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敗走中國市場,三星為何走到今天這步?

手機市場總是充滿了變數。 作為第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手機品牌, 三星在中國市場發力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2年。 憑藉時尚的外型、酷炫的鈴聲和螢幕、精密的工藝, 三星迅速佔領了中國市場, 甚至彼時風頭正盛的諾基亞和摩托羅那都被韓國人遠遠甩在身後。

但是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 三星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卻並不讓人滿意, 無論是從現在的銷量來看, 還是從增長的潛力來看, 都遠遠落後於今年來國產機的品牌代表, 早早地被甩出了銷量排行榜的前五名, 市場佔有率僅剩3%。

三星敗走中國

回首三年前, 三星還是中國手機市場的領導者, 巔峰時刻甚至占到了中國市場30%的份額。 2013年三星在中國市場還有19.7%的市占率, 然而到了2016年, 就跌落到僅剩5%, 今年更是進一步下滑, 截至目前披露的資料顯示三星中國市場佔有率僅剩3%。

三星在中國的發展, 在與國產品牌競爭時有技術上的先發優勢, 那個時候的國產手機品牌, 還是山寨的代名詞。 而與蘋果比起來, 三星靈活的定價策略決定了三星在中低端機型上擁有巨大的價格優勢。

對於剛剛興起的中國智慧手機市場來說, 在諾基亞、摩托羅拉衰落, 蘋果太貴,

國產太爛的情況下, 三星的中低端機型大概是消費者們不多的選擇了。

但是, 從Note 7燃損門開始, 三星以及韓國的一系列做法嚴重傷害了國人和中國消費者的情感, 中韓關係日趨緊張, 消費者對三星的信任不再, 導致了國人對三星乃至整個韓國產品的強烈抵觸情緒。

國產品牌崛起

當然, 三星敗走中國市場也不儘然全是三星本身的原因。 在國際市場上, 三星也受到了燃損門的影響, 但是很快就重新發力, 又登上了國際手機銷量排行榜的第一名。

三星在中國市場上的敗退,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國產智慧手機品牌的崛起。 我們可以看到, 無論是華為、OV還是小米, 現在在中國市場上的份額都超過了三星, 甚至也超過了蘋果。

與三星比起來, 這些國產品牌經過長足地發展, 已經彌補了技術上的差距, 另外本土作戰他們還擁有三星無法擁有的優勢。 最後, 三星在與蘋果的競爭中逐漸走向中高端定價策略, 國產品牌迅速佔領了國人在中低端市場上的消費需求。

甚至在印度、非洲等國際市場,

中國品牌也開始反超三星, 成為當地市場排名第一的手機品牌。 三星在與中國手機品牌的競爭中, 丟失的不僅僅是中國市場, 而且還有國際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