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網路約車真的便宜?當互聯網平臺壟斷線下!漲價還遠嗎?

在北京有時候打車會使用網路約車平臺, 有時候是順風車, 有時候是快車, 反正一般而言價格都比計程車便宜, 以至於我一直以為網路約車比線下打計程車便宜, 如同我一直以為淘寶的東西很便宜一樣。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個三線城市打車, 我才知道, 原來很多時候互聯網平臺帶來的更多是便利而非性價比!

因為需要坐車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 中間大概有40Km, 計程車的報價是100元, 小編用滴滴打車看了一下, 打車大概也是這個價格。 滴滴拼車給出價格是50元, 差不多便宜一半, 看起來滴滴好像真的要便宜, 最起碼要比計程車便宜。 然而, 熟悉的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一個線下拉活的團隊, 只花了25元, 就把我拉到目的地。 這個線下拉活的團隊其合作模式類似于傳統的拉貨合作模式, 十幾個人合作, 通過發名片的形式聯繫客戶, 當有客戶的時候,

大家就把接到的客戶聚集在一起, 讓一個人拉, 同樣的路程只收25元。 車輛也是正規的轎車, 小編坐的是一輛豐田凱美瑞, 比起大街上跑到奇瑞計程車要好一點。

這樣的事情, 也讓我反思了很久, 互聯網平臺到底是優化了資源, 還只是靠著所謂的便利在坑錢呢?比如租房子,

以前租房子靠線下的仲介, 雖然有時候可能遇到很仲介, 但是因為整個租房市場的資訊不太透明, 反倒導致很多時候仲介不敢貿然提價。 後來租房平臺出現了, 大家都攀比著提高租金, 黑仲介的問題仍舊存在, 租房成本反倒高出來不少。 類似的問題還發生在某些電商平臺上, 同樣的商品在之前農村和城市價格差距可能很大, 農村資源豐富, 價格要便宜不少, 但是電商平臺讓城市人買到了便宜貨, 卻也讓三四線和農村的商家看到了漲價的空間, 反倒是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成本。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 比如蘋果原本在北京賣5塊錢一斤, 在農村賣1塊錢一斤, 這樣的事情小編大學的時候經歷過,

並非虛構, 電商平臺普及的今天, 農村的物價和城市差距很小, 畢竟很多蘋果都開始向北京跑, 農村人吃蘋果居然也費勁了。 現在北京的物價和很多三四線城市的物價差不多, 這一切都是所謂的互聯網的優化!

所以, 互聯網賦能線下, 貌似很多時候只是實惠了那些大城市的人,

對小城市的人貌似危害大於收益。 所謂的平衡市場資源的平臺, 很多時候只不過是提供一個競價的平臺, 各種各樣的產品在平臺競相漲價, 這些年我很少看到那些平臺讓商品的價格下降。

滴滴打車提高三四線城市的出行成本, 58同城等提高租房的成本,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便利, 其實都是付出高昂的成本而已, 更可笑的是我們居然還以為自己得了便宜。 也真的好笑好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