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後期蘇聯用這個秘密武器對付德軍,效果顯著,名字也霸氣!

自行火箭炮是一種能夠自身運動並且能夠發射火箭炮的裝甲車輛, 具有強大的殺傷威力, 主要在縱深的後方作為全職支援武器, 曾經再多次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著名的自行火箭炮有M270自行火箭炮、LAR160毫米自行火箭炮、70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等, 下面我們介紹的是第一種被蘇聯于二戰大規模使用的自行火箭炮, 名叫喀秋莎火箭炮, 曾經是蘇聯對付德軍的秘密武器。

喀秋莎火箭炮是一種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 共有8條發射滑軌, 一次齊射可發射16枚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 最大射程8.5千米, 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約需5到10分鐘, 7秒可以進行一次齊射, 作戰時運載車時速達到90千米, 該炮射擊火力兇猛, 殺傷範圍大, 是一種大面積消滅敵人密集部隊、壓制敵火力配系和摧毀敵防禦工事的有效武器。

1941年6月, 該炮向當時的鐵木辛哥元帥、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將以及軍械人民委員烏斯季諾夫城管的展現了喀秋莎火箭炮的完美表演, 獲得了軍方的廣泛讚譽, 當時這款武器已被當做秘密的存在, 連炮兵連的人員都不知道火箭炮的正式名稱, 因為炮架上有一個K字, 所以就將該武器用一個女性的名字命名,

叫做喀秋莎, 德軍德軍則稱之為“史達林的管風琴”。

喀秋莎火箭炮參加了多次的戰役, 戰績彪炳, 1941年7月嗎, 蘇聯用了7門喀秋莎火箭炮在短時間內傾瀉了122發炮彈, 將奧爾沙火車站的德軍和所有物資全送上了西天;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 蘇聯用了1531門喀秋莎火箭炮讓德軍傷亡慘重;柏林戰役中喀秋莎火箭炮用作直瞄火力,

在攻克國會大樓中, 蘇軍用該炮幾乎將街區夷為平地。

喀秋莎火箭炮因為價格低廉、便於生產, 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 並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離開, 成為了第一種被蘇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規模生產、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