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吃貨們的福利,海南18個市縣的美食匯總

海口

海南粉

海南粉是海南最具特色的傳統美食, 味道多層次, 香滑可口, 開胃健食, 是海南人一年四季都吃得到的美食。 海南粉的做法確實還是個技術活、看著簡單,

往往做不出人家老字型大小店裡的那個味道。 隨著近幾年的發展, 海南粉也加入了一些外來口味, 因此, 要吃到正宗的海南粉, 得找對地方。

清補涼

清補涼可以說是宵夜必點小吃。 它是一道甜食, 主要原料是綠豆、紅豆、薏米、空心粉為主,

根據每家做法不同, 品相也不盡相同, 原料達到十幾到二十幾種, 配上糖水、清椰汁或者椰奶, 冰凍口味更佳。

海鮮燒烤

除了清補涼之外, 海鮮燒烤也是海南人喜愛的, 炎炎夏日, 燒烤配上啤酒簡直就是人生享受。 燒烤的種類主要有生蠔、魷魚、蝦、青口、扇貝、紅貝、海螺、蟹類等等,

種類多樣品種豐富。

蟹粥

蟹粥也是海南一大特色, 營養豐富, 鮮甜可口, 是不少遊客到海南之後必吃的美食之一。 蟹粥一般是早上或晚餐、宵夜的時候吃。 經過一天的奔波之後, 白天嘗盡美食之後, 晚上來一碗簡單清甜的蟹粥再好不過了。

豬雜湯、豬血湯、雞屎藤甜湯、芋頭湯、地瓜湯、炸地瓜片、醃菜、等等

別看羅列了那麼多, 其實只要在一家店或一個攤位全部都可以吃上。 海口有這樣的一種店, 專門經營以上小吃, 而且基本上沒有店名, 就是一個門臉或攤位。

豬雜湯和雞屎藤比較有特色, 其他的也可以嘗試一下。

三亞

荔枝溝鵝肉

羊欄酸魚湯

羊欄酸魚湯是一道美食,製作原料主要有三亞特有的酸楊桃、酸豆及近海鮮魚。三亞十大名菜之羊欄酸魚湯 由三亞疍家人首創,羊欄鎮的回族人發揚光大。食材取自三亞近海各類雜魚,輔以三亞酸豆樹葉和果、酸楊桃、番茄、酸筍等。

南海鮮鮑

南海鮮鮑是三亞十大名菜之一,主要製作材料有新鮮鮑魚、蔥、薑等。南海野生鮑魚色澤美觀,口味純和、鮮美,肉質緊湊,特大極品單只能達3兩重。

檳榔花雞

安遊夜光螺

安遊夜光螺是海南一帶的風味名菜,屬於海南菜。產自安游近海,新鮮味美。連著螺殼一起用辣椒爆炒,螺肉爽脆重又帶有一股韌勁,甚有嚼頭。又有白灼的做法,保留了螺肉的自然鮮美,連外地人也能品得出裡面的“甜”。

藤橋排骨

藤橋排骨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屬於海南菜。被稱三亞美食一絕,名列三亞10大美食之榜。製品紅黃敞亮,外脆裡香、味美醇香,老少鹹宜。由於放蜂蜜醃制,入口酥脆。

疍家鹹魚煲

疍家鹹魚煲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名肴,屬於海南菜。三亞十大名菜之之一。疍家漁民常年居於海上,捕到上好的魚(多以紅魚為主要材料)時,將其放在船隻甲板曬制,在海風和海面驕陽的共同作用下,製作出無任何人工添加劑、肉質緊實耐嚼的精品鹹魚幹。疍家鹹魚,魚香濃郁,煲以五花肉,實在是美味無比,佐酒下飯均可稱職。

雅亮老鼠豬

雅亮位於三亞邊遠山區,是個黎族人家聚居的小山村。體質細緻緊湊當地特產小種豬,頭小而長,耳小而直立,嘴尖,故被形象稱為老鼠豬。

三亞海鮮火鍋

三亞海鮮火鍋是海南一帶的傳統風味名肴,屬於海南菜。三亞十大名菜之三。取材三亞本地海鮮,蝦、蟹、螺、貝、魚應有盡有,各取所好。鍋底僅入薑片、蒜苗等調味,旨在保留原汁原味,尤其凸顯海鮮特有的清甜和營養,輔以各家秘制蘸醬,尤其美味。

南山素齋

“南山素齋”是天下一絕,它集寺廟素齋之精華,融宮廷素齋和民間素齋之風格,兼納南北地方風味於一體,運用現代烹飪技藝,形成了獨特的南山飲食文化,被海南省定為“國賓接待點”。

五指山

五指山鰻鱺

是海南省五指山市的特產。鰻鱺又叫河鰻,俗稱山麻,它同五指山區的金錢龜、山雞、團魚齊名而稱為山珍。鰻鱺肉質肥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26.7%,脂肪30.8%,維生素A含量尤其豐富,磷、鈣、鐵等元素的含量也很高。

五指山螞蟻雞

五指山地區的黎苗群眾放養的本地小種雞,因此雞形體小,本地形容小得象螞蟻,故稱螞蟻雞。該雞種最大重量不超過2斤,瘦肉多,肉質堅挺芳香,多吃不膩。

瓊海

加積鴨

溫泉鵝

瓊海溫泉鵝,是一道地地道道的中國料理,口味美好,又有營養。 說起紅色娘子軍,大家都會想到海南瓊海,瓊海的溫泉鵝在國內外十分有名,當地人已經把溫泉鵝與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嘉積鴨並列為這裡的兩大美食。

雜糧卷

雞屎藤

潭門海鮮

儋州

長坡米爛

長坡米爛是海南儋州的傳統小吃。製作方法是先將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用漏斗漏進沸騰的開水裡,霎時變成一條條柔軟雪白的米絲,然後,撈上來放在冷水裡,再撈上來,一層一層疊放在竹藍裡,吃時配上牛肉絲、幹蝦米、豬肉絲、炒花生米、炸蒜頭油等混撈一起,味道特別香美可口。

白饃

紅樹林果海白湯

酒餅葉鹽焗雞

文昌

文昌雞

文昌雞是海南省文昌市地區最負盛名的特色傳統名菜,海南四大名菜之首,在海南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是每一位到海南旅遊的人必嘗的美味。

馬鮫魚

馬鮫魚,文昌人稱其為“黑魚”,是深海野生魚,海南主產深海大馬鮫魚的漁港便是鋪前港。鋪前陳氏先祖明公,因獨好馬鮫魚,故人稱“黑魚祖”,其于萬曆年間(西元一五八五年)在崖州任直屬五品官,曾以秘制馬鮫魚獻于萬曆帝,神宗大悅,封為貢品。推薦吃法是香煎馬鮫魚。

鋪前海鱟

鱟,文昌人稱其為“豪”。這傢伙看起來像是黑暗料理界的食材,但其實它的肉很好吃,鋪前人尤為喜歡吃鱟,特別是將鱟肉、鱟卵配著糟粕醋一起吃。鱟肉我也吃過,那味道有點像螃蟹肉,具體味道怎麼樣,還是得自己嘗了才知道。建議配著當地有名的糟粕醋一起吃。

糟粕醋

糟粕醋是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的一種傳統小吃,採用民間釀酒過程中產生的酒糟發酵產生的酸醋作為湯料,外加蔬菜(如石蔥)、海菜、動物內臟(如牛腩)、脆骨、蟹籽、蚵類等做成的一種小吃。輔料配以辣椒、糖、味精、蒜末等。味道微辣酸甜可口,可作為餐前開胃小吃、或者正餐時食用。

萬寧

東山羊

海南東山羊,由於主產于海南萬甯的東山嶺,所以被當地人簡稱為“東山羊”,東山羊以優質的羊肉而聞名島內外,它與加積鴨、和樂蟹、文昌雞被人們並稱為海南四大名菜

和樂蟹

後安粉

後安粉,是海南的名小吃之一,製作原料主要有豬骨、粉腸、大腸、豬內臟等。

東方

椰子船

椰子船又稱珍珠柳子船,是海南瓊海、文昌一帶地方傳統小吃。該小吃硬軟相間,脆糕結合,慢品細嚼,椰香濃郁,清甜爽口。用鮮椰子裝入糯米、味料煮熟而成,具有濃厚的椰鄉氣息。

東方白斬羔羊

海南地方風味名菜。東方羔羊,為海南馳名特產之一,產於東方市沿海地區,以其肉質天然著味而著稱。一般選用4-5千克重,尚未上坡吃草的小羔羊制菜。

海鮮瓜盅

海南時令菜,又稱“毛瓜”、“水影瓜”,屬葫蘆科植物。冬瓜的變種,其食用、藥用均同冬瓜。海南盛產於夏季,做菜制湯皆宜。此菜講究工藝造形,湯清味鮮,為清熱補涼佳饌。

東方酸瓜

在海南各菜市場,大家經常可以看見賣酸瓜的。酸瓜是海南東方獨有的特色美食。當地還流傳著“吃得酸瓜,則百事可做”的說法。所謂“酸瓜”,主味也就是酸的了。營養價值極高。

澄邁

橋頭地瓜

澄邁縣橋頭鎮土壤富含曬元素,被喻為海南的“富曬之鄉”。富硒土壤培育出富硒地瓜,硒含量高達0.07mg/kg,有效增強人體免疫力。且橋頭富硒地瓜採用新一代脫毒種苗種植,甜度適中常吃不膩,營養豐富補虛健脾抗胃癌,是地瓜中的珍品,備受喜愛。

大茂酸菜

大茂酸菜又稱為“六幫酸菜”、儋尾酸菜或金江酸菜,產于澄邁金江鎮大茂村的醃漬酸菜,正如定安骨頭湯、臨高烤乳豬、陵水酸粉一樣,來自澄邁的大茂酸菜以其鮮明獨特的本土風味,成為海南地方菜系中不可忽視的一朵奇葩。

瑞溪牛肉幹

澄邁縣因為養出的牛牛肉質感非常好,所以做出來的牛肉幹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瑞溪牛肉幹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瑞溪牛肉幹的牛種選用水牛或黃牛,一般都是採用牛的後腿肉來製作。牛肉切片後,用八角、茴香等藥料醃制,在太陽底下暴曬之後,再下鍋油炸,經過這四道工序,瑞溪牛肉幹也就大功告成了,雖然鎮上賣的牛肉幹都叫瑞溪牛肉幹,但是每家味道都不太一樣,這主要是由於藥料醃制上的區別。

金江粿卷

福山咖啡

定安

白灼定安黑豬排骨

近20多年來,隨著定安黑豬的不斷雜交、改良及美譽,而改用定安黑豬的排骨為主料。據介紹,定安黑豬排骨其骨略帶少許嫩骨夾層肉,香而不腥,爽口而不膩。製作過程中只用適量水、食鹽煮熟即可。製品保持特有的香嫩,味鮮而濃。根據食客口味不同,還可以伴以有精鹽、花生油、多味醬、胡椒、生抽等作料。

南麗湖啤酒雞

定安南麗湖養育了一方水土,自20世紀末,南麗湖周邊農戶放養的小土雞,常年行走在湖邊,以草籽、昆蟲,及水邊浮游。生物幼魚幼蝦為食。除了獨特的口感之外,雞肉中似乎還帶有湖水的清新原味。

坡寨羊火鍋

這道菜肴源於清代。主料為定安坡寨自養家羊,調料為鹽、花生油、醬料、薑絲、蒜頭、八角、丁香、當歸、胡椒、紅棗等。先將羊肉洗淨切成小塊,加入適量食鹽、花生油、醬料稍微醃制。火鍋點火後先用花生油和蒜泥始鍋,倒入竹筍、芋梗(芋頭柄)、蘿蔔、冬瓜塊等稍炒後加水煮熟而成。然後配製佐料蘸著吃,邊吃邊添加肉料和加菜加水,肉質鮮嫩香甜,湯液呈微乳白色,油而不膩,深受歡迎。

定安農家紅豆煲

農家紅豆煲主料包含定安本地產的紅豆、野筍、芋頭梗、五花肉。食用時微酸而鮮甜,氣味芬芳,具有解膩開胃作用。整道菜肴中,無一不是貫穿天然、綠色的理念,各種養生原料搭配一起,藥膳美食功效自不言而喻。

定安鴨飯

定安鴨飯源於明代。主料主要為定安農家飼養的花鴨,還有櫻桃鴨、綠頭鴨,配料為鴨湯、食鹽、蒜蓉等。用適量白切鴨湯、食鹽、蒜蓉,加入洗淨的大米煮成乾飯而成。食作時味道鮮美可口。自古以來,定安鴨飯都是節日或接待賓客的主食。隨著社會的進步及人們生活水準的逐步提高,往日的節日盛宴,如今也進駐百姓食譜,成為定安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一道大眾佳味。

翰林燜豬蹄

豬蹄是我們所熟悉的日常美食,其富含的蛋白質水解後,所產生的胱氨酸、精氨酸等11種氨基酸之含量均與熊掌不相上下。豬蹄中的膠原蛋白被人體吸收後,能促進皮膚細胞吸收和貯存水分,防止皮膚乾澀起皺,使面部皮膚顯得豐滿光澤。

清蒸南麗湖沙蚌魚

取材于南麗湖水庫的野生沙蚌魚,魚肉酥嫩可口,清蒸南麗湖沙蚌魚可是養生一大佳餚。該菜品香潤可口,可多吃不膩,肉質爽滑,堅韌而不過硬,鬆軟而不鬆散,具有清熱解毒,補氣血等功效。

屯昌

羅氏沼蝦

亦稱白腳蝦、馬來西亞大蝦、金錢蝦、萬氏對蝦等,是一種大型淡水經濟蝦類 , 營養豐富,素有淡水蝦王之稱,是城市居民的常見食物。

楓木醃粉

椰汁芒果糯米飯

紅嘴雞心黃皮

楓木苦瓜

屯昌的楓木苦瓜,馳名省內外。楓木苦瓜以其早熟、豐產、優質、瓜長圓錘形、皮淺綠色、有光澤、形體均勻、大小適中,單瓜重300一400克、肉質爽滑飽滿,味微苦,品質優宜出口。

臨高

臨高烤乳豬

臨高乳豬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中國傳統名肴,屬於海南菜。臨高乳豬因產地于海南北部的臨高縣而得名。它以皮脆、肉細、骨酥、味香而聞名,不管是烤、燜、炒、蒸都十分可口,但以燒烤最佳。烤一隻乳豬約四五個小時,烤出來的乳豬要全身焦黃、油光可鑒、散發著濃郁香味,那才算高手。這樣的烤乳豬排在你面前,看之聞之,色香味俱全,讓人不禁食指大動。夾一塊入口,輕輕一嚼,脆響的“哢哧”聲,聲聲伴耳,吃下後,仍留滿口餘香,令人回味無窮。

臨高韭菜餅

韭菜餅是海南小吃的一個亮點,跟北方的韭菜盒子大不相同,有“翡翠玉餅”之稱。至於它的起源長久已無從考證。臨高韭菜餅不貴,往年的價格是一塊錢五個,隨著物價上漲後是一塊錢三個,可以說的上是物美價廉。臨高韭菜呈圓形,韭菜做主料,放置肉末或鮮蝦,炸至翠綠即可。

白沙

白沙綠茶

據當地人說,真正的白沙綠茶必須是出自白沙隕石坑及其周圍方可稱其為白沙綠茶。白沙綠茶因獨特的生長自然環境、優良的茶樹品種、精湛的傳統製作工藝而獨具特色,久負盛名,蜚聲中外,被譽為茶中的奇葩。白沙農場的茶園分佈在白沙隕石坑及其周圍。白沙隕石坑是七十萬年前由天際隕石撞擊白沙大地形成的目前中國唯一被證實的隕石坑,這裡的土壤既含有大地表面和地殼深層的物質,也含有“天外來客”帶來的特有物質。白沙綠茶形色綠潤有光,湯色黃綠明亮,氣味清香持久,滋味濃厚甘醇。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利尿導滯,敵煙醒酒,清熱降火,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之功效。

白沙醉鴨

又被當地人叫做白切南叉鵝,是海南白沙的特色美食。採用的是本地特產的南叉鵝,用秘制的中藥蒸制而成,味道鮮美,口感爽滑。還具有滋補健體的功效。

昌江

黎家竹筒飯

又稱竹筒香飯,海南黎族傳統美食,是用新鮮竹筒裝著大米及調味品烤的飯食。黎族民間,多在山區野外製作或在家裡用木炭烤制。竹筒飯通常是用山蘭稻(一種旱稻)中的“香米”並配肉類為原料,放進新鮮的粉竹或山竹鋸成的竹筒中,加適量的水,再用香蕉葉將竹筒口堵嚴,置於炭火中烤烤,綠竹漸焦,好聞的竹香便會漸漸溢滿屋子。削掉燒焦的竹筒表皮即可用。

昌江魚茶

魚茶,茶非茶,這是海南白沙民間對一種類似壽司食物的叫法。是居住于高山山區的人們最喜愛的傳統食物,是昌江美食的招聘,在黎族居住區,招待貴客和重大節日必不可少的美食叫“南茶(nan dua)”。主要食材是經過天然發酵過的高山熟稻米,再加上鮮魚肉,魚腩,豬肉,牛皮或雞蛋等做配料,其味道鮮美。封入壇內,埋入地下一個月發酵後品嘗。打開壇口時,一股撲鼻的酸臭味會讓你接受不了,可當你撞著膽子吃上一口,慢慢嚼間,絲絲香味,酸甜味伴著微臭味,會讓你忍不住驚呼世上還有如此的異香。

昌江海尾甘蔗蝦

這或許是世上最鮮甜的蝦。剁碎的海尾蝦蝦泥經過調料後包裹著甘蔗節放鍋煎炸,甘蔗的清甜沁入細密的蝦肉,而甘蔗也沾染了海鮮的滋味。吃時,蝦肉和甘蔗分開食用,別有趣味。

昌江黎族甜糟

用黎族特產山蘭糯米發酵而製成的。黎家的人民將山蘭糯米飯,拌以黎山特有的植物做成的酵母,再裝到竹籃裡然後用新鮮乾淨的芭蕉葉蓋好,讓其自行發酵幾天後再密封進壇裡,經過半個月時間便成為甜糟。

樂東

黃流老鴨

黃流老鴨的烹製方法多種多樣,但以白斬最能體現原汁原味,因之最為有名。旺火燒水,慢火浸煮,水溫保持微沸而不太滾,至鴨將熟時(以鴨身有彈性,用筷子往鴨腿上端戳進肉內而不冒血水為度)撈起,待自然冷卻後斬件裝盤,砌成整鴨形狀上席,香氣誘人。再用滾鴨湯沖入蒜茸、薑茸,擠入酸桔汁做成佐料,耐人尋味。

陵水

陵水酸粉

酸粉是陵水縣的一種特色小吃,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並已形成了獨特的“酸粉文化”,陵水酸粉還於2010年入選了海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代又一代的陵水人都愛吃酸粉,由此可見,酸粉歷史已久遠。陵水酸粉,一種比海南粉還要細的粉,吃時加上韭菜、通菜、花生仔、沙蟲幹、魚餅、小鹹魚、魷魚絲等配料,由小橘子和一種特殊配上熬制出來的酸醬,配上黃燈籠辣椒,就成了“陵水酸粉”。

酸雷公筍湯

陵水縣是海南可以彙聚森林野菜與生猛海鮮於一地的美食旅遊寶地。森林野菜如吊羅山的雷公筍、野莧菜、樹花菜等,全天然無污染,倍受食客歡迎。 酸雷公筍湯以雷公筍為原材料,輔助以胡蘿蔔、木耳、蛋清燒制而成,加些香油、澱粉使之更加濃郁醇香。口感鮮嫩,酸中帶著點筍的甘甜,讓人回味無窮,胃口大開。

苗家三色飯

苗家三色飯海南中部山區苗族人民的傳統小吃。三色飯是苗族最具特色的食品,是用山蘭糯米、桑葉、紅藍藤葉、黃薑、椰漿、小山棕葉若干包制而成。三色飯原為五色飯,為紅、黃、藍、白、黑五色,皆用植物汁液作為天然色素拌在山欄米中,放在特製的獨木蒸籠中蒸成。五色飯色彩鮮豔,清香可口,是開胃去火的清涼食品。如今五色飯已改為三色飯,有紅、黃、黑三色,分別取色於新鮮植物紅藍藤、黃薑和三角楓汁液,有藥味甘香,飯團甜滑,形態美觀。

保亭

紅毛丹

紅毛丹是典型的熱帶珍稀水果之一,其果實外形美觀、肉質細嫩、鮮美爽口,營養豐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磷、鐵、蛋白質、脂肪等多種營養成分,是果中佳品,曾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優先推廣的“四大水果”之一。

保亭樹仔菜

保亭樹仔菜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保亭樹仔菜屬熱帶灌木,樹仔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礦物質。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2含量是普通蔬菜的10多倍,維生素C和蛋白質是普通菜的45倍。

瓊中

瓊中綠橙

“瓊中綠橙”是瓊中縣1988年從廣東引進的廉江紅橙,先後經過“瓊中紅江橙”“瓊中紅橙”“海南綠橙”的叫法,在瓊中獨特的自然條件下,經過逐步的品種改良, 2003年正式更名為“瓊中綠橙”。先後被評為“海南優質農產品”、“海南名牌產品”,2003年被博鼇亞洲論壇年會制定產品、53屆世界小姐總決賽組委會制定專用水果。海南瓊中綠橙以皮綠、橙甜、汁多、皮薄而稱著全國,是海南熱帶水果的一大品牌。

瓊中椰子雞蛇煲

瓊中椰子雞蛇煲瓊中椰子雞蛇煲是海南特色菜,椰子雞蛇煲有著湯清味醇、香氣四溢,雞蛇肉嫩滑爽口、營養豐富,為滋補上品。瓊中美食椰子雞蛇煲屬於滋補燉品。

瓊中小黃牛

瓊中小黃牛是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特色美食。瓊中小黃牛是海南省著名的菜品之一,名氣都已傳至東南亞。美味的瓊中小黃牛加上香醇的山蘭酒,已經緊緊拽住了不少遊客的胃。瓊中黎族美食之瓊中小黃牛又稱“鹿肉”、“野牛肉”。與其它地方的牛不同的是,瓊中小黃牛全是野放的,黎族人把它們放養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以吃樹葉為生。

羊欄酸魚湯是一道美食,製作原料主要有三亞特有的酸楊桃、酸豆及近海鮮魚。三亞十大名菜之羊欄酸魚湯 由三亞疍家人首創,羊欄鎮的回族人發揚光大。食材取自三亞近海各類雜魚,輔以三亞酸豆樹葉和果、酸楊桃、番茄、酸筍等。

南海鮮鮑

南海鮮鮑是三亞十大名菜之一,主要製作材料有新鮮鮑魚、蔥、薑等。南海野生鮑魚色澤美觀,口味純和、鮮美,肉質緊湊,特大極品單只能達3兩重。

檳榔花雞

安遊夜光螺

安遊夜光螺是海南一帶的風味名菜,屬於海南菜。產自安游近海,新鮮味美。連著螺殼一起用辣椒爆炒,螺肉爽脆重又帶有一股韌勁,甚有嚼頭。又有白灼的做法,保留了螺肉的自然鮮美,連外地人也能品得出裡面的“甜”。

藤橋排骨

藤橋排骨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屬於海南菜。被稱三亞美食一絕,名列三亞10大美食之榜。製品紅黃敞亮,外脆裡香、味美醇香,老少鹹宜。由於放蜂蜜醃制,入口酥脆。

疍家鹹魚煲

疍家鹹魚煲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名肴,屬於海南菜。三亞十大名菜之之一。疍家漁民常年居於海上,捕到上好的魚(多以紅魚為主要材料)時,將其放在船隻甲板曬制,在海風和海面驕陽的共同作用下,製作出無任何人工添加劑、肉質緊實耐嚼的精品鹹魚幹。疍家鹹魚,魚香濃郁,煲以五花肉,實在是美味無比,佐酒下飯均可稱職。

雅亮老鼠豬

雅亮位於三亞邊遠山區,是個黎族人家聚居的小山村。體質細緻緊湊當地特產小種豬,頭小而長,耳小而直立,嘴尖,故被形象稱為老鼠豬。

三亞海鮮火鍋

三亞海鮮火鍋是海南一帶的傳統風味名肴,屬於海南菜。三亞十大名菜之三。取材三亞本地海鮮,蝦、蟹、螺、貝、魚應有盡有,各取所好。鍋底僅入薑片、蒜苗等調味,旨在保留原汁原味,尤其凸顯海鮮特有的清甜和營養,輔以各家秘制蘸醬,尤其美味。

南山素齋

“南山素齋”是天下一絕,它集寺廟素齋之精華,融宮廷素齋和民間素齋之風格,兼納南北地方風味於一體,運用現代烹飪技藝,形成了獨特的南山飲食文化,被海南省定為“國賓接待點”。

五指山

五指山鰻鱺

是海南省五指山市的特產。鰻鱺又叫河鰻,俗稱山麻,它同五指山區的金錢龜、山雞、團魚齊名而稱為山珍。鰻鱺肉質肥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26.7%,脂肪30.8%,維生素A含量尤其豐富,磷、鈣、鐵等元素的含量也很高。

五指山螞蟻雞

五指山地區的黎苗群眾放養的本地小種雞,因此雞形體小,本地形容小得象螞蟻,故稱螞蟻雞。該雞種最大重量不超過2斤,瘦肉多,肉質堅挺芳香,多吃不膩。

瓊海

加積鴨

溫泉鵝

瓊海溫泉鵝,是一道地地道道的中國料理,口味美好,又有營養。 說起紅色娘子軍,大家都會想到海南瓊海,瓊海的溫泉鵝在國內外十分有名,當地人已經把溫泉鵝與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嘉積鴨並列為這裡的兩大美食。

雜糧卷

雞屎藤

潭門海鮮

儋州

長坡米爛

長坡米爛是海南儋州的傳統小吃。製作方法是先將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用漏斗漏進沸騰的開水裡,霎時變成一條條柔軟雪白的米絲,然後,撈上來放在冷水裡,再撈上來,一層一層疊放在竹藍裡,吃時配上牛肉絲、幹蝦米、豬肉絲、炒花生米、炸蒜頭油等混撈一起,味道特別香美可口。

白饃

紅樹林果海白湯

酒餅葉鹽焗雞

文昌

文昌雞

文昌雞是海南省文昌市地區最負盛名的特色傳統名菜,海南四大名菜之首,在海南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是每一位到海南旅遊的人必嘗的美味。

馬鮫魚

馬鮫魚,文昌人稱其為“黑魚”,是深海野生魚,海南主產深海大馬鮫魚的漁港便是鋪前港。鋪前陳氏先祖明公,因獨好馬鮫魚,故人稱“黑魚祖”,其于萬曆年間(西元一五八五年)在崖州任直屬五品官,曾以秘制馬鮫魚獻于萬曆帝,神宗大悅,封為貢品。推薦吃法是香煎馬鮫魚。

鋪前海鱟

鱟,文昌人稱其為“豪”。這傢伙看起來像是黑暗料理界的食材,但其實它的肉很好吃,鋪前人尤為喜歡吃鱟,特別是將鱟肉、鱟卵配著糟粕醋一起吃。鱟肉我也吃過,那味道有點像螃蟹肉,具體味道怎麼樣,還是得自己嘗了才知道。建議配著當地有名的糟粕醋一起吃。

糟粕醋

糟粕醋是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的一種傳統小吃,採用民間釀酒過程中產生的酒糟發酵產生的酸醋作為湯料,外加蔬菜(如石蔥)、海菜、動物內臟(如牛腩)、脆骨、蟹籽、蚵類等做成的一種小吃。輔料配以辣椒、糖、味精、蒜末等。味道微辣酸甜可口,可作為餐前開胃小吃、或者正餐時食用。

萬寧

東山羊

海南東山羊,由於主產于海南萬甯的東山嶺,所以被當地人簡稱為“東山羊”,東山羊以優質的羊肉而聞名島內外,它與加積鴨、和樂蟹、文昌雞被人們並稱為海南四大名菜

和樂蟹

後安粉

後安粉,是海南的名小吃之一,製作原料主要有豬骨、粉腸、大腸、豬內臟等。

東方

椰子船

椰子船又稱珍珠柳子船,是海南瓊海、文昌一帶地方傳統小吃。該小吃硬軟相間,脆糕結合,慢品細嚼,椰香濃郁,清甜爽口。用鮮椰子裝入糯米、味料煮熟而成,具有濃厚的椰鄉氣息。

東方白斬羔羊

海南地方風味名菜。東方羔羊,為海南馳名特產之一,產於東方市沿海地區,以其肉質天然著味而著稱。一般選用4-5千克重,尚未上坡吃草的小羔羊制菜。

海鮮瓜盅

海南時令菜,又稱“毛瓜”、“水影瓜”,屬葫蘆科植物。冬瓜的變種,其食用、藥用均同冬瓜。海南盛產於夏季,做菜制湯皆宜。此菜講究工藝造形,湯清味鮮,為清熱補涼佳饌。

東方酸瓜

在海南各菜市場,大家經常可以看見賣酸瓜的。酸瓜是海南東方獨有的特色美食。當地還流傳著“吃得酸瓜,則百事可做”的說法。所謂“酸瓜”,主味也就是酸的了。營養價值極高。

澄邁

橋頭地瓜

澄邁縣橋頭鎮土壤富含曬元素,被喻為海南的“富曬之鄉”。富硒土壤培育出富硒地瓜,硒含量高達0.07mg/kg,有效增強人體免疫力。且橋頭富硒地瓜採用新一代脫毒種苗種植,甜度適中常吃不膩,營養豐富補虛健脾抗胃癌,是地瓜中的珍品,備受喜愛。

大茂酸菜

大茂酸菜又稱為“六幫酸菜”、儋尾酸菜或金江酸菜,產于澄邁金江鎮大茂村的醃漬酸菜,正如定安骨頭湯、臨高烤乳豬、陵水酸粉一樣,來自澄邁的大茂酸菜以其鮮明獨特的本土風味,成為海南地方菜系中不可忽視的一朵奇葩。

瑞溪牛肉幹

澄邁縣因為養出的牛牛肉質感非常好,所以做出來的牛肉幹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瑞溪牛肉幹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瑞溪牛肉幹的牛種選用水牛或黃牛,一般都是採用牛的後腿肉來製作。牛肉切片後,用八角、茴香等藥料醃制,在太陽底下暴曬之後,再下鍋油炸,經過這四道工序,瑞溪牛肉幹也就大功告成了,雖然鎮上賣的牛肉幹都叫瑞溪牛肉幹,但是每家味道都不太一樣,這主要是由於藥料醃制上的區別。

金江粿卷

福山咖啡

定安

白灼定安黑豬排骨

近20多年來,隨著定安黑豬的不斷雜交、改良及美譽,而改用定安黑豬的排骨為主料。據介紹,定安黑豬排骨其骨略帶少許嫩骨夾層肉,香而不腥,爽口而不膩。製作過程中只用適量水、食鹽煮熟即可。製品保持特有的香嫩,味鮮而濃。根據食客口味不同,還可以伴以有精鹽、花生油、多味醬、胡椒、生抽等作料。

南麗湖啤酒雞

定安南麗湖養育了一方水土,自20世紀末,南麗湖周邊農戶放養的小土雞,常年行走在湖邊,以草籽、昆蟲,及水邊浮游。生物幼魚幼蝦為食。除了獨特的口感之外,雞肉中似乎還帶有湖水的清新原味。

坡寨羊火鍋

這道菜肴源於清代。主料為定安坡寨自養家羊,調料為鹽、花生油、醬料、薑絲、蒜頭、八角、丁香、當歸、胡椒、紅棗等。先將羊肉洗淨切成小塊,加入適量食鹽、花生油、醬料稍微醃制。火鍋點火後先用花生油和蒜泥始鍋,倒入竹筍、芋梗(芋頭柄)、蘿蔔、冬瓜塊等稍炒後加水煮熟而成。然後配製佐料蘸著吃,邊吃邊添加肉料和加菜加水,肉質鮮嫩香甜,湯液呈微乳白色,油而不膩,深受歡迎。

定安農家紅豆煲

農家紅豆煲主料包含定安本地產的紅豆、野筍、芋頭梗、五花肉。食用時微酸而鮮甜,氣味芬芳,具有解膩開胃作用。整道菜肴中,無一不是貫穿天然、綠色的理念,各種養生原料搭配一起,藥膳美食功效自不言而喻。

定安鴨飯

定安鴨飯源於明代。主料主要為定安農家飼養的花鴨,還有櫻桃鴨、綠頭鴨,配料為鴨湯、食鹽、蒜蓉等。用適量白切鴨湯、食鹽、蒜蓉,加入洗淨的大米煮成乾飯而成。食作時味道鮮美可口。自古以來,定安鴨飯都是節日或接待賓客的主食。隨著社會的進步及人們生活水準的逐步提高,往日的節日盛宴,如今也進駐百姓食譜,成為定安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一道大眾佳味。

翰林燜豬蹄

豬蹄是我們所熟悉的日常美食,其富含的蛋白質水解後,所產生的胱氨酸、精氨酸等11種氨基酸之含量均與熊掌不相上下。豬蹄中的膠原蛋白被人體吸收後,能促進皮膚細胞吸收和貯存水分,防止皮膚乾澀起皺,使面部皮膚顯得豐滿光澤。

清蒸南麗湖沙蚌魚

取材于南麗湖水庫的野生沙蚌魚,魚肉酥嫩可口,清蒸南麗湖沙蚌魚可是養生一大佳餚。該菜品香潤可口,可多吃不膩,肉質爽滑,堅韌而不過硬,鬆軟而不鬆散,具有清熱解毒,補氣血等功效。

屯昌

羅氏沼蝦

亦稱白腳蝦、馬來西亞大蝦、金錢蝦、萬氏對蝦等,是一種大型淡水經濟蝦類 , 營養豐富,素有淡水蝦王之稱,是城市居民的常見食物。

楓木醃粉

椰汁芒果糯米飯

紅嘴雞心黃皮

楓木苦瓜

屯昌的楓木苦瓜,馳名省內外。楓木苦瓜以其早熟、豐產、優質、瓜長圓錘形、皮淺綠色、有光澤、形體均勻、大小適中,單瓜重300一400克、肉質爽滑飽滿,味微苦,品質優宜出口。

臨高

臨高烤乳豬

臨高乳豬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中國傳統名肴,屬於海南菜。臨高乳豬因產地于海南北部的臨高縣而得名。它以皮脆、肉細、骨酥、味香而聞名,不管是烤、燜、炒、蒸都十分可口,但以燒烤最佳。烤一隻乳豬約四五個小時,烤出來的乳豬要全身焦黃、油光可鑒、散發著濃郁香味,那才算高手。這樣的烤乳豬排在你面前,看之聞之,色香味俱全,讓人不禁食指大動。夾一塊入口,輕輕一嚼,脆響的“哢哧”聲,聲聲伴耳,吃下後,仍留滿口餘香,令人回味無窮。

臨高韭菜餅

韭菜餅是海南小吃的一個亮點,跟北方的韭菜盒子大不相同,有“翡翠玉餅”之稱。至於它的起源長久已無從考證。臨高韭菜餅不貴,往年的價格是一塊錢五個,隨著物價上漲後是一塊錢三個,可以說的上是物美價廉。臨高韭菜呈圓形,韭菜做主料,放置肉末或鮮蝦,炸至翠綠即可。

白沙

白沙綠茶

據當地人說,真正的白沙綠茶必須是出自白沙隕石坑及其周圍方可稱其為白沙綠茶。白沙綠茶因獨特的生長自然環境、優良的茶樹品種、精湛的傳統製作工藝而獨具特色,久負盛名,蜚聲中外,被譽為茶中的奇葩。白沙農場的茶園分佈在白沙隕石坑及其周圍。白沙隕石坑是七十萬年前由天際隕石撞擊白沙大地形成的目前中國唯一被證實的隕石坑,這裡的土壤既含有大地表面和地殼深層的物質,也含有“天外來客”帶來的特有物質。白沙綠茶形色綠潤有光,湯色黃綠明亮,氣味清香持久,滋味濃厚甘醇。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利尿導滯,敵煙醒酒,清熱降火,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之功效。

白沙醉鴨

又被當地人叫做白切南叉鵝,是海南白沙的特色美食。採用的是本地特產的南叉鵝,用秘制的中藥蒸制而成,味道鮮美,口感爽滑。還具有滋補健體的功效。

昌江

黎家竹筒飯

又稱竹筒香飯,海南黎族傳統美食,是用新鮮竹筒裝著大米及調味品烤的飯食。黎族民間,多在山區野外製作或在家裡用木炭烤制。竹筒飯通常是用山蘭稻(一種旱稻)中的“香米”並配肉類為原料,放進新鮮的粉竹或山竹鋸成的竹筒中,加適量的水,再用香蕉葉將竹筒口堵嚴,置於炭火中烤烤,綠竹漸焦,好聞的竹香便會漸漸溢滿屋子。削掉燒焦的竹筒表皮即可用。

昌江魚茶

魚茶,茶非茶,這是海南白沙民間對一種類似壽司食物的叫法。是居住于高山山區的人們最喜愛的傳統食物,是昌江美食的招聘,在黎族居住區,招待貴客和重大節日必不可少的美食叫“南茶(nan dua)”。主要食材是經過天然發酵過的高山熟稻米,再加上鮮魚肉,魚腩,豬肉,牛皮或雞蛋等做配料,其味道鮮美。封入壇內,埋入地下一個月發酵後品嘗。打開壇口時,一股撲鼻的酸臭味會讓你接受不了,可當你撞著膽子吃上一口,慢慢嚼間,絲絲香味,酸甜味伴著微臭味,會讓你忍不住驚呼世上還有如此的異香。

昌江海尾甘蔗蝦

這或許是世上最鮮甜的蝦。剁碎的海尾蝦蝦泥經過調料後包裹著甘蔗節放鍋煎炸,甘蔗的清甜沁入細密的蝦肉,而甘蔗也沾染了海鮮的滋味。吃時,蝦肉和甘蔗分開食用,別有趣味。

昌江黎族甜糟

用黎族特產山蘭糯米發酵而製成的。黎家的人民將山蘭糯米飯,拌以黎山特有的植物做成的酵母,再裝到竹籃裡然後用新鮮乾淨的芭蕉葉蓋好,讓其自行發酵幾天後再密封進壇裡,經過半個月時間便成為甜糟。

樂東

黃流老鴨

黃流老鴨的烹製方法多種多樣,但以白斬最能體現原汁原味,因之最為有名。旺火燒水,慢火浸煮,水溫保持微沸而不太滾,至鴨將熟時(以鴨身有彈性,用筷子往鴨腿上端戳進肉內而不冒血水為度)撈起,待自然冷卻後斬件裝盤,砌成整鴨形狀上席,香氣誘人。再用滾鴨湯沖入蒜茸、薑茸,擠入酸桔汁做成佐料,耐人尋味。

陵水

陵水酸粉

酸粉是陵水縣的一種特色小吃,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並已形成了獨特的“酸粉文化”,陵水酸粉還於2010年入選了海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代又一代的陵水人都愛吃酸粉,由此可見,酸粉歷史已久遠。陵水酸粉,一種比海南粉還要細的粉,吃時加上韭菜、通菜、花生仔、沙蟲幹、魚餅、小鹹魚、魷魚絲等配料,由小橘子和一種特殊配上熬制出來的酸醬,配上黃燈籠辣椒,就成了“陵水酸粉”。

酸雷公筍湯

陵水縣是海南可以彙聚森林野菜與生猛海鮮於一地的美食旅遊寶地。森林野菜如吊羅山的雷公筍、野莧菜、樹花菜等,全天然無污染,倍受食客歡迎。 酸雷公筍湯以雷公筍為原材料,輔助以胡蘿蔔、木耳、蛋清燒制而成,加些香油、澱粉使之更加濃郁醇香。口感鮮嫩,酸中帶著點筍的甘甜,讓人回味無窮,胃口大開。

苗家三色飯

苗家三色飯海南中部山區苗族人民的傳統小吃。三色飯是苗族最具特色的食品,是用山蘭糯米、桑葉、紅藍藤葉、黃薑、椰漿、小山棕葉若干包制而成。三色飯原為五色飯,為紅、黃、藍、白、黑五色,皆用植物汁液作為天然色素拌在山欄米中,放在特製的獨木蒸籠中蒸成。五色飯色彩鮮豔,清香可口,是開胃去火的清涼食品。如今五色飯已改為三色飯,有紅、黃、黑三色,分別取色於新鮮植物紅藍藤、黃薑和三角楓汁液,有藥味甘香,飯團甜滑,形態美觀。

保亭

紅毛丹

紅毛丹是典型的熱帶珍稀水果之一,其果實外形美觀、肉質細嫩、鮮美爽口,營養豐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磷、鐵、蛋白質、脂肪等多種營養成分,是果中佳品,曾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優先推廣的“四大水果”之一。

保亭樹仔菜

保亭樹仔菜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保亭樹仔菜屬熱帶灌木,樹仔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礦物質。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2含量是普通蔬菜的10多倍,維生素C和蛋白質是普通菜的45倍。

瓊中

瓊中綠橙

“瓊中綠橙”是瓊中縣1988年從廣東引進的廉江紅橙,先後經過“瓊中紅江橙”“瓊中紅橙”“海南綠橙”的叫法,在瓊中獨特的自然條件下,經過逐步的品種改良, 2003年正式更名為“瓊中綠橙”。先後被評為“海南優質農產品”、“海南名牌產品”,2003年被博鼇亞洲論壇年會制定產品、53屆世界小姐總決賽組委會制定專用水果。海南瓊中綠橙以皮綠、橙甜、汁多、皮薄而稱著全國,是海南熱帶水果的一大品牌。

瓊中椰子雞蛇煲

瓊中椰子雞蛇煲瓊中椰子雞蛇煲是海南特色菜,椰子雞蛇煲有著湯清味醇、香氣四溢,雞蛇肉嫩滑爽口、營養豐富,為滋補上品。瓊中美食椰子雞蛇煲屬於滋補燉品。

瓊中小黃牛

瓊中小黃牛是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特色美食。瓊中小黃牛是海南省著名的菜品之一,名氣都已傳至東南亞。美味的瓊中小黃牛加上香醇的山蘭酒,已經緊緊拽住了不少遊客的胃。瓊中黎族美食之瓊中小黃牛又稱“鹿肉”、“野牛肉”。與其它地方的牛不同的是,瓊中小黃牛全是野放的,黎族人把它們放養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以吃樹葉為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