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在淮海路,遇見生活的每一種可能

似乎, 每一個城市都有那麼一條淮海路, 揚州也不例外, 這條路從早到晚, 用不一樣的腔調講述不一樣的故事;從南到北, 蘊含不一樣的情節, 表達不一樣的情感, 跌宕起伏, 豐富多彩......

黃昏開始的那一段時光, 她是那樣糾纏的曖昧、低調的奢華和輕鬆的洋氣。

而白天, 除了一早一晚的的熱鬧擁擠, 她又是那麼的安靜, 甚至略顯冷漠。

因為南頭有著名的百年揚中, 北頭有揚大附中和汶河小學幼稚園, 所以, 開學後這條路也就成了單行道, 車輛也就不那麼的多, 兩邊的店鋪也不那麼多, 至少不那麼的喧嘩, 都是些門臉不大的服裝店, 專門為高端品味人士開的。

火鍋店飯店也沒有以往那麼的多, 而且也只有到了晚間才會紅火, 但因為不好停車, 所以, 雖然裡面燈火通明、人頭攢動, 但門口的車除了電動車自行車, 汽車很少的, 畢竟在這條街上行走泊車, 那是得要點膽量和技藝的。

所以, 適合慢慢走, 慢慢看, 慢慢地感受這條路的風情。

法梧樹枝椏交錯、遮天蔽日的淮海路, 一直是這個城市古典加小資們的最愛。

這個城市的內涵和本質, 或者一個人不想與人說的小情緒、小心思, 都能在這條路上不費力氣地感受得到。

醫院、學校、院士廣場、鹽務稽查所、憩園、八怪紀念館,都帶著濃濃的古典人文意味。

而那些個性服裝店、東園小館、培根比薩、COCO奶茶、手機專賣店、琴行等等卻是透著時尚與休閒的味道。

所有這一切,白天的人來車往,難免有點干擾。而到了月上柳梢頭,一切的曖昧、奢華和洋氣,就粉墨登場了。

夏天可能晚得遲一點,自然黃昏來得遲一點。冬天法梧樹葉落光了,一點看頭也沒有了。只有春秋時節,是一年之中最適宜也最有情調的時候,昏黃的宮燈幾乎同時點亮在樹下,樹葉漸濃或者漸落,生長或者衰落都會讓人心生感觸,也最有可能和這一路的景物風情產生點共鳴。

把自己沉浸在那樣的一種複雜迷離的氛圍中,想像成一段故事、一首歌、一幅畫中的某個人某段情。帶著這樣的感覺,走在這條黃昏時的梧桐路上,美好的尋夢之行開始了……

無論是從南頭還是從北邊開始,都是從學校開始的。那就依照我的習慣,從南到北吧。

離開那個永遠繁忙擁擠的丁字路口, 一進入梧桐樹下,那些枝椏所搭出的拱門,讓人感覺好像路一下子變深變窄了。

人和車少了,當然即刻就感覺安靜下來了。儘管單行的時間過了,但進出淮海路的車還不是很多。揚中的孩子大多是在學校用餐的,路邊接孩子回家吃飯的車並不多。其他的都是去赴晚餐聚會的。這條路停車開車都麻煩,餐館也少,所以,到了飯點也不會很熱鬧。從揚中的圍牆邊走走看看,感覺也不錯。

球場上還有孩子在打球,都有點看不清了,只聽得咚咚的皮球與地面與球板的撞擊聲,學習再苦、家長再緊張,孩子畢竟是孩子,青春總歸是青春,不會枉費虛度的。

腳步往前,竹葉沙沙,頓覺雅致。透過竹影,看校園裡的燈光和教室,感覺那樣的安靜舒坦。真的說不清是這一頭一尾的學校,還是那連綿的梧桐樹,讓這條路那樣的有味道有情調有感覺。

走過揚中的老大門、新大門,不由得看看兩邊的書店花店服裝店美容店飲食店,特別是那家備受爭議的花圈壽衣店,好在在最初的爭議之後,也就沒有關注了,只當它是一家普通的小店,不知什麼時候悄悄搬走了。

讀書功名、穿衣吃飯、青春美麗、衰老死亡,都是人生平常事,不糾結、看淡了也就沒有什麼。再往前是時代廣場、金鷹國際的紫藤路口,人與車常常是很堵的,耐心等待一下,正好看看那高檔的服裝店櫥窗裡的模特,昏暗的夜色、朦朧的燈光,時尚的裝飾、簡潔的擺放,卻是透著奢華和淡定。

對面的芋仙園、東園小館、中式速食包裝成時尚的樣子,也是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如我這樣的年紀的人是只進那些百年老店或者街巷深處的小攤小店的。

走過永遠擁擠的文昌路,到了這一段就顯然越發的時尚洋氣了。原來的火鍋店服裝店,幾乎都被改造成了手機店。國際國內一線的手機品牌,都來侵佔這塊地盤了。

原來都是在四望亭路上對抗比拼的。昏黃的路燈、搖曳的樹影下。一律寬大明亮的店面,一律陽光帥氣的姑娘小夥,一律熱情可親的服務,是那樣的光彩奪目,讓你即使不買看看也絕對的養眼。

幾家老火鍋店一直在堅守,一直在創新,一直在發展,讓這段路一到夜晚就飄揚著火鍋那種特有香辣味、煙火味。

過了這一段,就快到了這條路的終端了。這段路有八怪紀念館、憩園,還有一些小門面的超市、日韓料理、書店,最特別的就是還有三四家的琴行,在黃昏、夜晚或者下著細細密密的梧桐雨時,聽著從室內傳出的優雅的琴聲,那樣的情與景,真的是美妙得無法言說。

路的最後就是揚大附中,過去叫做魯迅中學,也是一所名氣僅遜於百年揚中的重點高中。

這裡的竹葉和樹影,詩意與書卷氣,因為連著護城河對岸的卷石洞天、西園曲水,於是淮海路所有的餘韻,都與那一園的春花秋香融為一體了,讓我再看一遍淮海路,從南到北。

醫院、學校、院士廣場、鹽務稽查所、憩園、八怪紀念館,都帶著濃濃的古典人文意味。

而那些個性服裝店、東園小館、培根比薩、COCO奶茶、手機專賣店、琴行等等卻是透著時尚與休閒的味道。

所有這一切,白天的人來車往,難免有點干擾。而到了月上柳梢頭,一切的曖昧、奢華和洋氣,就粉墨登場了。

夏天可能晚得遲一點,自然黃昏來得遲一點。冬天法梧樹葉落光了,一點看頭也沒有了。只有春秋時節,是一年之中最適宜也最有情調的時候,昏黃的宮燈幾乎同時點亮在樹下,樹葉漸濃或者漸落,生長或者衰落都會讓人心生感觸,也最有可能和這一路的景物風情產生點共鳴。

把自己沉浸在那樣的一種複雜迷離的氛圍中,想像成一段故事、一首歌、一幅畫中的某個人某段情。帶著這樣的感覺,走在這條黃昏時的梧桐路上,美好的尋夢之行開始了……

無論是從南頭還是從北邊開始,都是從學校開始的。那就依照我的習慣,從南到北吧。

離開那個永遠繁忙擁擠的丁字路口, 一進入梧桐樹下,那些枝椏所搭出的拱門,讓人感覺好像路一下子變深變窄了。

人和車少了,當然即刻就感覺安靜下來了。儘管單行的時間過了,但進出淮海路的車還不是很多。揚中的孩子大多是在學校用餐的,路邊接孩子回家吃飯的車並不多。其他的都是去赴晚餐聚會的。這條路停車開車都麻煩,餐館也少,所以,到了飯點也不會很熱鬧。從揚中的圍牆邊走走看看,感覺也不錯。

球場上還有孩子在打球,都有點看不清了,只聽得咚咚的皮球與地面與球板的撞擊聲,學習再苦、家長再緊張,孩子畢竟是孩子,青春總歸是青春,不會枉費虛度的。

腳步往前,竹葉沙沙,頓覺雅致。透過竹影,看校園裡的燈光和教室,感覺那樣的安靜舒坦。真的說不清是這一頭一尾的學校,還是那連綿的梧桐樹,讓這條路那樣的有味道有情調有感覺。

走過揚中的老大門、新大門,不由得看看兩邊的書店花店服裝店美容店飲食店,特別是那家備受爭議的花圈壽衣店,好在在最初的爭議之後,也就沒有關注了,只當它是一家普通的小店,不知什麼時候悄悄搬走了。

讀書功名、穿衣吃飯、青春美麗、衰老死亡,都是人生平常事,不糾結、看淡了也就沒有什麼。再往前是時代廣場、金鷹國際的紫藤路口,人與車常常是很堵的,耐心等待一下,正好看看那高檔的服裝店櫥窗裡的模特,昏暗的夜色、朦朧的燈光,時尚的裝飾、簡潔的擺放,卻是透著奢華和淡定。

對面的芋仙園、東園小館、中式速食包裝成時尚的樣子,也是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如我這樣的年紀的人是只進那些百年老店或者街巷深處的小攤小店的。

走過永遠擁擠的文昌路,到了這一段就顯然越發的時尚洋氣了。原來的火鍋店服裝店,幾乎都被改造成了手機店。國際國內一線的手機品牌,都來侵佔這塊地盤了。

原來都是在四望亭路上對抗比拼的。昏黃的路燈、搖曳的樹影下。一律寬大明亮的店面,一律陽光帥氣的姑娘小夥,一律熱情可親的服務,是那樣的光彩奪目,讓你即使不買看看也絕對的養眼。

幾家老火鍋店一直在堅守,一直在創新,一直在發展,讓這段路一到夜晚就飄揚著火鍋那種特有香辣味、煙火味。

過了這一段,就快到了這條路的終端了。這段路有八怪紀念館、憩園,還有一些小門面的超市、日韓料理、書店,最特別的就是還有三四家的琴行,在黃昏、夜晚或者下著細細密密的梧桐雨時,聽著從室內傳出的優雅的琴聲,那樣的情與景,真的是美妙得無法言說。

路的最後就是揚大附中,過去叫做魯迅中學,也是一所名氣僅遜於百年揚中的重點高中。

這裡的竹葉和樹影,詩意與書卷氣,因為連著護城河對岸的卷石洞天、西園曲水,於是淮海路所有的餘韻,都與那一園的春花秋香融為一體了,讓我再看一遍淮海路,從南到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