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沉入海底的星星——海星

海星和海參、海膽一樣, 是棘皮動物的一種, 屬於棘皮動物中結構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類。 眾所周知, 海星的外形十分精緻, 就像沉入海裡的星星。 海星一般呈五角星狀, 故又名為星魚、五角星、海五星, 海星身體扁平, 通常有五個腕(也有四個或六個的, 最多的甚至可達50多個, 較為罕見), 也可以理解為是五條觸手, 海星就是靠著這五條觸手在海裡生存。

除了外形, 海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鮮豔的體色, 不同品種的海星體色大不一樣, 幾乎每只都有差別, 最多的顏色有桔黃色、紅色、紫色、黃色和青色等, 十分好看。 另外, 海星的大小也不盡相同, 體徑從1-80釐米都有, 不過常見的在12-30釐米左右。

海星的品種眾多, 現存種類1600種, 廣泛分佈於砂質海底、軟泥海底、珊瑚礁及各種深度的海洋中, 以北太平洋區域種類最多。 海星還是種深海食材, 甚至在水深6000米的海洋底也能發現海星的蹤跡。 而在我國周邊海域也有不少海星品種, 現今作為食材的主要分為兩大品種, 一種是俗稱“星魚”的多棘海盤車, 另一種則名為海燕。

多棘海盤車是我國黃海沿岸一種極為普遍的海星, 又名平底海星、日本海星、北太平洋海星, 主要分佈在我國黃海、渤海地區。 此品種具有鮮豔的紫黃體色和白色棘刺, 背面略微隆起, 直徑約為14釐米左右, 在北方地區常用作食材使用, 經常大量出現在當地的特色小吃攤上, 在青島注明的劈柴院小吃街, 就能看到沿街都在賣蒸海星的場景。

而另一品種——海燕, 屬種眾多, 我國就有8種, 常見的有北方海燕和南方的閩粵(林氏)海燕。 海燕多生活於沿岸淺海或潮間帶岩石海岸, 常裸露或隱藏在石下或石縫中, 有少數種潛伏在沙灘表面。 海燕的體型多為規則五角形, 要比多棘海盤車小, 直徑一般只有7.5釐米,

體色則是鮮豔的深藍色或橘紅色。

近年來, 海星的藥用價值逐步被重視, 不少海洋藥物或食品企業開發了海星營養素膠囊等產品, 對祛病強身有顯著的功效。

我們平時大多能見到多為幹品海星,幹海星營養成分齊全,活性物質含量高,海星的內臟是海星的生殖腺,俗稱海星黃。海星黃可謂是一種優質蛋白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並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礦物質,其含有的蛋白質、脂肪含量比海膽黃和海參的都高。

除了海星黃,海星殼含有的氨基酸種類也較齊全,以海星殼為原料提取膠原蛋白,還可用於製作海參代用品。另外,幹海星還有止咳平喘、解毒散結、和胃止痛的功效,其中上文提到的海燕還有壯陽補腎的良效。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海星是可以鮮吃的,海星肉極少,但是剝殼吃海星籽,卻是豐富極了。我們平時買到的幹海星,已經是被取走了海星籽,而海星籽,正是海星鮮美之所在。

海星籽指的是雌海星的卵,海星籽看上去與一般的魚卵沒有區別,黃綠黃綠的籽,口感類似魚肝,又有人說,像螃蟹,有一種不可言傳的鮮美。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海星鮮食主要是品嘗海星籽,故燉湯以雄海星居多,鮮食以雌海星為佳;另外,鮮食品種以多棘海盤車為主,海燕一般不能直接鮮食。

海星平時並不常見,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海星就是一種乾貨、中藥材,其實不然,海星還可以鮮食,味道之鮮美足以媲美蟹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海星的烹飪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1、燉湯

海星的藥用價值比食用價值要大。市場上賣的幹海星一般都是拿來做藥料燉湯用。幹海星製成的湯有良好的止咳平喘作用,可以用於人類氣管炎的輔助治療。海星燉湯做法較為簡單,只需把它泡發開,洗淨,與其它食材放在一起燉制即可。

2、鮮食

在廣東,常見的海星以幹品為主;而在北方沿海地區,海星鮮食則十分常見,主要以蒸、烤和刺身為主。

刺身做法較為簡單,將海星剝殼,用勺子把海星籽舀出放入盛器中,配以砂糖包和醬油芥末碟一同上桌。這樣如果食客不喜放糖,也可以蘸醬油芥末食用,同樣鮮美。

蒸制和烤制的做法同理,主要是食用海星籽,將蒸熟或烤熟的海星腕掰開,就能看到一粒粒綠色的海星籽,並透出淡淡的海鮮味道;再從其背部兩邊剪開,飽滿的海星籽便呈現眼前。 挑一小口入口,鮮甜且軟中帶實的質感,讓人感歎世間竟有如此鮮味,再蘸點調製好的冰鎮芥末汁,更是美味無窮。

除了刺身的做法,鮮海星還可取海星籽作為原料進行烹飪。用海星籽伴蛋白、帶子、鮮蝦等同炒,炒成賽螃蟹一般,再釀回海星殼裡。海星籽不算起眼,但卻可嘗得到其鮮甜且軟中帶實的質感,用來配鮮甜的帶子和滑溜的蛋白,三者味道又相輔相成,相互融合,實屬美味。

注意事項:海星不可多食用

海星這種海產品在人們食用後對身體其實是有著一定的益處的,而在認識到了吃海星的好處後,人們在吃海星的時候,還應注意體內一次攝入的海星量也是要有所控制的。

我們平時大多能見到多為幹品海星,幹海星營養成分齊全,活性物質含量高,海星的內臟是海星的生殖腺,俗稱海星黃。海星黃可謂是一種優質蛋白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並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礦物質,其含有的蛋白質、脂肪含量比海膽黃和海參的都高。

除了海星黃,海星殼含有的氨基酸種類也較齊全,以海星殼為原料提取膠原蛋白,還可用於製作海參代用品。另外,幹海星還有止咳平喘、解毒散結、和胃止痛的功效,其中上文提到的海燕還有壯陽補腎的良效。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海星是可以鮮吃的,海星肉極少,但是剝殼吃海星籽,卻是豐富極了。我們平時買到的幹海星,已經是被取走了海星籽,而海星籽,正是海星鮮美之所在。

海星籽指的是雌海星的卵,海星籽看上去與一般的魚卵沒有區別,黃綠黃綠的籽,口感類似魚肝,又有人說,像螃蟹,有一種不可言傳的鮮美。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海星鮮食主要是品嘗海星籽,故燉湯以雄海星居多,鮮食以雌海星為佳;另外,鮮食品種以多棘海盤車為主,海燕一般不能直接鮮食。

海星平時並不常見,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海星就是一種乾貨、中藥材,其實不然,海星還可以鮮食,味道之鮮美足以媲美蟹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海星的烹飪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1、燉湯

海星的藥用價值比食用價值要大。市場上賣的幹海星一般都是拿來做藥料燉湯用。幹海星製成的湯有良好的止咳平喘作用,可以用於人類氣管炎的輔助治療。海星燉湯做法較為簡單,只需把它泡發開,洗淨,與其它食材放在一起燉制即可。

2、鮮食

在廣東,常見的海星以幹品為主;而在北方沿海地區,海星鮮食則十分常見,主要以蒸、烤和刺身為主。

刺身做法較為簡單,將海星剝殼,用勺子把海星籽舀出放入盛器中,配以砂糖包和醬油芥末碟一同上桌。這樣如果食客不喜放糖,也可以蘸醬油芥末食用,同樣鮮美。

蒸制和烤制的做法同理,主要是食用海星籽,將蒸熟或烤熟的海星腕掰開,就能看到一粒粒綠色的海星籽,並透出淡淡的海鮮味道;再從其背部兩邊剪開,飽滿的海星籽便呈現眼前。 挑一小口入口,鮮甜且軟中帶實的質感,讓人感歎世間竟有如此鮮味,再蘸點調製好的冰鎮芥末汁,更是美味無窮。

除了刺身的做法,鮮海星還可取海星籽作為原料進行烹飪。用海星籽伴蛋白、帶子、鮮蝦等同炒,炒成賽螃蟹一般,再釀回海星殼裡。海星籽不算起眼,但卻可嘗得到其鮮甜且軟中帶實的質感,用來配鮮甜的帶子和滑溜的蛋白,三者味道又相輔相成,相互融合,實屬美味。

注意事項:海星不可多食用

海星這種海產品在人們食用後對身體其實是有著一定的益處的,而在認識到了吃海星的好處後,人們在吃海星的時候,還應注意體內一次攝入的海星量也是要有所控制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