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泡面鼻祖日清(1475.HK)赴港上市,你泡不泡?

作者:格隆匯·范清林

沒有什麼比饑腸轆轆時, 一碗熱騰騰的麵條下肚更能讓人燃起對生活的熱愛。 如果說北方人以面為主食,

那麼我們廣東人就以面為安慰。

早年看TVB的電視劇, 裡面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一家人最緊要齊齊整整"、"做人最緊要開心"還有就是"你餓不餓?我煮碗面你吃啊"。

而作為一個年輕的廣東人, 對於麵食,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出前一叮麻油面", 小時候出前一叮麻油面的廣告,

每每想起還是很溫暖。

而"清仔"的形象, 現在看來還是滿滿的熟悉感。

說到這, "清仔"的爸爸, 日清食品即將赴港上市, 作為一個童年時的情懷, 筆者忍不住去扒了一下日清的故事。

▌一、日清與速食麵的故事

日清的創始人安藤百福是發明世界上第一包速食麵的人,

他出生在1910年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嘉義, 1932年, 年僅20歲的安藤百福開始從事針織外貿生意, 但是好景不長, 第二世界大戰中, 他的事務所和工廠被空襲炸毀了。

二戰結束後的日本, 面臨食品嚴重不足的情況, 就在這個時期, 安藤開始有一個信念, 就是要解決人們的溫飽和營養, 於是他決定投身於食品行業。

這個跟維他奶的創始人羅桂祥十分相似, 他也是在抗戰時期, 看到饑餓瘦弱的同胞從而研發出富含營養的維他豆奶。

真是世事無常, 沒有多久, 安藤的食品公司又因為一些債務問題倒閉了。 當時的日本一直接受著美國的物資援助, 很多日本人開始吃起了麵包, 安藤覺得作為東方人,

怎麼可以吃西方的食物, 我們應該吃麵食。 於是他開始研究發明一種既方便又美味的食物。

學以致用, 在安藤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速食麵的外形其實幾十年都沒有變化, 還是維持著安藤百福生產出第一款方便時的雛形, 呈針織網狀面餅, 大家回顧筆者上面說過啥,

安藤以前是做針織生意的。 把面餅弄成針織網狀的這種結構因為附有很多的小洞洞, 可以使麵條充分接觸到水分, 再加上速食麵的面餅是經過油炸的, 油炸後的麵粉製品會留下很多細孔, 用開水沖泡後, 水分迅速滲入麵條, 可以恢復麵條中的彈性。

緊接著,安藤又把自己從事食品生意時的技能用上,他細心調製面餅的調味料,力求研發出一種營養,美味,方便的調味包。

就這樣,1958年,世界上第一款速食麵"CHICKEN RAMEN"誕生了。

這款速食麵,現在仍然在售賣,包裝如下圖。

之後安藤的速食麵生意越做越大,成立日清株式會社,在1966年為了進軍美國市場,安藤還生產出世界上第一款杯面,也就是我們如今時常能看見的--合味道杯面。

安藤百福的一生都奉獻了給速食麵,一直到2005年才卸任日清的董事長,2007年在日本逝世。

中國的速食麵生產其實並不比日本晚很多,在60年代,上海的益民食品廠和北京速食麵廠就開始生產速食麵,但是因為機器設備以及調料油包的提煉都是需要技術,生產一包速食麵的成本並不低,一直到80年代初期,速食麵都屬於一個奢侈品。

1987年開始,中國的糧油政策逐步開放,糧油可以自由貿易,計畫管理體制下的速食麵生產經營格局逐步被打破,速食麵開始慢慢進入一個發展軌道。

80年代的速食麵,如珠海的華豐、冠生園的肉絨面,幸運面,南街村的北京麻辣速食麵。

90年代,外資率先進入中國方便上市場,引領速食麵的高速發展,如康師傅、統一,其實康師傅速食麵也就比統一速食麵早進入國內市場15天而已,但是在早期的發展,包括現在,康師傅在速食麵這一塊的市占率仍然是高於統一。

高速發展的領頭羊要數康師傅,1992年康師傅推出紅燒牛肉麵,這款面陪伴很多人走過20多個年頭。2005年的五穀道場,主打非油炸,成為一時的新寵,但是後期發展不給力,現被克明面業收購;2008年統一推出的老壇酸菜牛肉麵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從2008年的單品銷售1.5億到2012年的40億,增長率達2500%,成為泡面界神話。

▌二、速食麵還是不是個好生意?

以前,在沒有美團、沒有餓了麼的時代,泡面一直以來都是外來工和學生的心頭愛,不在家,不下館子,解決溫飽基本靠它。

而農民工一直以來都是速食麵消費的最大群體,下圖我們可以看到自2011年開始,農民工的增速就開始下滑,2013年之後下滑速度更快,到了2015年,增速僅有1.3%。

國內的方便上市場由康師傅和統一兩家獨大,2013年開始農民工增速下滑幅度變大的同時,康師傅在2014年速食麵的收入也觸頂向下。2014年,統一依賴著老壇酸菜牛肉麵這個無敵單品收入雖然沒有下滑,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增速已經遠遠不及從前。

看下圖,到了2015年,外賣市場加速發展,據艾瑞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餐飲外賣市場規模已超過2300億,占整體餐飲的比例上升到7.4%。相比速食麵,外賣不輸便捷,並且品類更豐富,營養更豐富,同時,外賣平臺為推廣APP使用,大量燒錢對消費者進行補貼。這很大程度上分走了速食麵的消費者。

回顧上圖(康師傅和統一的收入),我們可以看到,到了2015年,就算有無敵單品的統一也扛不住了,收入同比下滑4.9%;而康師傅下滑幅度為12.6%。

除了外賣的衝擊、消費群體的減少之外,另一方面還有消費觀念的改變。

速食麵這個不健康的形象對於當代喝個啤酒都要加枸杞的養生人士來說,是絕對say no的。還有一個就是消費升級,說白了,就是高顏值、高逼格、高價格。碗裝速食麵,放在以前,3到4元的價格,絕對算得上高逼格、高價格,從外觀上看也屬於高顏值。但是,隨著人均收入水準的提高,碗裝速食麵品牌開始下沉,淪為低端產品,並且還被貼上了不健康的標籤。

面對消費觀念的改變,統一和康師傅也做出了改變,就是把速食麵升級。

如2016年的"都會小館"、"湯達人"、"滿漢大餐"速食麵都獲得非常不錯的反響,定價也很高,都會小館5元/盒,滿漢大餐則高達30元/盒。

康師傅也推出自己的高端產品,黑白胡椒、DIY面、愛鮮大餐等。

其實黑白胡椒系列,康師傅早在2010年的時候就推出過了,但是反響一般,到了今年上半年,康師傅高端速食麵銷售同比暴漲94%,中低端產品則繼續承壓。

最新公佈的資料,2013-2016年,中國速食麵年銷量從462.2億包跌至385.2億包,跌幅高達16.66%,等於比三年前少賣77億包。

賣的量少了,但是賺的錢卻多了。

康師傅最新的三季報業績營收為488.59億,同比增長5.91%,淨利潤為19.38億,比往年同期增加37.91%,這是在業績連續三年下滑後,康師傅利潤首次出現上漲。而且,速食麵的銷售額為67.07億,同比上漲3.79%。

統一董事長在今年八月份表示,統一要退出"速食麵"市場,要把速食麵高端化,未來主做湯達人和滿漢大餐,而且不再把"速食麵"視為"速食麵,而是當成一種點心。

如此看來,速食麵是不能靠量來帶動了,因為主力消費群體已經日益減少,再加上消費升級,低端速食麵已經不再是人們消費的首選,你看,康師傅的高端速食麵在賺錢,低端速食麵卻在承壓;所以說,不是速食麵賣不動,而是低端速食麵賣不動。

▌三、日清是否趕了個晚集?

日清株式會社於2004年在日本上市,股價一直以來走得很穩也很健康。

這次主要是把香港和大陸那塊業務拆分出來在港上市,當然銷售到海外、以及臺灣的速食麵業務也包含在內,其實簡單點來說,就是日清供給華人食用的速食麵在港上市。

日清2004年才在日本上市,作為鼻祖的它比康師傅1996年上市要晚了8年。

早在80年代,日清就開始進軍香港市場,90年代收購香港本土品牌"公仔面"以及食品"福"發展成為香港最大的速食麵銷售商,並且1994年,日清就在廣東及上海建廠,可惜在大陸業務的步伐並沒有進一步加快,一直都沒有新進展,直到2013年才由陸續在浙江、福建等地建廠。

從文章的第二部分,我們已經分析過,國內的方便上市場銷量其實是在明顯下降的,日清在這個環境下才來香港上市,並且表示要大力發展大陸業務,算不算是趕了個晚集了?

目前,日清的主要產品有:合味道杯面、公仔速食麵、出前一丁速食麵、公仔牌冷凍食品以及福。

除了做速食麵之外,公司也有生產及銷售冷凍食品、零食、礦泉水及調料等。根據F&S的資料顯示,2016年按零售額及零售銷量計,日清為香港第二大冷凍點心公司。

日清近三年的業績來看,表現平平,香港的業務基本呈現比較緩慢的增速,甚至有所下降;至於中國內地的業績來看,也是在下滑的,估計一方面是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改變,另一方面大陸的外賣業務飛速發展,速食麵這個解決溫飽的主食已經逐漸不再是人們的首選。

無論從銷售量還是銷售額,日清已經是香港最大的速食麵公司,並且市場份額均超過60%。

雖然日清進入大陸市場並沒有很晚,但是一直發展比較緩慢,擴張速度遠遠比不上康師傅和統一,所以在內地市場來看,日清的市占率是較低的,按銷量的話,市占率只有1.4%排名第六,而華豐也有1.8%,但是也因為日清的速食麵定價比較高,大部分都屬於高端速食麵,所以銷售額市占率有2.8%,排名第五。

現在,國內的速食麵以5元為分界線,5元以上為高端速食麵,5元以下為普通速食麵,而日清的速食麵定價大都位於5元以上,大部分走的是高端路線,符合國內高端方便上市場的發展,可以說贏在起跑線了。在這個消費升級的環境下,日清的優勢更加凸顯。

國內的方便上市場是康師傅、統一兩家獨大,其餘較為分散,現在主要做高端面這塊的還是康師傅和統一,而日清主打的也是高端路線,所以,對於較為分散的小品牌,也就是說仍然走著低端路線的速食麵,日清跟它們不是一路的,因為日清從一開始走的就是高端路線。

而高端路線的速食麵,是近年才開始,回顧康師傅早在2010年就推出的黑白胡椒高端系列,在當時反響一般,卻在2016年成了拉動業績的主力選手,而康師傅的低端速食麵仍然處在銷售承壓。

所以說,日清來港上市雖然晚了,但是也無疑趕上了一個好時機,或者說合適的時機,因為國內目前的消費升級,高端面成為速食麵的主力軍。也許,早些年,日清來早了,它的面這麼貴,還不一定有好的收穫。

另一方面,日清計畫大力開拓大陸市場,下一步目標是華中地區,在香港上市有利於更強地樹立日清的品牌知名度,還有就是,日本企業近年來都有來港上市的趨勢,比如日本的幾家彈珠公司:OKURA(1655.HK)、NIRAKU(1245.HK)、DYNAM(6889.HK)。

這個新股打不打得過了?

全球發售完成後的股權及公司架構如下:

日清母公司持股比例為73.89%,董事長安藤清隆持股1.06%,員工持股比例0.05%,餘下的25%由公眾持股。

這次,日清還將引入八名基礎投資者,假設以上限4.21港元定價,全球發售完成後,八名基礎投資者認購的股份約為6704萬股,共占日清已發行股份的6.24%以及發售股份總數的22.48%。這次的基礎投資者中,其中有伊藤忠商事和三菱商事,兩者均為集團客戶,按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計算,前者為第二大客戶,占集團收入比例11.5%,後者為第三大客戶,占比為7.9%。

這次日清共發行2.69億股,最高募集資金11.3億港元,預計募集的資金有45%用於擴建廠房升級設備,30%用於戰略合作和收購新專案,餘下的用於研發、擴大銷售網路等。

總股本為10.74億股,按照發行價3.45-4.21港元,那麼市值為37-45.17億港元,根據2016年日清淨利潤1.07億來計算,日清的靜態市盈率為34.58倍-42.21倍,同行業康師傅的滾動市盈率為34.5倍,統一的滾動市盈率為56.3倍,因為日清的主營業務為速食麵,康師傅和統一的主營業務除了速食麵還有飲料,所以這個估值的對比只能當作參考,無法說明日清是貴還是便宜。

▌小結:

國內的方便上市場已經發現變化,銷量在降,但是價格在增,而且貴的速食麵反而受到更好的反響,低端速食麵繼續承壓。可以看得出,方便上市場正在往一個高端的路徑發展。日清長期以來主打的就是高端路線,此次表面看起來是來晚了,但是筆者認為卻是來巧了。

緊接著,安藤又把自己從事食品生意時的技能用上,他細心調製面餅的調味料,力求研發出一種營養,美味,方便的調味包。

就這樣,1958年,世界上第一款速食麵"CHICKEN RAMEN"誕生了。

這款速食麵,現在仍然在售賣,包裝如下圖。

之後安藤的速食麵生意越做越大,成立日清株式會社,在1966年為了進軍美國市場,安藤還生產出世界上第一款杯面,也就是我們如今時常能看見的--合味道杯面。

安藤百福的一生都奉獻了給速食麵,一直到2005年才卸任日清的董事長,2007年在日本逝世。

中國的速食麵生產其實並不比日本晚很多,在60年代,上海的益民食品廠和北京速食麵廠就開始生產速食麵,但是因為機器設備以及調料油包的提煉都是需要技術,生產一包速食麵的成本並不低,一直到80年代初期,速食麵都屬於一個奢侈品。

1987年開始,中國的糧油政策逐步開放,糧油可以自由貿易,計畫管理體制下的速食麵生產經營格局逐步被打破,速食麵開始慢慢進入一個發展軌道。

80年代的速食麵,如珠海的華豐、冠生園的肉絨面,幸運面,南街村的北京麻辣速食麵。

90年代,外資率先進入中國方便上市場,引領速食麵的高速發展,如康師傅、統一,其實康師傅速食麵也就比統一速食麵早進入國內市場15天而已,但是在早期的發展,包括現在,康師傅在速食麵這一塊的市占率仍然是高於統一。

高速發展的領頭羊要數康師傅,1992年康師傅推出紅燒牛肉麵,這款面陪伴很多人走過20多個年頭。2005年的五穀道場,主打非油炸,成為一時的新寵,但是後期發展不給力,現被克明面業收購;2008年統一推出的老壇酸菜牛肉麵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從2008年的單品銷售1.5億到2012年的40億,增長率達2500%,成為泡面界神話。

▌二、速食麵還是不是個好生意?

以前,在沒有美團、沒有餓了麼的時代,泡面一直以來都是外來工和學生的心頭愛,不在家,不下館子,解決溫飽基本靠它。

而農民工一直以來都是速食麵消費的最大群體,下圖我們可以看到自2011年開始,農民工的增速就開始下滑,2013年之後下滑速度更快,到了2015年,增速僅有1.3%。

國內的方便上市場由康師傅和統一兩家獨大,2013年開始農民工增速下滑幅度變大的同時,康師傅在2014年速食麵的收入也觸頂向下。2014年,統一依賴著老壇酸菜牛肉麵這個無敵單品收入雖然沒有下滑,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增速已經遠遠不及從前。

看下圖,到了2015年,外賣市場加速發展,據艾瑞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餐飲外賣市場規模已超過2300億,占整體餐飲的比例上升到7.4%。相比速食麵,外賣不輸便捷,並且品類更豐富,營養更豐富,同時,外賣平臺為推廣APP使用,大量燒錢對消費者進行補貼。這很大程度上分走了速食麵的消費者。

回顧上圖(康師傅和統一的收入),我們可以看到,到了2015年,就算有無敵單品的統一也扛不住了,收入同比下滑4.9%;而康師傅下滑幅度為12.6%。

除了外賣的衝擊、消費群體的減少之外,另一方面還有消費觀念的改變。

速食麵這個不健康的形象對於當代喝個啤酒都要加枸杞的養生人士來說,是絕對say no的。還有一個就是消費升級,說白了,就是高顏值、高逼格、高價格。碗裝速食麵,放在以前,3到4元的價格,絕對算得上高逼格、高價格,從外觀上看也屬於高顏值。但是,隨著人均收入水準的提高,碗裝速食麵品牌開始下沉,淪為低端產品,並且還被貼上了不健康的標籤。

面對消費觀念的改變,統一和康師傅也做出了改變,就是把速食麵升級。

如2016年的"都會小館"、"湯達人"、"滿漢大餐"速食麵都獲得非常不錯的反響,定價也很高,都會小館5元/盒,滿漢大餐則高達30元/盒。

康師傅也推出自己的高端產品,黑白胡椒、DIY面、愛鮮大餐等。

其實黑白胡椒系列,康師傅早在2010年的時候就推出過了,但是反響一般,到了今年上半年,康師傅高端速食麵銷售同比暴漲94%,中低端產品則繼續承壓。

最新公佈的資料,2013-2016年,中國速食麵年銷量從462.2億包跌至385.2億包,跌幅高達16.66%,等於比三年前少賣77億包。

賣的量少了,但是賺的錢卻多了。

康師傅最新的三季報業績營收為488.59億,同比增長5.91%,淨利潤為19.38億,比往年同期增加37.91%,這是在業績連續三年下滑後,康師傅利潤首次出現上漲。而且,速食麵的銷售額為67.07億,同比上漲3.79%。

統一董事長在今年八月份表示,統一要退出"速食麵"市場,要把速食麵高端化,未來主做湯達人和滿漢大餐,而且不再把"速食麵"視為"速食麵,而是當成一種點心。

如此看來,速食麵是不能靠量來帶動了,因為主力消費群體已經日益減少,再加上消費升級,低端速食麵已經不再是人們消費的首選,你看,康師傅的高端速食麵在賺錢,低端速食麵卻在承壓;所以說,不是速食麵賣不動,而是低端速食麵賣不動。

▌三、日清是否趕了個晚集?

日清株式會社於2004年在日本上市,股價一直以來走得很穩也很健康。

這次主要是把香港和大陸那塊業務拆分出來在港上市,當然銷售到海外、以及臺灣的速食麵業務也包含在內,其實簡單點來說,就是日清供給華人食用的速食麵在港上市。

日清2004年才在日本上市,作為鼻祖的它比康師傅1996年上市要晚了8年。

早在80年代,日清就開始進軍香港市場,90年代收購香港本土品牌"公仔面"以及食品"福"發展成為香港最大的速食麵銷售商,並且1994年,日清就在廣東及上海建廠,可惜在大陸業務的步伐並沒有進一步加快,一直都沒有新進展,直到2013年才由陸續在浙江、福建等地建廠。

從文章的第二部分,我們已經分析過,國內的方便上市場銷量其實是在明顯下降的,日清在這個環境下才來香港上市,並且表示要大力發展大陸業務,算不算是趕了個晚集了?

目前,日清的主要產品有:合味道杯面、公仔速食麵、出前一丁速食麵、公仔牌冷凍食品以及福。

除了做速食麵之外,公司也有生產及銷售冷凍食品、零食、礦泉水及調料等。根據F&S的資料顯示,2016年按零售額及零售銷量計,日清為香港第二大冷凍點心公司。

日清近三年的業績來看,表現平平,香港的業務基本呈現比較緩慢的增速,甚至有所下降;至於中國內地的業績來看,也是在下滑的,估計一方面是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改變,另一方面大陸的外賣業務飛速發展,速食麵這個解決溫飽的主食已經逐漸不再是人們的首選。

無論從銷售量還是銷售額,日清已經是香港最大的速食麵公司,並且市場份額均超過60%。

雖然日清進入大陸市場並沒有很晚,但是一直發展比較緩慢,擴張速度遠遠比不上康師傅和統一,所以在內地市場來看,日清的市占率是較低的,按銷量的話,市占率只有1.4%排名第六,而華豐也有1.8%,但是也因為日清的速食麵定價比較高,大部分都屬於高端速食麵,所以銷售額市占率有2.8%,排名第五。

現在,國內的速食麵以5元為分界線,5元以上為高端速食麵,5元以下為普通速食麵,而日清的速食麵定價大都位於5元以上,大部分走的是高端路線,符合國內高端方便上市場的發展,可以說贏在起跑線了。在這個消費升級的環境下,日清的優勢更加凸顯。

國內的方便上市場是康師傅、統一兩家獨大,其餘較為分散,現在主要做高端面這塊的還是康師傅和統一,而日清主打的也是高端路線,所以,對於較為分散的小品牌,也就是說仍然走著低端路線的速食麵,日清跟它們不是一路的,因為日清從一開始走的就是高端路線。

而高端路線的速食麵,是近年才開始,回顧康師傅早在2010年就推出的黑白胡椒高端系列,在當時反響一般,卻在2016年成了拉動業績的主力選手,而康師傅的低端速食麵仍然處在銷售承壓。

所以說,日清來港上市雖然晚了,但是也無疑趕上了一個好時機,或者說合適的時機,因為國內目前的消費升級,高端面成為速食麵的主力軍。也許,早些年,日清來早了,它的面這麼貴,還不一定有好的收穫。

另一方面,日清計畫大力開拓大陸市場,下一步目標是華中地區,在香港上市有利於更強地樹立日清的品牌知名度,還有就是,日本企業近年來都有來港上市的趨勢,比如日本的幾家彈珠公司:OKURA(1655.HK)、NIRAKU(1245.HK)、DYNAM(6889.HK)。

這個新股打不打得過了?

全球發售完成後的股權及公司架構如下:

日清母公司持股比例為73.89%,董事長安藤清隆持股1.06%,員工持股比例0.05%,餘下的25%由公眾持股。

這次,日清還將引入八名基礎投資者,假設以上限4.21港元定價,全球發售完成後,八名基礎投資者認購的股份約為6704萬股,共占日清已發行股份的6.24%以及發售股份總數的22.48%。這次的基礎投資者中,其中有伊藤忠商事和三菱商事,兩者均為集團客戶,按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計算,前者為第二大客戶,占集團收入比例11.5%,後者為第三大客戶,占比為7.9%。

這次日清共發行2.69億股,最高募集資金11.3億港元,預計募集的資金有45%用於擴建廠房升級設備,30%用於戰略合作和收購新專案,餘下的用於研發、擴大銷售網路等。

總股本為10.74億股,按照發行價3.45-4.21港元,那麼市值為37-45.17億港元,根據2016年日清淨利潤1.07億來計算,日清的靜態市盈率為34.58倍-42.21倍,同行業康師傅的滾動市盈率為34.5倍,統一的滾動市盈率為56.3倍,因為日清的主營業務為速食麵,康師傅和統一的主營業務除了速食麵還有飲料,所以這個估值的對比只能當作參考,無法說明日清是貴還是便宜。

▌小結:

國內的方便上市場已經發現變化,銷量在降,但是價格在增,而且貴的速食麵反而受到更好的反響,低端速食麵繼續承壓。可以看得出,方便上市場正在往一個高端的路徑發展。日清長期以來主打的就是高端路線,此次表面看起來是來晚了,但是筆者認為卻是來巧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