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庭堅以禪喻書:蘊含文人情味和禪宗意趣

黃庭堅受禪宗頓悟式的思維方式的影響, 創造性地把禪理引入書論之中, 形成以禪喻書的品評方式。 如《跋法帖》說:“余嘗論近世三家書雲:王著如小僧縛律, 李建中如講僧參禪, 楊凝式如散僧人聖, 當以右軍父子書為標準。 觀予此言, 乃知其遠近”。

黃庭堅塑像

黃庭堅認為, 王著的書法為法度所束縛, 像小和尚剛學念經;李建中精通法度但缺乏新意, 像善於講經的和尚;楊凝式擺脫法度, 進人無法的境地, 像達到化境的法師。 王著、李建中、楊凝式三位書家之間的差距, 猶如小僧、講僧、散僧三類僧人, 高低優劣, 顯而易見。 至於王右軍, 自然是屬於“散僧人聖”一類的大師。

黃庭堅行書《松風閣詩帖》

又如《自評元祐間字》雲:“蓋用筆不知禽縱, 故字中無筆耳。 字中有筆, 如禪家句中有眼。 非深解宗趣, 豈易言哉!”黃庭堅從自己的書藝實踐中悟出, 用筆不知擒縱變化, 寫出來的字就無筆法可言, 字中有擒縱多變的筆法, 就像禪家語錄中有機鋒妙語, 而對筆法的掌握, 也像習禪那樣, 要靠長期積累, 偶然悟得。

黃庭堅紀念館

這類以禪喻書的品評方式, 帶有獨創性, 在宋代以前是沒有的。 不過由於數量並不多, 再者禪理本身難以理解, 以禪喻書, 其結果是增加了理解的難度, 因而未能形成氣候, 但其中文人情味和禪宗意趣無疑是很濃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