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傳統內燃機汽車真的要消失了?

隨著空氣環境的越來越差, 電動汽車在近幾年也在馬路上多了起來。 在這種汽車飛速電動話的時代中卻有兩位日本大佬站了出來

一、馬自達人見光夫

被譽為創馳藍天之父的人見光夫在一次發佈會上說“如果按照現在的發電方式進行計算, (從CO2減排的角度)電動汽車幾乎沒有意義”

目前我國能源結構是富煤、缺油、少氣, 主要發電方式依然是火力發電, 這種電動汽車不過是將污染轉移, 並沒有實質的解決, 要想根本的治理環境需要的是轉變發電方式, 採用更加清潔低污染的方式, 例如風能、太陽能等。

人見光夫還用資料指出“從油井到車輪”這個整個產品週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傳統內燃機和電動汽車是相差無幾的。

二、豐田內山田武

內山田武:廠商難盈利, 電動車時代永遠不會到來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上豐田汽車董事長內山田武認為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占新車銷售的30%是不可能的。

如果每個國家都在監管上全力以赴, 這可能會發生, 但也會在汽車市場帶來混亂, 無法讓消費者滿意。

內山田武:“我必須說, 我們不反對電動車的發展。 但是現在的電動車, 需要裝載大量的電池, 才能延長行駛里程。

而且給電池充電, 需要我們大量的時間。 當然, 我們還要考慮電池壽命的問題。 但是, 隨著中國和美國等國家開始推出鼓勵電動車發展的相應法律法規, 汽車製造商別無選擇, 只能開始推出電動車, 否則, 它們面臨的就是倒閉的風險。 當然, 豐田也不例外。 但是我們考慮到了用戶使用的方便性, 我們懷疑市場能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 就完全過濾到電動車”

一個是宣稱在2019年可以量產HCCL發動機熱效率高達百分之50的馬自達, 另一個是在國內已經實現量產的燃料電池汽車mirai的豐田。 一個是一心挖掘傳統內燃機效率的馬自達, 另一個是大力發展燃料電池技術而在電動汽車技術領域存在短板的豐田。 這兩家廠商拋開利益關係都認為電動汽車時代還為時尚早。

不過世界上不乏反對聲音。 《經濟學人》頭條The death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內燃機之死。

法國計畫從2040年開始, 全面停止出售汽油車和柴油車,

挪威2025年禁售燃油車

印度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

汽車廠商想要盈利, 自然要符合國家的法律政策,

世界上各國公佈禁售傳統汽車時間, 無疑倒逼了汽車廠商大力研發電動汽車技術。

視線回到國內今年的雙積分政策, 一線城市的新能源牌照政策, 新能源汽車補貼, 越來越嚴苛的排放政策。 這些政策都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著大力的扶持, 作為世界上汽車產銷第一大國, 哪個廠家如果依然沒有將目標著眼於中國, 幾乎註定未來的失敗。 合資廠商的混合動力, 自主品牌的純電動汽車, 都想在未來分一杯羹。

不過2016年的騙保,以軸距區別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同時及一線城市如果沒有牌照政策,有誰真正想買新能源汽車呢

以及馬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車不僅令我腦海中想起了這段臺詞

中國乃至世界的汽車電動化,在我看來任重而,道遠。

不過2016年的騙保,以軸距區別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同時及一線城市如果沒有牌照政策,有誰真正想買新能源汽車呢

以及馬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車不僅令我腦海中想起了這段臺詞

中國乃至世界的汽車電動化,在我看來任重而,道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