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通鑒精讀:李廣祖孫三代的悲劇,說到底就四個字

漢武帝時期將星閃耀, 他們用功業讓自己的名字彪炳史冊, 也讓漢這個國號永世流傳。 然而, 在這個將星雲集時代裡, 李廣祖孫三代無疑是個悲劇。

祖孫三代中以李廣的名氣最大, 卻也是最倒楣的一個。 李廣的勇猛是世所公認的, 鎮守邊關數十年, 匈奴人不敢正面攖其鋒, 可見他確實有一套。

客觀來說, 李廣擅守, 並不擅長進攻。 而且, 每次大戰之時, 他總是莫名其妙的掉鏈子, 漠北決戰是他最後的機會, 卻再一次尷尬的迷路了。

漠北決戰不能建功固然有漢武帝不肯重用他的因素在內, 但李廣自身肯定也有問題的。

俗話說, 壞運氣每次都降臨到你身上, 也從側面證明了你的不足。

也是在漠北決戰, 李廣的小兒子李敢跟隨霍去病一戰成名, 被封為關內侯, 這是李廣一輩子都沒達到的目標。

李敢是個血性男兒, 當他得知父親的自殺衛青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時,

竟然暗地裡刺殺衛青。 刺殺並沒有成功, 衛青卻也因此負傷。

衛青是個寬厚之人, 沒有伸張此事, 不然以漢武帝的火爆脾氣肯定饒不了李敢。 衛青能忍, 不代表血氣方剛的霍去病也能忍。

開什麼玩笑, 我的舅舅, 堂堂大司馬大將軍你也敢動手?看我不削你。 趁著一次打獵的機會, 霍去病將李敢射殺。

此時的霍去病是漢武帝最為寵信的人, 雖然怒火沖天, 卻還是將他保了下來, 並宣稱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李家人吃了個啞巴虧虧, 敢怒不敢言。

若干年後, 李家又出了一個人物, 他就是李廣的孫子李陵(並非李敢之子)。 李陵頗有乃祖之風, 打起仗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然而, 李家的悲劇還在繼續, 李陵的命運比祖輩、父輩還要慘。 因為一次孤軍深入, 他被匈奴大軍圍困, 最後不得已而投降, 妻子、兒女被漢武帝滿門抄斬。

為什麼悲劇一直伴隨著李家人呢?簡而言之, 四個字, 有勇無謀。 且聽我一一道來。

李廣的有勇無謀體現在他不重視情報工作, 只喜歡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對於匈奴這種來去如風的戰法來說, 情報至關重要, 沒了情報等於瞎子。

《史記》中記載了很多關於李廣的英勇事蹟, 但無外乎這幾類:誤闖敵軍, 機智脫險;兵敗被俘, 驚險逃生;身陷重圍, 力戰不止。

他一次次的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 然後憑藉勇猛打出生天, 如果這樣的將軍還能稱之為善戰, 那還要謀略幹什麼?戰爭是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並不是一味的硬拼。

李敢的作戰經歷沒有明確記載, 他只是作為霍去病的部將才獲得成功。 從他私自刺殺衛青就可以看出, 這個人也是個愣頭青, 衝鋒陷陣還可以, 運籌帷幄就抓瞎。

評價李陵有勇無謀或許有很多人不服氣, 你看人家只有5000兵馬, 卻和匈奴八萬人鏖戰了那麼久, 沒有謀略做得到嗎?

但不要忘了李陵之前的言行, 當漢武帝讓李陵作為李廣利的輜重部隊出征時, 李陵自恃其能, 不肯做李廣利的部將, 非要單幹;當漢武帝說我沒有馬給你時, 李陵更是牛氣沖天, 揚言自己只用步兵就可以。

結果, 李陵帶著5000步兵就上戰場了, 勇氣固然可嘉,但未免有些自信過頭了吧。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如此的自命不凡,失敗是早晚的事兒。

可憐李氏祖孫三代,空有萬夫不當之勇,也有臨機應變之能,唯獨缺了一點更高層次的謀。走鋼絲看著驚險刺激,也隨時有失足的可能啊。

勇氣固然可嘉,但未免有些自信過頭了吧。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如此的自命不凡,失敗是早晚的事兒。

可憐李氏祖孫三代,空有萬夫不當之勇,也有臨機應變之能,唯獨缺了一點更高層次的謀。走鋼絲看著驚險刺激,也隨時有失足的可能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