片出售。

也正是因為這兩大優勢的所在, 讓高通成功地做到了“三家通吃”。

手機製造商使用高通晶片, 要付晶片的錢及專利費。 設備商建基站的晶片使用了高通專利,

要付專利費。 而對於運營商來說就更慘了, 一方面需要採購手機廠商的定制機;另一方面, 還需要採購設備商生產的設備, 得間接付出兩份專利許可費用。

當然, 取得這樣的成績也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 在過去30年中, 高通在研發領域投入的資金超過440億美元, 其在全球申請和擁有的專利超過13萬項。

高通總部貼滿了專利的“專利牆”

也正是因為這些技術與專利的投入, 讓高通逐漸地扮演了PC時代Intel的角色, 成為了所有手機廠商都爭相與之合作的對象。

直到現在, 驍龍晶片也一直都被認為是最先進的手機晶片。

很多手機廠家的旗艦手機都是採用驍龍晶片, 以此作為手機的賣點。 甚至, 像小米這樣的手機廠家, 也會因為驍龍晶片而一再跳票, 只有驍龍晶片到位, 它們才能開手機發佈會。

但是目前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日趨飽和, IDC資料顯示, 今年二季度, 全球手機市場第一次出現了萎縮, 全年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同比下滑1%。

高通執行副總裁Cristiano Amon在峰會現場表示:“下一個趨勢是始終連接的PC時代,

我們要把手機終端的優勢延伸到PC”。

顯然, 如今的高通已經盯上了PC市場, 繼續擴張自己的業務範圍, 以彌補手機市場上的不足, 並且想要把手機用戶的習慣帶到筆記本的使用場景當中。

而選用Windows 10在ARM架構處理器的設備上運行,

顯然有很多天然的優勢。

首先就是能耗問題。 在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 驍龍處理器是最常見的選擇, 因此在節能性上, 自然非常出色。

與此同時, 驍龍處理器天然支援移動網路連接, 因此可以為超極本或平板電腦帶來更多的4G LTE網路支援。

所以, 之前高通所承諾的“全天候”續航、無風扇設計等等, 這些對於Windows 10用戶來說, 都充滿了吸引力。

但是PC市場並不是只看功耗和通訊優勢的, 同樣地, 娛樂性和商用方面也是用戶的需求所在。 而高通進軍PC領域更多的只是優化了移動辦公的便攜以及續航的需求, 顯然忽視了上述兩方面的PC需求。

但是與AMD的合作,則是直接把矛頭對準了英特爾,高通負責提供4G LTE高品質的連線性,AMD則是負責高性能的計算晶片。這種強強聯合似乎是對英特爾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高通盯著的連接和待機,算是PC產業和英特爾的短板,但也並不是特別短,英特爾稍微一努力,或許就會抹平。況且英特爾在PC領域多年的積累也不是說打敗就能打敗的,從伺服器到桌上型電腦,再到筆記型電腦,性能、相容性、生態上擁有更強優勢,高通作為一個後來者,反而需要補的課更多。

在AnandTech報導中,英特爾更是做出了強有力的回應:

英特爾對於驍龍“Always Connected”不屑一顧,他們表示在很早之前就開始開發always-connected的PC產品了。如今,超過30多個企業和消費級PC解決方案基於Intel的處理器。

2

至於高通,當然不會不知道自己在PC市場的處境,也當然知道競爭對手英特爾的強大,但為什麼還要挺進PC市場?除了上述所說的希望通過PC市場來拓展佈局,避免業務過度集中在手機晶片市場以外,還有可能與此次的博通收購有關。

在前不久博通收購高通的消息一出,所有的人都在分析博通買高通的優勢劣勢、高通到底會不會賣,以目前的情勢發展變化來看,此一收購案恐怕一時半刻還不會有結果。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博通收購高通這一案子,雖然看起是兩家公司的事。但實際上,整個收購案同樣吸引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目光。

因為,在博通正式喊價收購高通、高通隨後以非正式發言管道放話“價格太低”之後,博通的出價,就等於是幫高通標上了一個過去從沒有人標過的價格。

由此開始,博通的出價吸引的不只是全球對於這樁半導體收購案的關注眼光,更是其他還沒有浮上檯面的收購者。

這當中自然也包括英特爾。從產業的體量和影響力來看,英特爾的實力最強,也最具話語權,就算是英特爾最後得不到高通,也一定會出價與之抗衡,或者是想出其他方法與高通展開合作,因為,英特爾不會輕易把行業老大的位置交給博通。

那這對於高通來說又意味著什麼?高通現在一定是竭力的想增加自己的籌碼,就算是在PC領域不能脫穎而出,也要證明自己有做PC的實力。

高通可以說是一家典型的技術導向性公司,在很多人的眼裡高通人都被稱為”高度工程師“,但同樣地高通畢竟是一家企業,自然有它生意人的一面,否則不會在三四年之前,在手機發展晶片如日中天的時候想要切割晶片部門對外出售。

當初高通想要出售的原因也是因為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自主研發晶片的崛起。面對全球科技產業的快速變遷,難免會有“移動時代已去”的說法湧現,而高通在移動通訊領域稱霸多年,未來的高通還能否撐起半導體的帝國等問題的答案正好關係到高通究竟要不要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出售。

但在當時能接受高通的人少之又少,當然,就包括英特爾一個,據說另外一個潛在的買方是私募基金,但是該消息於一年後才曝光,之後是不了了之,有消息人士透露,高通提出溢價 20~25%,最後的結果是兩個買家都因故婉拒。

拒絕不要緊,重要的是高通已經完成了更高的估值。

所以說,高通決定進軍PC市場或許也和之前的博通收購案脫離不了干係,在豐富業務增加體量的同時抬高自己的溢價能力。到最後管他是博通還是英特爾,你買的起就買,買不起我就繼續在我的半導體領域做自己的“高度工程師”,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與AMD的合作,則是直接把矛頭對準了英特爾,高通負責提供4G LTE高品質的連線性,AMD則是負責高性能的計算晶片。這種強強聯合似乎是對英特爾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高通盯著的連接和待機,算是PC產業和英特爾的短板,但也並不是特別短,英特爾稍微一努力,或許就會抹平。況且英特爾在PC領域多年的積累也不是說打敗就能打敗的,從伺服器到桌上型電腦,再到筆記型電腦,性能、相容性、生態上擁有更強優勢,高通作為一個後來者,反而需要補的課更多。

在AnandTech報導中,英特爾更是做出了強有力的回應:

英特爾對於驍龍“Always Connected”不屑一顧,他們表示在很早之前就開始開發always-connected的PC產品了。如今,超過30多個企業和消費級PC解決方案基於Intel的處理器。

2

至於高通,當然不會不知道自己在PC市場的處境,也當然知道競爭對手英特爾的強大,但為什麼還要挺進PC市場?除了上述所說的希望通過PC市場來拓展佈局,避免業務過度集中在手機晶片市場以外,還有可能與此次的博通收購有關。

在前不久博通收購高通的消息一出,所有的人都在分析博通買高通的優勢劣勢、高通到底會不會賣,以目前的情勢發展變化來看,此一收購案恐怕一時半刻還不會有結果。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博通收購高通這一案子,雖然看起是兩家公司的事。但實際上,整個收購案同樣吸引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目光。

因為,在博通正式喊價收購高通、高通隨後以非正式發言管道放話“價格太低”之後,博通的出價,就等於是幫高通標上了一個過去從沒有人標過的價格。

由此開始,博通的出價吸引的不只是全球對於這樁半導體收購案的關注眼光,更是其他還沒有浮上檯面的收購者。

這當中自然也包括英特爾。從產業的體量和影響力來看,英特爾的實力最強,也最具話語權,就算是英特爾最後得不到高通,也一定會出價與之抗衡,或者是想出其他方法與高通展開合作,因為,英特爾不會輕易把行業老大的位置交給博通。

那這對於高通來說又意味著什麼?高通現在一定是竭力的想增加自己的籌碼,就算是在PC領域不能脫穎而出,也要證明自己有做PC的實力。

高通可以說是一家典型的技術導向性公司,在很多人的眼裡高通人都被稱為”高度工程師“,但同樣地高通畢竟是一家企業,自然有它生意人的一面,否則不會在三四年之前,在手機發展晶片如日中天的時候想要切割晶片部門對外出售。

當初高通想要出售的原因也是因為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自主研發晶片的崛起。面對全球科技產業的快速變遷,難免會有“移動時代已去”的說法湧現,而高通在移動通訊領域稱霸多年,未來的高通還能否撐起半導體的帝國等問題的答案正好關係到高通究竟要不要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出售。

但在當時能接受高通的人少之又少,當然,就包括英特爾一個,據說另外一個潛在的買方是私募基金,但是該消息於一年後才曝光,之後是不了了之,有消息人士透露,高通提出溢價 20~25%,最後的結果是兩個買家都因故婉拒。

拒絕不要緊,重要的是高通已經完成了更高的估值。

所以說,高通決定進軍PC市場或許也和之前的博通收購案脫離不了干係,在豐富業務增加體量的同時抬高自己的溢價能力。到最後管他是博通還是英特爾,你買的起就買,買不起我就繼續在我的半導體領域做自己的“高度工程師”,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